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隨筆

  秋菊的淡和美,不是她的枝頭嫵媚,而是她百花凋零之後凌霜盛開的脫俗,是素雅堅貞西風不落的傲骨。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秋菊

  篇一:瀰漫在冬日裡的秋菊情懷

  文/李三祥

  “九月裡九重陽,黃菊花開在兩路旁,有心折來無心戴,折上兩朵懷裡揣”!

  這是小時候老家一帶過年時節,人們在走村串戶打著紙糊燈籠,手拿蓮花盆燈在晚上耍黑社火時唱的小曲《十二月花》裡的一段唱詞。插菊戴菊,折花揣菊,曲調唱詞哩流溢位的,是一種古代婦女懷人而所懷之人卻不得見,心懷有些悵然,欲語還休般複雜而微妙的情感。

  想起了菊花,以及與菊花有關的記憶!

  這就是一種從古到今都容易讓人觸發心思的人文化情懷。它以中國文化特有的意蘊,出現在文人墨客的筆端和視野裡,也潛移默化的紮根在民間風俗的土壤間。每當看到菊花開了,時不時地,就會讓人們沉埋已久的菊花情結突顯出來。

  在這個冬季來臨的日子裡,因為偶然的觸動,便瀰漫著濃濃的鄉土氣息,喚醒了隱遺在童年時光裡的遙遠追憶!

  小時候生活在偏遠的農村,每到秋天,只要你走出家門,一路走過,最引人注目的野外光景,裡,讓人刻骨難忘的東西,就是漫山遍野裡盛開的野菊花!

  懷想如水般流逝的那段歲月,成長的身影裡,處處都有自己足跡留下的印記,踏遍青山,故鄉的山山水水總是讓人牽腸掛肚。一片楊樹林,幾株見證了歲月滄桑的老梨樹,漫山野窪的樹影叢林,還有就是伴隨著春去秋來,遍佈在鄉村各個角落裡的野花雜草!總之是一種令人心醉神迷的美好和留戀之情!

  不與百花爭鬥豔,此花開後再無花,秋天的景象裡,菊花的綻放,便是一道別樣美好的風景!

  隨著秋天的到來,在人家院落的房前屋後,在莊稼地頭,還有溝畔路邊,甚至是懸崖峭壁的某個角落,只要能夠生長雜草的地方,除了大秋作物收割後留下的殘枝敗葉,只要有雜草叢生的地方,都可以見到無處不在的野菊花!有白菊,有黃菊,有的呈淡藍色的,也有的色彩雜糅著淡藍兼淺紫甚至叫人說不出具體名堂的,競相綻放!但在這些眾多的花色裡,留給印象最深的,還是那些從初秋起就一直開放,處處相間點綴在秋草中的黃色野菊花!那點點盞盞盛開著的菊花,近看則朵朵纖巧,如星星點點般密密扎扎攢簇在枝頭,從遠處看則一簇簇一樹樹成片連枝,一堆堆團花似錦,映入眼簾,帶給人一派美不勝收的素雅情懷,往往催生出心思裡無盡的遐思!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來讀古詩,對陶淵明的飲酒詩有一種格外的眷顧。把採菊和飲酒聯絡起來,知道古代人們每逢九月九,民間就盛行彩菊飲酒的風俗。由此可見菊花飲酒的好處。對著盛開的秋菊,有酒沒酒,是一種生活狀態,飲酒採菊,折射出的是一種文人情懷。而在宋代文人的筆下,就談到人們對花的喜愛,愛好不同,趣味有別,尤其提到晉代陶淵明獨愛菊花這一情節。陶淵明本人嗜酒,《宋書》本傳說陶淵明“嘗九月九日無酒,出宅邊菊叢中坐久”,說明他“結廬在人境”之後,曾經一度無錢買酒啊!隱約裡使人想起了“寒花獨自榮”,以及屈原被貶後的潔身自好和秋菊冒著嚴寒吐芳噴香的品性,折射出的是一種不與流俗合汙的人格節操!

  這幾天從家門口走過,時不時看到花鳥市種花和愛花的人們,把一盆盆人工栽培的菊花,擺放在場地上,各色培育的菊花,品種繁多,色彩五色斑斕,花型多姿多采,凡此種種,總是讓人流連忘返,喜愛有加。前段時間在人民公園為期一週的金秋菊展,更是盛況空前,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和行人,可以說是一次當地飽含現代人文氣息的花卉展出。折射出的是一種時代背景下,人們精神生活和審美取向上的美好追求!這讓人對菊花更有了一種獨到的認知和感受。時令已是立冬過後,在當下生活的城市裡賞花,也勾起了過去對鄉間遍地野生的菊花的回憶。

  同是愛菊,足見古今人物的情懷,因為江山異代不同時的原因,其中意味自當不可同日而語!

  篇二

  秋,菊黃了,花香了,人醉了

  秋,風輕了,雲淡了,心爽了

  秋季裡的菊,以它獨特的魅力,在秋風的輕撫下,爭奇鬥豔,粉墨登場,它那阿娜多姿的倩影,勝過了隆冬裡的臘梅,賽過了夏季裡的月季,壓倒了春天裡的群芳,獨樹一幟,秋菊不愧為花魁之首,在浪漫的秋季裡,演繹著自己醉人的風采,舞動著嬌媚的獨特篇章,用它那特有的質氣妖惑你,煽情你,撩撥你,讓你對菊情有獨鍾,由此產生一種依依難捨的情懷。

  在千姿百態的菊花中,紫菊象徵著富貴,典雅;紅菊代表著豪放,喜慶;白菊意味著純潔,樸實;黃菊流溢位嫵媚,嬌滴;碎菊盡顯興旺,繁榮;綠菊尤為時尚,顯得為所欲為,在花的藝術舞臺上,菊是秋的代言詞,和楓葉一樣,展示著秋的風姿,秋的風韻,秋的風貌,在勝似國花的菊花大家族中,秋菊佔盡了花的風頭,盡顯風流,風情,風騷,它的美增添了中秋節的溫馨,也給國慶節裝扮了一份喜慶的點綴。

  菊花盛開萬紫千紅,秋來秋去風情萬種。

  我喜歡秋風裡舞動的菊花,更喜歡秋風中彌散著菊花香的溢味,濃濃的,怡人心扉。

  我賞菊,我欣慰,我流漣,我欽佩……

  風起秋菊,五彩繽紛的菊花,美輪美奐了整個秋季,給浪漫的秋天化了一個濃濃的豔妝,我被這滿是菊花的影子和芳香迷惑著,陶醉了……

  秋,風輕了,雲淡了,心爽了

  秋,菊黃了,花香了,人醉了

  ……

  --葉子

  篇三:秋菊贊

  未到冬季我們還無法踏雪尋梅,可是卻有菊花在沿路為我們展現著她的美麗,那美麗不亞於梅。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最先接觸到寒冬的花不是梅而是菊。那是一種過渡一種傳承由盛夏的結束到冬天的開始,菊沒讓人們感到孤寂。即使那是一個詩人眼中的悲愁,可菊的盛開點綴了這一季節的最大缺憾,——凋落,哀敗。冬天裡的花朵我們首先會想到的是梅,因為它“凌寒獨自開”的剛毅感動著我們每個人但細心也許你就能發現此時的菊花開的是多麼的迷人可敬呀!也許它們抵不住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嚴寒可是敢與做先鋒並一天天挑戰自我的那種旺盛生命力卻感人至深。

  冬日裡的陽光是十分可貴的,冬日裡的美景也是十分可貴的。畢竟我們時時都需要美,而冬天的自然界大部分的景色又是那樣的保守不願把美長留人間。這或許也是它們生存的一種方式,在適合的季節開合適的花,這就叫做一種美麗。

  菊不喜歡喧鬧的人群,它寧願自己開自我賞。

  因為它的花是開在這個寂寞的季節的,他人都已在最繁華的夏季喧鬧夠了。只有它默無聲息地開在這個繁華之後而又不與人爭的季節。它也是一個隱士最後一個出場迎來的是下一次輪迴的開始。葬身於寒冬歲末裡死後也無蟲相擾,一生都是那樣高潔。

  菊也是一種平凡的生物,它平凡的我們人人都可以見到。而梅則是高貴的我們很難一見。也就顯得它的寒漠,菊的親切。我們可以花上不多的錢就能搬上一盆放在窗前門旁作為很好的欣賞之物。那是多麼難得的綠色和美麗呀!也好讓它為這個枯寂的冬天添上點生機多一點色彩一種可以親近觸控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