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師先進事蹟

  身為一名先進的初中語文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小結、不斷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得到最優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

  李強,男,1965年 7月出生,20xx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濱江區浦沿中學語文教師。從2005年開始一直被評為區教育系統骨幹教師、區學科帶頭人,多次獲區、校先進班主任榮譽稱號、多次獲區徵文指導教師優秀獎。他撰寫的論文《構建和諧班級 建設文明集體》在第十五屆全國中小學班集體建設理論研討會上獲二等獎,其他論文還在杭州市、濱江區範圍內獲得各種不同獎項。

  一、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二十七年的教學生涯中,有整整二十四年堅守在班主任工作崗位上,是該校現任班主任中班齡最長的教師,這在全區乃至全市也極為罕見,其中大部分時間帶的是任務最重、責任最大的初三畢業班。帶班有一套的他,採用民主管理、階梯式目標教育的方法管理班級,曾帶過的班級從未出現過一例重大違紀事件,幾乎每個學期都被評為學校示範班級,三次被評為區先進班集體。所帶初三班級曾連續三年,中考前三所上線人數均在十人以上。所帶初一、初二班級,長期以來優秀率、合格率、平均分均居區、校前茅。

  二、源頭活水,新葉催春。在教學中,他勤於鑽研,善於學習,將語文美育於語文教學中,講課幽默風趣,文字挖掘收放自如,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深受學生喜愛,都將他的課堂變成是一種享受。所任教班級的語文成績歷年來均居區、校前茅,是浦沿中學“輕負高質”的先進教師,也是濱江區語文教學界的中流砥柱。作為優秀典型代表,他多次在全區中小學教學銜接等會議上作觀點報告。

  三、暗香浮動,萬紫千紅。在教學團隊管理中,身為浦沿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學科組長的他,無私分享自己的經驗體會,帶動全組教師刻苦鑽研、迎接變化,幫助語文組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健康成長,使他們迅速成長、脫穎而出,整個語文組形成了一種團結健康向上的風氣。迎難而上、勇於在艱難險種任務中挺身而出是他一直保有的一個優秀品質,1996年,學校班級擴大,他毅然挑起了兩個初三、一個初二共三個班的跨年級語文教學重擔;1998年,他又擔起了三個初二班的語文教學兼一個班的班主任的重任,兩項工作都出色完成。

  篇二

  一九八四年八月,第一個教師節前夕,鍾時珍從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分配到寧國中學任教,二十八年來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即便走上行政崗位,仍承擔著繁重的語文教學工作。曾多次被評為學校“優秀班主任”; “學生心目中的優秀教師”;高考“優秀班主任”、“優秀語文教師”;先後榮獲寧國市“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巾幗建功先進個人”,宣城市 “優秀教師”、“青年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 ”、“巾幗百優”和“三八紅旗手”;二00四年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 ,二00五年又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殊榮,二00七年被評為安徽省勞動模範,二00八年被評為安徽省特級教師。

  追蹤鍾老師的教學生涯,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有的只是在教育園地裡的默默耕耘,每天做著再平凡不過的事情。但她的人生價值也正是在這種平凡。

  她曾多次參加宣城市教研室組織的觀摩課,在宣城市教委舉辦的教法大獎賽中榮獲過一等獎。每一屆高考所教班級的語文成績都是年級最好的。儘管她在講臺上站了二十八年,但她痴心不改,工作再忙,從不耽誤教學工作。她的課堂特別有感染力,對年輕教師影響很大。除了教學,鍾老師還一直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曾參加編寫省教科所主持的教輔用書,參加編寫校本教材《走進聊齋》、《走進詩苑》,主持編寫《走馬書城》,主持省級課題“高中語文主體性閱讀”的研究,《高三學生自主性複習的探索》等數篇文章在省、市級獲獎或發表。

  鍾時珍老師是安徽省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第五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宣城市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寧國市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工作之餘,鍾老師總想為教育做一點事情,她擔任過多位青年教師的指導老師,是寧國教師進修學校的聘任教師,擔任過教師崗前培訓工作和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受邀與兄弟學校青年教師座談,做專題講座,多次擔任全市公開課、示範課教學等。為了能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她主持多個課題,帶領一幫年輕教師進行教學研究。她指導的青年教師多位在市以上語文大獎賽中獲獎,有的還成為宣城市骨幹教師。在她擔任青年教師指導老師過程中,與青年教師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有一位“徒弟”寫給她的留言中這樣說:“在我的教學陷入困惑的泥潭時,是鍾老師伸出溫暖有力的雙手拉我回芳草地;在我還徘徊在教研門外時,是鍾老師一番深入淺出的話讓我走近教研;每次聽完我的課,鍾老師總是給予最細緻的指導;每次聽我發表一些不成熟的意見,她總是報以祥和的微笑,身在異鄉,我時時感動於鍾老師亦師亦母的愛護,這是一種深層次的庇護,讓我銘記終身。”

  三、求真務實,行政崗位的民主管理

  20xx年,鍾老師走上學校行政崗位,目前擔任學校副校長,她深知崗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工作中她奉行三個原則,一是身先士卒、求真務實,二是以人為本、精誠合作,三是依靠集體、民主管理。她先後分管了四屆畢業班工作,所率領的團隊總是以最飽滿的熱情、最昂揚的狀態、最真誠的合作、最踏實的工作作風投入工作, 每屆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2002屆高考本科達線數為宣城市第一,2005屆本科達線數為宣城市第二,創下達線率72%的記錄,2008屆獲取宣城市應屆文理科狀元,包攬宣城市理科前三名,宣城市理科前十名中寧國中學有六位,文科前十名中,寧國中學有四位,在宣城市引起強烈反響。2011屆又使我校獲得“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考評優秀獎”“高中教學質量達標優秀學校”“高中教學常規評估優秀學校”“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優秀學校”等四項殊榮。

  四、堅定執著 痴心不改的教育情結

  人們都說鍾老師是一個不知疲倦的人,在繁重的教育教學之餘還承擔著大量社會工作,她是宣城市第二屆、第三屆人大代表,寧國市十五屆人大代表,政協寧國市第六屆、第七屆委員,她總是利用參政、議政的機會,向政府和社會呼籲關注教育,關注孩子,所提的《優化校園環境》等兩份與教育有關的提案被寧國市政協評為優秀提案。在宣城市人代會上也曾就人才引進等問題發表過自己的看法,引起相關部門關注。

  篇三

  有人說,“教師的形象是蠟燭,為學生奉獻出所有的光和熱;教師的性格是燃燒,為學生寧願犧牲自己;教師的歡樂是奉獻,為學生耗盡了滿腔熱血。”從教二十一年來,她一直以紅燭精神點燃著自己心中的誓言,在教育這片真誠的土地上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一.用高尚的師德完善自己的人格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師德則是我們的靈魂。高尚的師德通過三尺講臺,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一代人乃至幾代人地成長。師德中愛學生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愛學生才會認真備課,上課;只有愛學生,才會有責任心,事業心;只有愛學生,才會拋開一切名利;只有愛學生,才會理解他們。教師的使命在於毫無保留地貢獻自己的精力,用心靈,用人格魅力去接觸學生,用愛喚起學生的自信。自尊。她常想,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應當用自己的良知去履行這一神聖的使命——敬業愛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她在學生面前就是一杆言行一致的標尺,一面表裡一致的透鏡。無數個早晨,她迎著朝霞的曙光走進班級;無數個夜晚,她帶著欣慰和倦意回家。

  二.用無私的奉獻去詮釋教師的本色

  源於對教師職業的無限熱愛,她二十一年如一日,在工作中默默奉獻,因愛而舍,因勤而舍,愛的是自己認準的事業,勤的是自己找準的座標,而捨得是屬於自己的時間和活動。從教以來,她不記時間,不記報酬,關注著班級裡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和進步。她大量的時間都是在辦公室、學生宿舍、家訪中度過。今年5月底,86歲的老父親大腿骨折住院26天,她只在週末待了一天,心裡惦記學生的中考,第二天便在同事與學生驚訝的目光中走進教室。她上初三的女兒在日記中寫到,“我不是媽媽的孩子,媽媽的孩子是她學生。”作為晚輩,她沒能盡孝道;作為母親,她不稱職,但事業是自己選擇的,就要為之付出犧牲,這一點,她無怨無悔。

  三.用愛的心泉塑造美好的心靈

  她一直以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不把愛融入到教育中的老師不能稱為好老師。她為師德準則是:捧出一顆心,獻出全部情,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用行動去感染學生,帶動學生,教育學生,教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用師愛激發學生成人.成材。12年6月3號,張明的父親因病在醫院去世,她知道,他父母在他6歲時離婚,為了能讓他安心中考,他叔叔.村幹部和我決定一起瞞著他,她把張明的吃.睡安排在自己家裡,週末也安排同學一起學習,並打電話讓他媽媽來看望他……中考後瞭解真相的他,哭得淚流滿面,臨走時給我深深地鞠了一躬。學生周田,父母早亡,跟奶奶一起生活,她孤僻任性,與誰同桌都吵架,同學們對她遠遠躲之。為了徹底改變周田,她先是找周田談心,周田根本不說什麼。幾次下來,收效甚微,她沒有洩氣。她知道周田喜歡畫畫,便利用學校書畫展的機會,鼓勵她參加比賽,她發現周田的眼神略微閃動了一下。她知道她的預定計劃要奏效了,於是,便巧妙地在一節班會上對周田身上的優點表演了一番。事後,又找周田談了心。經過她的努力,最終使周田改變了自己,性格開朗了,與同學友好相處,重新融入到班集體中了。

  四.用綠葉的情懷來編導自己的課堂

  只有共鳴的生命,才會有激情和創造。所以在新課改的研究中她把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融入於日常的教學,力爭建立寬鬆、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情感,堅定學生的學習意志,進而形成積極地學習動機。在課堂教學中,她及編、導、演於一身,採用形式多樣的探索,以學生為中心,全員參與,全程參與,體驗式教學,以學生髮展為本,從而使教與學形成共鳴,收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五.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每一位學生

  教師是以其全部行為和整個人格來影響學生,教師的一切行為應該成為學生的表率。在日常生活中,她一貫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自己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講髒話,她帶頭使用文明用語。寒冷冬日,她帶頭提前進班。開始時,往往是我第一個到,後來,比她早到的學生越來越多。整個學期,很少有學生遲到.早退。勞動.清掃,她揮汗如雨幹在前面,堅持到最後;要求學生按時完成作業,她首先做到及時批改每一份作業和試卷。下午放學時考完試,為保證第二天早上把卷子發給學生及時反饋,連夜批改,經常工作到深夜。學生接到批完的試卷,驚訝之餘更感動,還有哪一個不去認真訂正呢?正因如此,多年來,她所帶班級的英語成績,無論優秀率.平均分.還是及格率,都名列前茅;2013年2月宋丹等三位學生參加全國青少年英語口語大賽,獲得省級三等獎。

  六. 用求實鑽研的養料去滋養明日的果實

  面對多元文化和社會對教育的衝擊,面對學生日趨複雜的思想和多樣的心理,緊靠對學生的關愛.緊靠時間和汗水的付出,是難以為繼的。她深深地懂得,良好的師德體現在對學生的關愛,對事業的奉獻,更體現在教師專業化發展上。鑽研教材,研究學情,提高業務水平,是她從教以來不懈的追求。人們都說:若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有一桶水,而她卻力求教會學生挖水。為此,她從未間斷過自我學習,自我充電,自我加壓,並珍惜每一個外出學習.聽課的機會。多次在國家級.省級報刊上發表論文。

  人生的意義在於奮鬥,回首來時路,自己灑下的不僅有汗水還有淚水,她一路走來,一路收穫。所任班級多次被評為市級”先進班集體”, 她被評為”學生滿意教師”,連續三屆被評為”骨幹教師”,2013年9月被評為滕州市優秀教師,20xx年9月被評為滕州市十佳班主任。在今後的歷程中,她將繼續用執著與熱愛續寫人生的追求,用拼搏和實幹使事業上更上一層樓。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