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因緣不羨人

  美文推薦:人生在世,各人有各人的因緣,各人有各人的機遇,沉沉浮浮,本屬常事。懂得知足常樂,懂得悅納自己,懂得豁達開朗面對生活,那麼自己就能在感悟中收穫更多的精彩!
  
  現代社會物質條件空前的好,只要身心健康正常,基本上人人都可做到衣食無憂,安居樂業。但是有些人卻不滿足現狀,比房子、比車子、比孩子,無形中給自己造成極大的壓力,其實是自尋煩惱。佛家有一句話“”,這句話大概來源於“只羨鴛鴦不羨仙”,說明神仙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
  
  人生在世,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人比人,氣死人。其實當你羨慕別人的時候,也許,正有人在向你投來羨慕的眼光。中國有句古話: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每個人也就該有自己的快樂。“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換句話也可說“子非魚,焉知魚之不樂”,只不過有人對生活中的煩惱能夠看開、放下,泰然處之,有人對不如意事耿耿於懷,不能釋懷,從而徒增煩惱。
  
  一個盲人,小時候深為自己的缺陷煩惱沮喪。後來遇到一位牧師這樣開導他說:“世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愛他的緣故。”他從此把失明看做是上帝的特殊鍾愛,開始振作起來,向命運挑戰。後來,成了一個著名的盲人推拿師,為許多人解除了病痛,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還有一個佛教小故事:小和尚發現大師兄早飯得到6個饅頭,他自己只得到了4個饅頭。小和尚覺得不公平了。於是小和尚找到師父,也要6個饅頭。師父說:“你能吃下6個饅頭嗎?”小和尚大聲說:“能!”師父看小和尚,把自己的饅頭拿了兩個給小和尚。小和尚將6個饅頭全吃完了,他吃得很飽很撐,口渴,就去喝了半碗水,小和尚的肚子開始痛。這時,師父過來對小和尚說:你多得到了兩個饅頭,可是你卻並沒有享受到這兩個饅頭的好處,相反,它們給你帶來了痛苦。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不要把眼光盯著別人,不要與人比,不貪,不嗔、不求,就會知足,知足自然常樂。
  還有一個佛教故事,有個人從椰樹下邊過,有個猴子從樹上仍下一個椰子砸中那人腦袋,那個人不生氣,揀起椰子喝了椰汁,吃了椰肉,用椰殼做了個碗。反之,如果你摸著頭上的腫包氣的跳腳,只能自己生氣,對不懂人事的猴子一點用都沒有,所以天堂地獄不在世間,快樂煩惱,就在你的一念間。要對一切事看開、放下,用平淡心處世就可獲的快樂。
  
  人生在世,各人有各人的因緣,各人有各人的機遇,沉沉浮浮,本屬常事,有人一生一帆風順,有人一生跌宕起伏,有人一生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不管人生處於何種境地,都不要抱怨,不要放棄,更不要嫉恨別人,不要白白辜負了眼下的大好時光。不羨慕別人,心就變得安寧,用平淡心處世就會獲享恬靜快樂的生活。要學會看開,放下,就會覺悟,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當羨慕別人時,就改變心態,發奮圖強、努力奮鬥,創一片天地,有一番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