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引數影響電腦嗎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儲存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製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閱讀!

  ?

  下面是各種硬碟引數對電腦的影響。

  在攢機的時候,最不受人注意的往往是硬碟,通常只看多大的容量,甚至連轉速,快取都懶得了解。其實,深入的瞭解一下,原來硬碟也可以那麼多引數可以學習。

  硬碟容量

  硬碟內部往往有多個疊起來的磁碟片,所以說硬碟容量=單碟容量×碟片數,單位為GB,硬碟容量當然是越大越好了,可以裝下更多的資料。要特別說明的是,單碟容量對硬碟的效能也有一定的影響:單碟容量越大,硬碟的密度越高,磁頭在相同時間內可以讀取到更多的資訊,這就意味著讀取速度得以提高。

  轉速

  硬碟轉速***Rotationspeed***對硬碟的資料傳輸率有直接的影響,從理論上說,轉速越快越好,因為較高的轉速可縮短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和實際讀寫時間,從而提高在硬碟上的讀寫速度;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在轉速提高的同時,硬碟的發熱量也會增加,它的穩定性就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所以說我們應該在技術成熟的情況下,儘量選用高轉速的硬碟。

  快取

  一般硬碟的平均訪問時間為十幾毫秒,但RAM***記憶體***的速度要比硬碟快幾百倍。所以RAM通常會花大量的時間去等待硬碟讀出資料,從而也使CPU效率下降。於是,人們採用了高速緩衝儲存器***又叫快取記憶體***技術來解決這個矛盾。簡單地說,硬碟上的快取容量是越大越好,大容量的快取對提高硬碟速度很有好處,不過提高快取容量就意味著成本上升。

  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seektime***

  意思是硬碟磁頭移動到資料所在磁軌時所用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平均訪問時間越短硬碟速度越快。

  硬碟的資料傳輸率***Datatransferrate***

  也稱吞吐率,它表示在磁頭定位後,硬碟讀或寫資料的速度。硬碟的資料傳輸率有兩個指標:

  突發資料傳輸率***burstdatatransferrate***

  也稱為外部傳輸率***externaltransferrate***或介面傳輸率,即微機系統匯流排與硬碟緩衝區之間的資料傳輸率。突發資料傳輸率與硬碟介面型別和硬碟緩衝區容量大小有關。目前的支援ATA/100的硬碟最快的傳輸速率能達到100MB/s。

  持續傳輸率***sustainedtransferrate***

  也稱為內部傳輸率***Internaltransferrate***,它反映硬碟緩衝區未用時的效能。內部傳輸率主要依賴硬碟的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