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師說讀後感

  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一***

  所謂老師,那他某方面學問肯定比學生高,才稱得上老師。人肯定會有不懂的問題要問,而如果不向老師學習,那豈不是始終不能解答這些問題了?老師不一定要比學生年紀大,難道年紀小的人就不能懂大道理呢?就像文中寫的,“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只要是有道理的地方,就一定有老師存在。

  孔夫子被稱為聖人,但他還是不恥下問,他曾以郯子、萇弘等人為師,他的學問絕對不比他們差,只是想學到其他他不會的知識罷了。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民間俗語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確是這樣,不管是誰,都會有不懂的地方,例如,小學生做的數學智力題,有些連博士生都做不出來,就算你是大學中文系畢業的,也不會熟悉到字典裡的每個字。人們的學問遠遠不如聖人,可他們也不肯向老師學習。這樣的話,人又會有什麼進步呢?

  老師無處不在,卻往往被忽略,甚至恥笑。巫醫、樂師和那些工匠們,經常互相學習。而那些士大夫們,自己沒有學問,一聽到有人稱“老師”稱“弟子”等等,就許多人聚在一塊兒譏笑人家,還說:“他和他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可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聽起來好像老師的標準都是他們定的!

  老師,可以是各個方面的傳授者,卻有人以向那些人學習為恥!

  ***二***

  《師說》是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所寫的一篇論說從師道理的文章,文章包含著作者教育思想的民主性精華。他明確地主張從師學習“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生活中沒有絕對的愚者和聖人,一個人總是存在著好的方面和不夠完美的方面,只是這兩方面所佔的比例在各個人的身上有所不同而己。

  古代的孔子被後人尊為聖人,他的思想觀點是否就十全十美、白璧無瑕呢?我們是否就該趴在他的跟前唯唯諾諾,對他的思想觀點照搬不誤呢?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我們就成了韓愈在文章中所反對的“官盛則近諛”了。我們都知道,這樣做是過於絕對化的。我們對於聖人的思想和觀點也要客觀地加以思索而不能盲從。例如,孔子對從事耕作的勞動人民是很看不起的,我們就不該支援他的這種觀點。對農人那種大地般淳樸、寬厚和善良,我們很有必要好好學習,不管它是不是聖人、官人。

  小孩子也有些方面是我們所不及的。一次,六歲的小表妹指著河中因凸石而撞擊出的水花說:“看,它們在跳舞,還唱著歌兒呢!”我為她能觸發出如此生動活潑的語句而驚奇,早已被生活磨擦得庸俗的我對她的那份純真放射出的亮麗真的望塵莫及。

  通過《師說》我懂得了在生活中,只要是“道”,我們就應當學習,不管它來自什麼人的身上。不管什麼樣的人,總會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們既不能因為某個人好的方面很少,而放棄向他學習,也不能因為某個人好的方面很多,而對他不完美的一面毫無批判地奉迎接受。我想這就是《師說》所要告訴我們的吧。

  ***三***

  《師說》在上高中的時候就學了,但那時真的就是一種為了學習而學習,很盲從。也許時代進步了,所以現在聽老師講《師說》又有了不同的感受,我認為同現實的社會有著不可推卸的聯絡,無論是學校、企業、生活、為人處世等等,無不體現出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尊師重教”。從孔子到現代,2500多年的歷史,歷代的文人志士、成功人士有哪些不是跟隨老師或從學校走出來的,自古孔子就提出來:孝敬父母,奉侍師長。讓我們尊敬老師就象尊敬我們的父母一樣。

  現代國家的發展需要人才,人才從哪來?從學校。學必經師,就算你是讀博士的也要有導師指導。所有的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子考上名牌大學,但考上了又怎麼樣呢?美國的校園殺人事件,韓國籍的趙承熙***殺人;中寧的13歲小孩因為五毛錢殺了12歲的樂樂。所以尊敬老師就是要有禮,首先就是要認真聽老師講課,上課要說老師好,這是最基本的教育,這樣的行為一直延續到長大走入社會,他們就會知道怎麼對待他們的客戶,如果對待他們的客戶就象對待他們的母親一樣,企業怎麼會不壯大,國家怎麼會不進步啊!國家教育部部長成思威說,中國的教育缺什麼?————缺德。所以無論是年少的孩子還是走入社會的人士們,無論到什麼時候,尊師重教的觀念每時每刻都在約束著我們自身,賀拉斯說:輕視教育的人是唯一不學無術之輩。

  國家一再強調教育是強國之本,建立和諧的社會除了法律的強制約束以外還要公民的自我約束,這是有覺悟的人自我約束,有覺悟的人就是講道德講真誠的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智慧,一切學識都重要--—賀拉斯。這是一個人成功的先決條件,教師-----他是學生智力生活中第一盞指路明燈,如果沒有教師的指引,社會可想而知,就象一盤散沙,就不會有張海迪、焦玉祿等這樣的人,不為個人得失而計較,我們現在提倡的教育就是要有愛心、有公益心、有禮節,這些話聽起來也許每個人都會嗤之以鼻,感覺可笑,然而又有多少人把這些做好了呢?

  很多人把尊師種教看作小事,不值得一提,其實,小到家庭生活,家庭的和諧幸福;事業的成功,大到到國家的發展,又有哪些不是和教育尊重別人息息相關呢?海爾總裁張瑞敏說: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以次句勉勵大家把尊師種教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