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旅行的意義的散文

  每個人的一生,都該來一段說走就走的旅行。在年輕的時候,趁著輕狂的時候,離開棲息的城市,去到一個能領你內心安靜的地方。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一***

  我很嚮往一種生活,挎著揹包周遊世界。無關風景,無關風月。只在乎自己,在乎自己的心情。如果旅途中會遇到斜風細雨,我會置身雨中把自己交給天地。如果這雨是天的笑容,我喜悅。如果這雨是天的眼淚,我悲傷。

  如果旅途中會遇到大雪。那種持續的就像2010年的那場雪。我會漫步雪中,與雪花共舞。那種心靈的舞蹈。我愛雪,不是因為她的輕盈美麗,而是因為她那種自由的無拘無束的飄灑。那樣我的心是一個人的寧靜。我會認為天地間之我一人。沒有世俗紛爭沒有牽腸掛肚。

  都說旅途很勞累。其實一個人身子再累都可以通過休息來調節。可如果心累就另當別論了。如果我可以把一切置身度外,那麼我的旅行一定暢無所阻,心曠神怡。

  我真的渴望旅行。困住自己的不是各種各樣的藉口,而是自身的想法和顧慮。也許哪天我不再有藉口和顧慮,那麼我的心就真的旅行了。我渴望的徹底的心的旅行!

  ***二***

  老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里難”。即便在交通便捷的發達地區,在飛機、高鐵、輕軌、地鐵應有盡有的當今社會,出門也難免發生意外。自助遊中證件丟失,行李不見,交通延誤,對體力、腦力和精力都是考驗。跟團也不愜意,一切行程都由人作主,早出晚歸,吃不好,睡不好,還要和相看兩厭的同遊者或唯利是圖的導遊打交道。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出門呢?

  為生計所逼,不得不出差者有之,但如今更多人選擇出遊只為換換環境。追求異國情調的上天入地,去人跡罕至的所在探險。愛大都市氛圍、以血拼為目標的,在歐美、香港多有斬獲。科學家還說,旅行讓我們接觸新鮮事物,和多元的文化和人群打交道,啟用想象力,開發創意。

  就我個人的體驗來說,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壓力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時間急迫,追趕車船太緊張?這有助於提升我們的爆發力,也教會大家做事要有條理,有計劃。預先計劃,搜尋路線太麻煩?這些固然耗費時間、精力,但也給我們帶來預想旅途風光的樂趣。打破常規,吃睡不安太難受?這能避免生活流於單調,讓我們在重組安排時領悟到自身的韌性和潛力。最後,旅行讓我們更欣賞家居的安穩閒適,直到我們再次踏上征途。

  其實,很多時候,身在其中時不見得能享受旅遊,倒是之前的想想象、之後的回味更趣味悠長。

  ***三***

  暮春,三月。

  陽光從樹枝的空隙裡傾瀉下來,反射出太陽的剪影。枝頭的花朵,羞答答的露出個肩頭。抱著本書,坐在樹蔭下,凝望著廣場上奔跑的人群,開始自己的遨遊。

  ——鍥子

  說不上為什麼,突然渴望旅行,渴望一個人的旅行。

  不是源於“天花亂墜”的廣告詞,也不因為旁人的“津津樂道”,而是源於那種莫名的感覺。

  在熟悉的城市,熟悉的街道上,看熟悉的風景,身旁依然有著熟悉的人,這一霎,是靜謐,是幸福。都說平凡才是真正的快樂,但為什麼我還會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情緒。

  曾有過,一個人,揹著只屬於自己的旅行包,站在徐州的大街上。陌生的街頭,擦身而過的陌生人,看陌生的繁華,陌生的風景。

  心中的情感瘋狂的生長。有孤獨,有欣喜,有失落,也有憧憬。各種莫名的情緒交雜,製成了天然的催淚劑。淚水順著臉頰滴落,在柏油馬路上濺出一個個妖豔的淚花。城市的喧囂掩蓋了這微不足道的抽泣;炫麗的霓虹燈旋滅了盈眶的閃耀。

  曾經很拒絕甚至是害怕這種感覺,而現在,是渴望甚至是狂熱的想去再次體驗那種莫名的感覺。我想學會堅強的去抑制情緒,想去保護好自己不再被受傷,卻又愛上這種痛。

  我們可不可以不這麼倔強,即使撞上了南牆,也不回頭,哪怕頭破血流。我們都只還是孩子,那可不可以讓我們任性一點。

  期待,旅行;期待,那份狂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