徐達北伐的結果怎麼樣

  徐達生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也是人人稱頌的民族英雄,北伐戰役是他人生的巔峰,那麼徐達北伐結果到底如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徐達北伐結果

  徐達本是農家出身,但是性情剛毅,不甘屈居人下。且身形魁梧,自幼習武,練得一身好武功,他與朱元璋從小就是好朋友,為他後面幫朱元璋北伐奠定了武功基礎。徐達北伐是明朝滅元朝的一次重要戰役,在這次戰役中,基本實現戰前擬定的作戰計劃,元朝的統治被推翻,確立了明朝對全中國的統治。

  在這次戰役中,徐達率領20萬大軍,將百年前伯顏率領的滅亡了南宋的20萬蠻子打回了大漠,一舉推翻元朝的統治,由此可以看出徐達北伐結果是以勝利告終的。在北伐戰役中,朱元璋制定了正確的作戰計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戰場上將領的隨機應變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徐達在北伐戰役中審時度勢,看準時機,用兵如神,充分展現了徐達在用兵上的卓越才能和駕馭戰爭的能力,再用上朱元璋制定作戰計劃,二人裡應外合,取得北伐戰役勝利。

  徐達北伐結果有目共睹,從制定計劃開始,到行動結束,總共用了兩年時間,一眾將領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相繼消滅多地區的元朝勢力,最終結束了元朝多年的統治。

  徐達北伐簡介

  徐達北伐是明朝時期滅元戰爭中的一個非常成功的典型,之所以說它成功,是因為實際戰爭的過程與他們在戰前所做出的戰爭對策完全符合,這在歷史上是十分少見的。這場戰爭也體現出了徐達在用兵和把握戰爭這方面的超乎常人的能力和優勢。

  徐達在這場戰爭中對敵軍非常瞭解, 提出了正確合理的作戰方法,料事如神,這些都是這場戰爭勝利的必不可少因素。遙想百年之前忽必烈滅宋之時,也是僅僅20萬大軍,便將敵人逐回大漠,不知是純屬巧合,還是歷史的有意安排。徐達此次北伐戰爭的勝利,鞏固了明朝的統治可以說是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少的功績。

  對於北上伐元的作戰佈局和戰略計劃,明太祖與眾將討論之後做出了嚴密的籌劃。首先他否定了常遇春提出來的直接攻進元朝大都的建議,朱元璋覺得這種作戰方法太過輕敵,而且風險很大,根據當時兩軍的地勢和作戰優勢以及各部門之間的關係,提出了先穩紮穩打,再慢慢打進敵人內部的策略。

  此次北伐共分為三個階段實施。

  首先是由徐達率領軍隊前去攻打,取回山東,然後再把戰爭轉移到河南,將潼關佔領;第二階段,向河北以及元朝的大都進軍,將其一舉殲滅;第三階段,軍隊的主力從大都前往山西等地,促進北方的統一。

  在戰爭中,這種策略得到了很好的實施,元朝的大都周圍的守衛都已被撤離,而且也得不到外援的幫助,被明軍層層包圍,到了五月的時候,針對當時元軍的狀況,徐達提出來直攻元朝的大都,朱元璋也表示了同樣的態度,即可安排人馬命徐達率軍前去滅元。

  朱元璋為什麼殺徐達

  徐達是明朝開國第一名將,幾乎無人能出其右,對於徐達朱元璋也是非常信任的,可以說朱元璋得天下,徐達居功至偉。而這樣一位名將,傳說是被朱元璋賜死的,為什麼朱元璋要殺徐達呢?

  現在比較流行的證據有這幾點:首先是徐達立的功勞實在太大,所謂功高震主,朱元璋怕自己的兒子掌控不了他所以要殺他;其次是朱元璋在得天下以後已經用不到徐達了,再加上朱元璋本人的猜忌心理是很重的,所以要殺徐達鞏固自己的統治。

  在野史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徐達病了,大夫為徐達看病之後回報朱元璋說病的比較嚴重,是背部長瘡,尤其不能吃鵝肉。於是朱元璋派人為徐達送去了一隻燒鵝,徐達看見以後知道了朱元璋的用意,就將這一隻燒鵝吃光了,不久就死了。

  這個故事的真假我們不知道,實際上史書中沒有記載朱元璋殺徐達,因為徐達為人正直忠勇,他對朱元璋是死心塌地的效忠,同時他為人十分低調,在明朝建國以後雖然他功勞最大,但是從來不張揚,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徐達是朱元璋的兒女親家,兩家聯姻在一起。

  所有這些因素聚合在一起來看,朱元璋是沒有殺死徐達的,之所以有這樣的傳言,就是因為徐達的功勞太大,再加上他英年早逝,很多人不相信是病死的,但是在實際的史書中記載,由於常年征戰,徐達身體在建國以後一直不好,最終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