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作文加評語

  七年級是學生由小學進入中學的入門階段。初中寫作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文字運用能力。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祖先們曾說:“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老人們常說:“多一份付出,多一份回報。”

  大人們也說:“在春天播下種子,在夏天好好耕耘,在秋天就有回報。”

  而我,一個初三的學生卻說:“播種加耕耘不等於收穫!”

  收穫,在秋天。喜悅在充滿纖維的空氣中蔓延著。人們收割了成果,也收割了歡笑,快樂的氣氛在人們的四周洋溢著。在春時播種,在夏時耕耘,在秋時收穫,這似乎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但我卻認為這是錯誤的,更是荒謬的!

  的確,收穫少不了播種與耕耘,但收穫卻並不全是播種與收穫。一年的豐收還要有肥沃的土地,滋潤的風雨,陽光的沐浴,有效地抑蟲,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

  我想說,收穫是果,而土地是根。荒涼的土地上培育不出美麗的花朵;乾旱的沙漠孕育不了生機的綠洲;絢麗的牡丹不會在貧瘠的大地上開花;平淡的柳樹不會在乾裂的土壤中發芽。建樓需要一個好的地基,那人生是否需要一個好的開頭?

  我想說,橘子長在南方,柑子長在北方。風雨的不同讓同一種類的水果有了不同的味道。南方雨水充足,橘便多汁,北方晝夜溫差大,柑便香甜。風雨的差異造就了橘柑的不同,那機遇對於人生是否依然重要?

  我想說,一場暴風雨之後,葡萄園成為了一片廢墟,葡萄藤大多已經斷裂,即將成熟的葡萄再也無法生長,可請你再看看。諾大的園中依然有不倒的老藤,老藤上的葡萄依舊還在。老藤不怕風雨,因為老藤根扎得深,藤纏得緊。老藤抗拒了暴風雨!而我們,在困難面前是退縮還是拼搏?

  其實,人生不只要播下一生的種子,也不只要為它奮鬥一生。與人生相伴的還有很多,我們要為人生打好堅實的基礎,讓我們有資本在人生之路拼搏;我們要把握人生中每一次機遇,讓我們的人生更有色彩;我們要迎難而上,戰勝路途中的種種困難。願我們能在人生路上創造奇蹟,走出光輝的一筆!

  播種加耕耘不等於收穫,你記住了嗎?

  批改評語:本篇議論文是一篇非常少見的駁論文。作者首先提出一些人口口相傳的觀點,再通過自己獨特的審視問題的角度並加以豐富的事實論據進行辯駁。“播種加耕耘不等於收穫”小作者更加強調了根基的重要性。論述有理、有力、有節,是一篇極其難得的佳作!

  二

  夜幕降臨,燈光恍惚。拖著沉重的步伐,無力地倚在家門上,按了門鈴,門開了。奶奶一臉笑容:“我們家的初中生回來啦!”接著便開始問學校的事情。我用力將書包往書桌上扔。將壓抑在心中的不滿一股腦發洩了出來:“初中太累了!現在冬天冷,作業多!書包重的不得了!“說罷便將書架裡的書和床上的枕頭一起扔到了地下,趴在床上。小閉了一會兒,發現自己的身上多了一條毛毯,地上的書也回到了桌上,枕頭也擺會放回了床上,這……是奶奶嗎?片刻溫暖湧上心頭。

  深夜已至,寒氣湧來。眼前已是模糊一片,看不清題目了……腳已經挪不開步子了,時不時往手上哈幾口熱氣,好冷……好冷……臉無力貼著桌子,模糊的視力只看到了一雙手。頓時,我的手上溫熱湧來,是一杯茶水,艱難張開雙眼,只是一個背影,奶奶嗎?好溫暖……

  凌晨來臨,燈火零星。癱倒在床上,燈也沒關,已經疲憊了,不管地上亂七八糟的作業習題,拉上被子的一角就睡了。越來越冷,我把整個人都悶在被子裡,以便取得溫暖,一旦我的手不小心觸碰到臉,全身就會發抖。模糊的視線,看到的是一片黑暗,燈關了?手中不知什麼時候多了一個熱水袋,身上的負重量加大了,聽見奶奶的話語:“多加一層毛毯,會好些吧……”因為沉浸在溫暖中,我已不知道奶奶後面在說什麼了。

  窗透拂曉,清晨將至。還在睡夢中的我,已經習慣了這個時間睜開眼,可是,今天早晨的風很大,吹拂著窗簾,眼前彷彿出現了一位舞者……,搖了搖頭,又開始幻想了。奶奶的腳步聲!她走到我的床邊,輕輕地拍打著我的後腦勺,叫著:“起床了。”把頭抬起,卻不知枕巾已溼透了一塊…… 可能溫暖是一縷陽光,一滴雨露。但我已經知道什麼是暖了,是奶奶的愛吧,在我的心裡灑下那縷獨特的陽光。

  批改評語:這篇記敘文感情真摯,用筆細膩,細節傳神,字裡行間流露出奶奶對我的那份濃濃的愛意。以時間為序,敘事條理、清晰,詳略得當。結尾如能緊扣標題將中心深化就更好了。

  三

  我是誰?

  戶口薄說:“唐瞄,女,漢族,7月13日出生,在校學生,未婚。”

  鏡子說:“這個女孩啊,長得還不錯。不圓不長的臉上雖沒有粉嫩,也沒有小酒窩,但卻五官端正,清秀。她有時還愛臭美,每天在我面前照來照去,有時還偷偷拿媽媽的眉筆描眉呢!”

  媽媽說:“苗苗是一個小調皮。她小的時候比哥哥還皮,整天在沙坑裡打打鬧鬧,弄的一身亂七八糟。帶她逛街是件麻煩事兒。記得她四歲那年,我帶著她去買衣服,當我從試衣間裡出來時,她卻沒影兒了。我東找西找,就是找不到,當時心都快跳出來了。後來我接到一位女同志的電話,說苗苗在廣場旁的一個電話亭旁。”原來,她發現找不到我後,很著急,就拉著那位女同志的衣角說:“阿姨,我和媽媽走丟了,請你給我媽媽打個電話。”幸虧她記得我的電話號碼,要不然……

  老師說:“唐瞄是個聰明乖巧的學生。從小住宿,很獨立。在學習上有著一股力求向上的勁兒。音樂美術舞蹈老師都很搶她,可見是個有出息的孩子。她很喜歡看書,對老師都很尊重。不過,也有些馬虎。”

  同桌說:“唐瞄是老師眼裡的‘紅人”,同學眼裡的開心果。我跟她同桌,沾盡了光。她助人為樂,有不懂的問題向她請教,她會不厭其煩的給你講解。我的英語成績進步的很快,真是多虧了她呢!不過她有些“瘋”!那次我們在練字帖時,我不小心濺了幾滴墨水在她的字貼上。她可沒生氣,反倒冷笑了一下,轉眼間,只聽“啪!”的一聲,把字帖朝我臉上一拍,那幾個墨點就印在我臉上了,嗚……”

  枕頭說:“別看唐瞄性格外向,做事一向大大咧咧,內心卻脆弱得很呢!上次考試只考了78分,老師髮捲時她沒哭,夜晚睡覺時,她的銀豆豆卻一直落,一直落,把我身上弄得溼漉漉的。”

  啊?這是哪位?是我麼?

  批改評語:本文“糖瞄面面觀”,通過典型的事例表達了母女之間相互理解的感情,情感真摯運用了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使人物描寫生動,形象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