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燒烤的散文

  燒烤的散文不多見,看到了你們一定不願錯過。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篇,希望你們喜歡!

  篇1:輕鬆慢生活之燒烤

  燒烤起源於那裡我們沒有必要求證了,要是真的追根溯源的話恐怕得追溯到我們的老祖宗那裡去了。不過錦州的燒烤估計在全國也是很有名氣的。最早接觸燒烤好像我上小學的時候吧,錦州有幾處新疆人烤羊肉串的地方。那時人們也就是嚐嚐鮮兒,買個幾串也就是了。那時也不能叫燒烤,也就是烤羊肉串的。

  說起錦州的燒烤可真的是把這種最原始的烹調方法發揮到了極致了。無所不烤,肉類、海鮮、蔬菜、麵食•••要說吃燒烤錦州夠檔次的店面很多,裝修精美的,風格奢華的不勝列舉。去這樣店面吃燒烤的錦州本地人並不是很多,本地人去的也是招待外地的朋友,因為這樣的地方吃燒烤的人都貓在包房裡少了很多吃燒烤本身的樂趣。錦州本地人幾個朋友相聚很喜歡那種小店,到春夏的季節乾脆就去路邊的燒烤大排檔。來若干肉串,來一桶扎啤,一邊喝酒一邊看著燒烤師傅烤著自己點的各種食材,抽空還和燒烤師傅閒扯幾句,交流一下心得,也偷偷的學幾手燒烤的技術。慢慢的錦州人只要不太懶的都能成為半個燒烤師傅。

  這些只是吃燒烤,完全滿足不了像我這樣喜歡自娛自樂人的胃口。進入夏天一家人就要琢磨著去海邊燒烤了。計劃好去海邊的日子,頭一天要做好各種準備工作,買羊肉,買雞胗、雞翅、雞脆骨、蠶繭•••還有幾樣蔬菜反正女兒喜歡的都買,就是不買海鮮,為什麼一會告訴你。買回來,女兒我們兩個就開始切肉穿串,妻嘛當然要準備去海邊除了吃的其他用品了,妻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監督我們爺倆。一切就緒明天天亮就出發,帶著帳篷,燒烤的東西,還有魚竿、小耙子、抄網,這回知道為什麼不帶海鮮了吧。

  到了海邊安營紮寨之後我去釣魚,妻和女兒就去挖蚶子,捉螃蟹。妻可是捉螃蟹高手,有一回捉螃蟹都捉到人家螃蟹池了,那回可是大獲豐收,直到養螃蟹的人來了,我們才知道這是人家的螃蟹池,汗顏了想給人家放回去,螃蟹池的主人看我們玩得高興,不但沒要我們捉的螃蟹還送我們幾隻大個的螃蟹***浴場的邊上就是螃蟹池***。

  釣到了幾條小魚,我也就收竿了。這時候妻和女兒也頗有收穫的回來了,就用海水洗洗我們的戰利品。把碳點著,烤上肉串,香味就飄了起來,撒上作料,特別是快好的時候撒上孜然、辣椒麵那味道更是饞得海里的海鮮都要自己蹦上來了。肉串撤下,妻女大快朵頤,我就開始烤海鮮,這海鮮可是有多麼的新鮮啊,只是海鮮們體會到了什麼叫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了。

  一家人在海邊吃燒烤,就是一種休閒,吃點兒就去海里蹦躂了,為什麼是蹦躂呢,因為都不會游泳,只能隨著海浪蹦躂了。蹦躂累了繼續燒烤,這時候我就退居二線了,到女兒玩樂的時間了,女兒是隨心所欲想怎麼烤就怎麼烤,不管烤的怎麼樣,我都必須說好吃。但我知道烤得好吃的都跑到妻和女兒自己的嘴裡了,到我這兒的,唉不說了,誰讓咱是爸爸呢。喝著啤酒吃著肉串躺在沙灘上,咱也享受一下輕鬆慢生活。

  海風帶過燒烤的味道,清涼的啤酒摻雜著女兒手指流下的海水,就著帶著一家人溫馨味道的肉串,享受一個快樂的日子。輕鬆慢生活讓我們在快節奏的今天愜意一下•••

  篇2:兒時的燒烤

  夏日的夜晚,滿大街的燒烤攤點,佔據了城市一片片沿街的空地,那盛著木炭、冒著白煙的烤箱上面,擺放著串串羊肉,那烤串的人,帶著一頂白帽,身著滿是油膩的白衣,手不停地翻轉著羊肉串,嘴裡還不停地吆喝著:“羊肉串,羊肉串,正宗的內蒙小糕羊肉,又香又好吃,快來嚐嚐吧,”招引著來來往往的人們,挑逗著那勞累了一天人們的食慾。

  工作了一天的人們,帶著一身的疲憊,多日不見的好友,帶著相聚的歡樂,還有那一對對小情侶,彼此打情罵俏地纏綿著,三五一群,兩人一夥,聚到了露天的燒烤攤點,要上燒烤的肉串,要上啤酒,幾碟小菜,人們吃著味美的烤串,喝著啤酒,享受著這夜的溫情。在同一單位工作的同事,談論著白天的工作,個人業績的好壞,領導的不好伺候。心中的苦惱、鬱悶,以及工作的壓力,在這夜色的燒烤中被釋放了出來,並隨著燒烤的煙雲而煙消霧散。兒時的夥伴們,一邊喝著小酒,一邊回顧著難忘的過去,幾十年的相識、相知,幾十年歷經的風雨,幾十年建立起來的情誼,話,越說越多,酒,也越喝越多,直到一個個喝的暈暈乎乎,有些忘乎所以。情侶們傾訴著心中一日不見的相思,情牽,眷戀,設想著今後二人世界的蜜甜。手裡的肉串,你送到我嘴裡,咬一口,我遞到你手裡,吃一串。而每當我吃過晚飯,遛彎兒看到人們享受著美味的燒烤,有關兒時燒烤的片片斷斷便會浮現在眼前。

  兒時,正是***時期,人們為了某種信仰,都去抓革命而忽視了經濟建設,物質極大的匱乏,一人每月半斤肉的定量供應,極大地刺激著人們對吃肉的慾望,能吃上一頓像樣的紅燒肉,那就是“共產主義”了。為了滿足人們的食肉慾望,人們想盡所能。天上飛的,用彈弓射,用槍打;地裡跑的,用手抓,用網捕。只是打來的飛鳥、捕到的獵物,因每人每月二兩油的定量,很少能用油烹調出更好吃的美味。燒烤,就成了人們常用的烹製食物的方法。用麥秸燒地瓜、燒棒子,用柴火烤麻雀,用煤火烤螞蚱、烤蠶蛹、炸蟬狗,那些兒時曾經吃過的燒烤食物,現在想起來還是那麼香滋辣味。

  兒時常吃的螞蚱分為兩種,一種是全身通綠,頭上有長長的觸角,體形細長,學名為中華蚱蜢,我們叫長螞蚱;而另一種則是類似蟈蟈的螞蚱了,顏色有綠色的,有土褐色的等等,因體形比長螞蚱大,我們就叫它大螞蚱。兒時,生活區周圍都是田地,草也多,那長螞蚱就在草葉上蹦蹦噠噠地跳躍著,我們小手五指併攏,曲握著悄悄地走向長螞蚱,然後迅速出擊,隨著“誒”的一聲,把那螞蚱扣在了手裡,接著慢慢將五指回收,將那螞蚱握在手心,另一隻手趕緊過來,配合著,握螞蚱的手再慢慢開啟,另一隻手將螞蚱取出,裝在玻璃瓶子裡,而大螞蚱多活躍在菜地、瓜地裡,不太好找。我們就在菜地、瓜地裡來回走,螞蚱受到驚擾,到處亂蹦,我們也就乘機而抓,嘴裡還不停地念叨著:“哪兒,哪兒。”

  捉回的螞蚱,長螞蚱,我們會用細細的竹籤子穿在一起,上火烤,隨著“茲茲啦啦”的響聲,螞蚱的香味也就出來了,往嘴裡一放,竹籤子一抽,咀嚼著,那個香啊,現在想起來都流口水。而那大螞蚱,則多是放在鍋裡炸成金黃,盛在盤子裡,撒上椒鹽,當菜就飯吃。

  除了螞蚱,還有蠶蛹。兒時養蠶,待蠶結繭,蠶絲賣錢,蠶蛹就放在鐵爐蓋上,用筷子翻轉著,一會兒,香味就出來了,用筷子夾出,放在碗裡,急著吃,用牙一咬,白漿子順著嘴淌,一邊唆囉著嘴,一邊說:“燙,燙”,趕緊嚥到嗓子裡。

  最能解饞的是烤麻雀。兒時,用樹杈做成彈弓架,紮上黑皮筋,另一頭是皮子做的彈弓兜,一幅彈弓做成了。和點泥巴,用手搓成一個個圓圓的泥丸,放在太陽下晒乾,做成彈子,小布袋一裝,走囉,打鳥兒去。兒時,那麻雀極多,一群群的,飛起來可謂鋪天蓋地,要不怎能被列入“四害”之列。

  用彈弓打的麻雀,脫毛,開膛,找個水溝子把麻雀洗淨,用竹籤子穿起來,待烤。野地裡,找點柴火,攏成一堆,點著,柴火噼噼啪啪作響,火燃燒著,麻雀在火上翻轉,炙烤,熟後,撒上椒鹽,大口吃著,那個香,真解饞啊!

  到了夏天,天不亮,就起來去找蟬狗——我們叫知了猴,因此時是知了猴開始從地裡鑽出、往樹上爬的時間。天黑,我們就打著手電筒,往地上和樹上照,尋找著。尤其是雨後,地面會顯出一個個黃豆大般的小洞,用小棍挖開,知了猴一挖一個準。找來的知了猴,用鹹鹽水鹽起來,然後晾乾,用油一炸,脆!香!

  後來,知青下鄉到農村插隊落戶,我和夥伴們在田地裡幹活,餓了,就刨幾個地瓜、掰幾個棒子,然後,找來麥秸,用火燒著吃。經火燒烤的地瓜、棒子,黑黑的帶著菸灰,就用手撲了撲了,或用那破衣服擦擦,然後大口大口地吃起來,香!甜!

  篇3:故鄉的燒烤

  蛇年春節,我回到故鄉,在夜幕中,已經感覺到一股股燒烤的香味撲鼻而來,我下了車,展眼望去,街頭巷尾,燃起一處處肉香的炊煙,許多食客在排隊等候。之前回家沒有見到幾處燒烤,幾年不回家,燒烤也增加了許多,吃燒烤的人也越來越多。

  我走到燒烤攤子旁,仔細打量和諮詢。只看見燒烤師傅在不停地翻滾著燒烤,他說春節期間最忙的時候要忙到深夜三點鐘。我說,你靠燒烤就發了。他說,一年四季就看春節人多,其他時間還是很淡,現在的生意都不好做,做這個燒烤的人越來越多,消費的人就是那些人,你說我在哪裡發?我看見他的食品有很多品種,有魚,豆腐皮,土豆,蓮藕,豆角,香菜,火腿,海帶,青菜,雞雜,鵪鶉蛋,豬肉,蘑菇,金針菇,雞翅,鴨腸,豬腰,黃鱔,泥鰍,螺絲肉,紅苕粉條,竹筍等等。大家在靜靜地等待,問這問那。要說燒烤的價格,我問他,他說,肉類3元至4元1串,素菜1.5元至2元1串。我說,你這個燒烤比深圳還貴。他說我這裡還算便宜的,其他地方比我的貴些。他說,一條0.5斤的魚要20元,其他地方要25元。我說,你的魚真的是天價喲?他說,哥子,一看你就是從外面回來的,是從深圳還是從北京回來?你想想,現在是什麼季節,我說是春節。他說對了,春節,誰這麼冷去塘堰抓魚?我的魚是地地道道的塘堰魚,沒有喂飼料,是堂堂皇皇的綠色食品。你們吃了保證不會得怪病,知道嗎?再過兩天,我的魚就沒有了,你想買30元一條都沒有。燒烤魚是我的品牌喲。

  我看見那些吃燒烤幾乎都是年輕人,有十來歲的,有十六七歲的,有二十幾歲的,也有上了年紀的人,不過上了年紀的人很少。他們三四個人在一起,要了許多燒烤,買了幾瓶啤酒,划拳打馬,喝得左腳靠右腳的,有時候連自己姓什麼都不知道了,有時候喝得上吐下瀉的,破壞了公共衛生。我問師傅,他們經常在你這裡吃燒烤?他說,這個年月都是靠幾個熟人,沒有熟臉嘴怎麼開得走喲,你說是不是?我說,那當然,做生意都是靠熟人圈子,熟人多了生意就紅紅火火的。剛說得有勁的時候,妻子打來一個電話,問你在那裡做啥子?我說在看燒烤。你還有時間看燒烤,不想吃鍋巴在鍋邊轉啥子?那你就買幾串燒烤回來。我說,你們想吃什麼?她說,她想吃烤魚。我說,烤魚賣完了。她說,你我以為我不曉得,你怕價錢貴不想買。我在心裡想,你是猜中了喲。我就是嫌烤魚貴,一條半斤的魚要老子20元,是不是吃了救命喲?龜兒子,以為老子是從遠方回來的,敲老子的棒棒,以為老子是哈兒嗦?

  她們在電話裡頭說要吃什麼什麼的,除了魚什麼都滿足她們的需要。師傅說,要辣的還是不辣的?重慶人哪有不吃辣喲。吃辣的,鹽味要放大點,現在的鹽好像已經不鹹了喲,不知道是環境的變化,還是採鹽工序出了問題?菜裡放了很多鹽彷彿沒有放鹽一樣。師傅說,是你們的口味吃高了,不是鹽的問題。我想師傅說的也有道理。

  我拿著一袋燒烤咚咚咚上樓,自己把燒烤擺在她們面前,我說,你們吃喲。她們就開始吃起來,彷彿八輩子沒有吃過燒烤一樣。我說燒烤有什麼好吃的?白天吃飯吃得飽飽的,雞鴨魚肉都有,還沒有吃夠?妻子說,人一輩子都是為了吃穿,連吃穿都沒有了,你一個人活著還有什麼用?有的人生病了人家送到大醫院去醫治都要讓他們吃,你算白活了大半輩子人了。聽聽妻子說的話,想想現在的人世間,冥冥之中,生命什麼時候說沒有了就沒有了,她說的很有道理。村裡這幾年也去世好幾個人,有的年紀不到四十歲,有的年紀不都五十歲,有的年紀不到六十歲,他們就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這就是村裡人的悲哀吧。

  我推開窗戶,向街上俯視,燒烤攤子還在冒著白煙,夜色正濃的時候,彩燈照耀著一個個夜行人,有的在尖叫,有的在歌唱,彷彿增加了春節的氣氛,我在想,燒烤在人們的記憶中為什麼顯得那麼重要呢?也許是飲食文化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所致。

  

1.有關人間美食的散文

2.關於聚會的散文

3.關於冰的散文

4.關於旅遊散文

5.關於夢幻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