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木本的詩詞典故***4***

  【焦梧桐】

  參見文明部·禮樂“焦琴”。唐賈島《投孟郊》:“願傾肺腸事,盡入焦梧桐。”

  【甘棠】

  參見政事部·治理“棠樹政”。唐劉禹錫《答椅州徐使君》:“聞道天台有遺愛,人將琪樹比甘棠。”

  【杜櫟】

  《莊子·人間世》:匠石之齊,見大櫟樹,“散木也,以為舟則沈,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滿[氵換木],以為柱則蠢,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喻能全身處世之人。宋蘇軾《次韻送程六表弟》:“君才不用如澗鬆,我老得全似杜櫟。”另參見人物部·其他“散才”、人事部·雅逸“散材”、參見人事部·壽考“壽櫟”。

  【樗櫟】

  參見人物部·其他“樗散”。唐歐陽詹《寓興》:“桃李有奇質,樗散無妙姿。”’

  【桑下三宿】

  參見人事部·情感“三宿戀”。宋蘇軾《別黃州》:“桑下豈無三宿戀,樽前聊與一身歸。”

  【楓落吳江】

  參見文明部·詩詞“楓落句”。宋陸游《夜步》:“鶴歸遼海逾千歲,楓落吳江又一秋。”參見文明部·詩詞“楓落句”。清王士鎮《論詩絕句》:“楓落吳江妙人神,思君流水是天真。”

  【大椿】

  參見人事部·壽考“椿齡”。唐顧封人《月中桂樹》:“能齊大椿長,不與小山同。”

  【紫荊樹】

  參見倫類部·親眷“三荊”。唐杜甫《得舍弟訊息》:“風吹紫荊樹,色與暮庭春。”

  【負荊】

  參見人物部·將相“廉頗”。◆指向朋友請罪、道歉。唐李白《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兩虎不可鬥,廉公終負荊。”參見人物部·將相“廉藺”。◆指認錯賠禮。晉盧湛《覽古》:“屈節邯鄲中,俯首忍回軒。廉公何為者,負荊謝厥愆。”

  【孤鶴在枳棘】

  參見人物部·官吏“枳棘棲鳳”。唐常建《贈三侍御》:“孤鶴在枳棘,一枝非所安。”

  【班荊】

  《左傳·襄公二六年》;“初,楚伍參與蔡太師於朝友,其子伍舉***亦名“椒舉”***與聲子相善也。”伍舉獲罪,’”奔鄭,將遂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以荊之枝葉鋪地為席***相與食,而言復故。聲子曰:‘子行也,吾必復子。’” ◆喻知心朋友相遇而談心、或喻思念家國。晉陶潛《飲酒》之十五:“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另參見倫類部·師友“班荊椒舉”。

  【棘刺造猴】

  參見九流部·雜技“猴雕刺”。唐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之三五:“棘刺造沐猴,三年費精神。”

  【銅駝荊棘】

  參見人事部·情感“泣銅駝”。宋陸游《春晴》:“自笑此生餘幾許,銅鴕荊棘尚關情。”

  【龍竹】

  晉葛洪《神仙傳·壺公***:費長房從壺公學仙,辭歸,“憂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枝與之曰:‘但騎此得到家耳。’房騎竹杖辭去,忽如睡覺,已到家……所騎竹杖棄葛陂中,視之,乃青龍耳。”◆喻得道成仙,或指竹杖。唐王績《遊仙四首》之四:“鴨桃聞已種,龍竹未經騎。”另參見地理部·土石“葛陂”、動物部·鱗介“葛陂龍”、九流部·神仙“杖化龍”、器用部·日用“龍杖”。

  【此君】

  《世說新語·任誕》:“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 ◆詠竹。唐杜牧《題劉秀才新竹》:“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另參見文明部·書畫“墨君”。人事部·雅逸“何可一日無此君。”

  【竹頭】

  《晉書·陶侃傳》:“時造船,木屑及竹頭悉令舉掌之,威不解所以。後正會,積雪始晴,聽事前餘雪猶溼,於是以屑布地。及桓溫代蜀,又以***陶***侃所貯竹頭作丁裝船。其綜理微密,皆此類也。’” ◆指節儉而善於利用廢物。宋陸游《北窗》:“竹頭那足用,桐尾不禁焦。”’另參見人事部·秉性“陶公木屑”。

  【竹林】

  參見人物部·聖賢“七賢”。唐盧綸《送從叔程歸西川幕》:“豈念在貧巷,竹林鳴鳥聲。”

  【伶倫採】

  參見文明部·禮樂“伶倫吹”。◆詠竹。唐李賀《苦篁調嘯引》:“伶倫採之自昆丘,軒轅詔遣中分作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