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責任感的作文

  責任感是一個人日後能夠立足於社會、獲得事業成功與家庭幸福的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托爾斯泰認為:“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式責任心。”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責任感的作文,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篇1

  做有責任感的人

  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後,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怎樣做人和做什麼人了。

  孩童時代,我們的長輩總是教育我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要做一個懂得孝敬老人的人;現在我們長大了,我們坐在寬敞的教室裡聽老師講課,我們在浩瀚的知識海洋裡探求各種文化知識,為將來能夠成為一名有知識的、有能力的人,我們在匡實基礎;將來,我們都會長大的,無論我們做什麼,努力做好它確是最為首要的。

  細細想來,人的一生就是做什麼樣的人的一生,當我們決定做什麼的時候,其實潛在的要求已經在影響我們的舉動了,那就是“責任”二字。一個成功的人必然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記得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姆說過:“責任並不是一種由外部強加在人身上的義務,而是我需要對我所關心的事件做出反應。”我覺得這話很對,當我們準備要做什麼的時候,當我們在做什麼的時候,如果我們心不在焉,我們肯定做不好,甚至會半途而廢,但是我們如果清楚自己的責任,明確目標後,我們一定會盡心盡力,千方百計做好的。

  曾經看到一個故事,說一個汽車司機,一次行車中,他突然心臟病發作,在生命的最後片刻,他果斷地把車停在路邊,拉下手動剎車閘,開啟車門,讓乘客安全下車,將發動機熄滅。之後他永遠地停止了呼吸。試想一下,如果他不那樣做,後果會怎樣?在轉眼即逝的生命瞬間,他將他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還要重要,這就是責任,這就是做人的準則。

  細想自己,平時應貪玩將大好時光白白流失掉,事後回想又萬般後悔;做作業經常馬虎出錯,到了訂正的時候每每才說:“呀,我怎麼又粗心了?”其實這就是做人不合格的表現。如果事事都是這樣,我做人還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常常拜讀一些偉人的名言,時時感嘆偉人說得是那樣的好,但是我們要知道,任何一個偉人的成功,都是建立在他的堅定的信念和永恆的責任心基礎上的。反過來世界上偉人畢竟是少數,平凡的人隨處可見,但是像上面說的司機那樣,做有責任的凡人,那才是我們真正應該效仿的。

  在這個世界上,最渺小的人與最偉大的人同樣有一種責任,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做人就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這必是我們現在和將來為自己樹立的做人的基本準則。

  篇2

  責任感伴我們成長

  我讀了一篇這樣的小故事:一名普通的司機在一次行車途中心臟病發作,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鐘,他做了三件事:把車緩緩地停在路邊,並用最後一點力氣拉下了手動剎車閘;把車門開啟,使乘客安全下車;熄滅發動機,確保了車和乘客的安全,做完了這三件事,他就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

  當我讀完這則短小的故事後,我的內心感到深深地震撼。在現在的社會中這樣的人還有多少,而像他這樣一名普通而平凡的公交司機,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做出的並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可願意這麼做的人還有幾個?這個平凡到最底層卻又偉大到極致的人令我永遠記住了他,因為是他用生命告訴了我:一個人對職業賦予的責任應怎樣承當,維持對職業的敬重、忠誠與盡心盡力,不可能完全靠興趣愛好,不可能完全靠金錢制度,但有一點必不可少,那就是責任感。由此我有想到,雖然我們現在只是一名學生,當是我們也應該培養對事情的責任感。只有這樣,將來的社會才會是一個充滿責任感的社會,將來的我們才會對每一件事、每一份職業有責任感。如果自己對社會放棄了責任也就意味著自身在這個社會放棄了更好的生存條件。

  記得一位美國學者說過:儘管責任有時使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只是一個懦夫,一個不折不扣的廢物。我想所有人都不希望自己被別人看做是一個懦夫、廢物。因此,從現在起,我們就應該做個有責任感的人,讓責任感伴隨著我們一路成長……

  篇3

  強烈的責任感

  責任感是一個人日後能夠立足於社會、獲得事業成功與家庭幸福的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托爾斯泰認為:“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式責任心。”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也曾說過,一個人必須有責任感,不管你做什麼,都要做一天就得做好一天,你不知道它會在以後的路上給你以什麼樣的幫助。美國的西點軍校還將“責任“二字作為校訓。不難想象,只有具備高度責任感的人才會主動承擔起對家庭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才會努力工作,報效祖國。一個人的責任感體現在許多方面,比如自己能獨立判斷、選擇並接受其相應的後果,不怨天尤人;做事善始善終,注重效果,而不敷衍了事,馬虎草率;不推卸自己對社會、家庭及他人的義務;做事不可以自我為中心,心中有他人等等。作為肩負祖國未來建設使命的中學生,應該在那些方面加以注意,從而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呢?

  1、時刻強化“主人翁”意識,時刻提醒自己是生活的主人,家庭的主人,班集體的主人,學校的主人,在每一件小事中體驗自己的職責。作為集體的一員,當然有責任協助做一些家裡的事,集體的事,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對家庭,對集體盡責,只有這樣將來才能更好地為社會盡責。

  2、幫家長做家務勞動。在做家務過程中體驗自己對家庭應盡的責任,同時也培養了在生活中的處理能力,增強了自信心與獨立性。這樣長大後,才能意識到自己對社會和家庭的責任,有信心、有能力去儘自己應盡的職責,而不總企望依賴他人。

  3、從小事做起,培養責任感。養好教室窗臺上的六盆花,每週一次送回收箱,每天早晨參加教室、餐桌、清潔區、教室的值日;科代表、組長每天收發作業,每件小時中都體現出你們對集體大家庭的關心與責任,久而久之,你們就回成為有責任感的人。

  4、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培養集體協作精神。良好的人際關係,應是平等、團結、友愛、互助、民主的新型的人際關係,這種新型的人際關係把隊員組成了有機整體。

  我們要知道大到國家的建設,小到個人的學習、生活、工作都是在與別人的交流合作中完成,作為學生應懂得尊重他人,團結同學,以謙遜的態度學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以民主的方式與他人合作,從小養成集體協作精神。最後我想把林肯的一句話送與大家共勉“每個人心中都存有繼續往前的使命感。努力奮鬥是每個人的責任,我對這樣的責任懷有一份捨我其誰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