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師發言稿精品

  每年學校都會評出優秀教師,作為教師隊伍的學習典範。獲得優秀教師稱號的老師發言是必要的一項事情。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優秀教師代表發言稿

  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人世間,擁有最多熱愛別人孩子機會的職業,就是教師。xx說:“沒有對孩子的愛,就沒有教育。可以說,老師是蠟燭,在孩子們心裡點燃希望,並且照亮他們的一生”。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愛為師德之本,無愛則無教育。植根於愛是處理好師生關係的關鍵所在,教師必須真心誠意地去關愛每一個學生,不應該以社會原因、家庭背景及平時表現而有所偏愛,應該一視同仁。對於調皮生,我從來就沒有放棄他們,任其破罐子破摔,而是給予特別的關愛。我們應該既當慈母又當嚴父,在學習上嚴格要求學生,在生活上更要關心熱愛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受到孩子們熱愛的合格教師。

  作為教師,我始終認為:學習、研究、奉獻是成長的基礎。一直以“愛一行,幹一行;幹一行,愛一行”來約束自己。所以我珍惜每一次鍛鍊自己的機會,時刻等待著,認真準備著,不敢有半點馬虎。我認為:當我在學校競爭時我身後站的是我們班;當我在鄉里拼搏時,我身後站的是我們學校;當我在縣裡比賽時我身後站的是韓廟鄉……總之,當我走上去的時候我已不再是為自己而拼搏,我的榮辱關乎著我身後的人。值得欣慰的是,在教育教學及各項活動中,竟多次得到上級政府的各種獎勵,也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認可與好評:2011——2011年度被評為“韓廟鄉優秀教師”;榮獲“商河縣青少年才藝大賽優秀輔導教師”獎;在商河縣小學段語文學科優質課評選中榮獲一等獎;《探索課改新理念建立有效互助組》在優秀教育案例評選中獲得一等獎;論文《加強備課研究走出備課誤區》在商河縣小學語文優秀論文評選中,榮獲一等獎,並發表在由國家級出版社、全國範圍內發行的綜合性教育文獻《中國當代教育科研與實踐》中,同時被評為一等獎;文章《讓均衡教育的陽光早日普照大地——均衡教育在農村學校的困境及對策》,被評為全國“教研成果一等獎”,發表在2011年《都市家教》雜誌第6期,同時榮獲由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刊》舉辦的“中國教育實踐與論壇”徵文評比大賽一等獎;2011年7月在中央教科所第十二屆全國教學觀摩評議會上發表評論榮獲優秀獎。看著一份份收穫成果倍感欣慰,自己的努力終究沒有白費,但我不會就此滿足,我會帶著各位領導及老師們,同事們的殷切期望不斷走下去,取得更高的成就。

  今年我們學校有了第一屆畢業生,所教學科在今年的升學考試中取得全鄉第一併高出全鄉平均分20多分的優異成績。但我知道,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我們畢業班老師及學生們不懈努力的結果,是我們學校各位老師的殷切期盼與群策群力的結果。一個團體只要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必然會產生無窮的力量,收穫意想不到的碩果。所以,我非常注重團結同事,注重培養學生們的團結意識,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深感辛苦並快樂著。我欣慰,因為我付出了,努力了,也收穫了;我收穫了領導的支援,同事的幫助,家長的信任和學生的愛。在此,我要真誠地感謝各級領導給我們創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感謝老師們給我的幫助;感謝家長對我工作的支援;更應該感謝我的學生,是他們給了我耕耘與收穫的沃土,在那裡我找到了實現我人生價值的座標,我會把這些當作我人生的財富,化作我工作的動力和源泉。

  最後,再一次恭祝領導和老師們節日愉快,萬事如意!

  二:優秀教師代表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 在這個秋風送爽,碩果累累的日子裡,我們共同迎來了第25個教師節。有幸作為教師代表發言,心情非常激動。在此,向在座的各位教師致以節日的祝福,祝大家節日快樂。

  教師代表著一份責任,也代表著一個使命。雖然這一職業很辛苦,但我驕傲,我是一名人民教師。三尺講臺是我的人生舞臺,白色粉筆是我的人生畫筆。因為熱愛,我深情地演繹著我的人生。因為執著,我微笑著寫下希望;我不會用金錢的尺子,來丈量我的價值,因為我知道教師是不會讓知識的清泉,變成一潭死水;因為我知道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

  5年來,無論在哪裡教書,我都和我的學生們在書山上盤結而上,在學海里同舟共濟。我曾為上一堂公開課而忐忑不安;曾為一次家訪而日思夜想;曾為學生的調皮而大動肝火;為家長的不理解而耿耿於懷。但是我也曾為學生奉上的一杯熱茶;送上的一束鮮花;塞上來的一張紙條而感動。我擁有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和他們心靈交匯撞擊出的火花,讓我的世界充滿陽光。我為他們的進步而激動,為他們的成長而驕傲!

  在面對無數次的磨鍊和考驗之後,同樣也留給了我一些經驗,現在拿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一名好老師應該具有一定的責任感。

  有人說,教師乾的是一種良心活。也許從教育產生的那天起,教師就與責任緊緊連在了一起。傳承文明是責任,塑造靈魂是責任,啟迪未來也是責任。能載上史冊的畢竟是有限的,而一代又一代的眾多教師只是默默的擔負責任,傳遞火種,播種希望。

  作為普通的教師,也許我們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成為大學生,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但我們要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合作。

  第二,讓學生喜歡你和你的課

  讓學生喜歡你,師愛是必不可缺的。高爾基說過:“只有愛孩子,才能教育孩子。”師愛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鞭策和激勵,有時比淵博的知識更重要。得到了學生的喜愛,還要進一步讓他們喜歡你的課。我們不要抱怨學生上課不經意的走神,盡力用我們的辦法去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第三,關心後進生,永不放棄

  在上一學年裡,我領的二年級***1***班語文,是全鎮排名倒數第一的班級,在這個班級中存在著好、中、差各類學生,影響著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如何走出一條轉化後進生的希望之路,是每一位教師傾力追求的目標,也是全面提高民族素質的需要。這些年來我個人總結出三點如何轉化後進生的辦法:

  1、明確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的意義,認識轉變一個後進生跟培養一個優秀生同樣重要。在學生的生活、思想情感上,全方位的關懷學生、激勵學生奮發向上,老師熾熱的情感,使過去備受教師冷落、同學歧視、家長打罵的“後進生”,建立自尊、自信,恢復求知的慾望。

  2、堅持正面教育,愛護學生,替後進學生著想,做到滿腔熱情地關懷,循循善誘地疏導,熱心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燃起後進生成功的希望之光。

  3、 在學科方面,對待優差生要制定出不同的試卷。

  月考的時候我設計了A、B、C3套試卷,試題難度遞減,答哪一類卷,由學生自選。為什麼要分層次考試?因為學生學習成績不一樣,有基礎沒打好的原因,有知識沒跟上的原因,分層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量力而行,逐漸進步。

  為了讓學生敢於挑戰自我,也設計各種獎勵:為“上次未參加上層級測試,本次敢於參加,並在成績上超過了上一層級最後5名”的學生設立了“勇氣獎”;為“敢於參加上一層級測試,並在成績上超過上層級最後10名”的學生設立了“飛躍獎”等等。

  我對學生調查時發現,60%以上的學生經歷幾次考試挫折後,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這時苦口婆心地教育,往往適得其反,增加他們的逆反心理。考卷分層次,讓學生在選擇難易程度相當的試卷後,成績升高,這時孩子會重新找到自信,教師再適當地給予誇獎,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們班曾令柯同學,有一次他悄悄地告訴我:以前每次考試都是給別人墊底,每天按時上學、放學無非就是給父母一個交待。報C卷時,他想,反正怎麼考都是倒數。後來沒想到,他竟在20人的C組裡名列前茅,激動得他晚上睡不著覺!

  這個班運用了分層次考試後,大部分後進生都有不同的進步,使這個班在上學期排名前列。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成功的願望,影響成功的最大因素就是自信心和努力的程度。大家都知道醜小鴨的故事,其實它是一隻白天鵝,就因為它不認識自我,所以才把自己當成了醜小鴨。我們從現在開始,為每一隻本是白天鵝的醜小鴨創造成功的機會。

  最後,我想用法國文學家雨果的一句話結束我今天的發言 “花,是尊貴的,果實,是甜美的,讓我們都來做綠葉吧,因為綠葉,是平凡而謙遜的。”

  祝大家教師節快樂!

  謝謝!

  三:優秀教師代表發言稿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十佳青年教師”,向大家表示誠摯的感謝。感謝大家對我們教學的肯定並且給予我們如此崇高的榮譽。

  “十佳青年教師”的稱號,對於我們既是榮譽,也是責任,同時也反映了學校對全體青年教師的殷切希望。我們要珍惜這份榮譽,我們要肩負起這種責任,我們更要不辜負學校上下對我們的期望。被評為“十佳青年教師”,使我們體會到了學校對青年教師的關懷、鼓勵和鞭策。我們知道我們只是上外優秀青年教師群體中的代表,上外歷史上出現過一代又一代的優秀教師,我們應該以他們為學習的榜樣,繼承和發揚他們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的優秀傳統。

  學校黨委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提出了著力打造三個核心競爭力,以知識創新和培養高素質、複合型、國際化人才作為我們上外的辦學目標,並且把“格高志遠、學貫中外”的新校訓提高為上外大學精神理念的昇華。我們青年教師應該積極響應校黨委的號召,從自身做起,身體力行,堅守校訓。我們一定要珍惜美好時光,加倍努力工作,時刻不忘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為培養高素質、複合型、國際化人才奉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為把上外早日建成高水平多科性國際化研究教學型外國語大學作出英貢獻。

  作為上外的青年教師,作為上外這個大集體裡的一員,我本人深感榮幸。我從1991年進入上外學習、工作,十六年來我所取得的每一點成績都離不開上外老師和同事的幫助,是上外人***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的優秀傳統培養了我。我從事教學工作時間並不長,xx年我調入英語學院,之前在研究所工作,剛走上教學崗位而且教的是畢業班,當時心情十分緊張。但我在李光儀、何兆熊等許多老教授的關心和幫助下很快就熟悉了業務,勝任了工作,當年就被畢業班學生評為“最受歡迎的老師”。走上教學崗位五年來,我在老教師們的引領下,參與了兩門精品課程的建設:國家級精品課程《高階英語》和上海市精品課程《美國文學史》,我分別擔任了兩門課程的主講教師。在學校教務處的幫助下,我成功地開設了一門全校性的通識課程,得到了教務處和廣大學生的普遍好評。今年暑假,我應美國國務院的邀請代表中國、代表上外去美國參加當代美國文學的暑期研討班。在短段六週時間裡,我們走訪了美國的不少著名大學,所到之處我都能遇到或找到我們上外的校友。他們在美國學習、工作、生活,但他們對母校的情況十分熟悉,時刻關注著母校的變化和發展。他們想方設法為我這位 位母校來的老師提供一切方便,其情其景令我無比感動。這是上外母校的力量!在美期間,為了母校的榮譽,為了報答校友們的深情厚意,本人在研討班上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我把平生所學、所知充分展示在美國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其他十七位學者面前,贏得了他們由衷的讚許。除了向其他學者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外,我也當場為他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美國文學課,我的講題是“十八、十九世紀美國文學中的中國人形象”,講課取得了極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