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業財務管理論文

  家族式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的選擇主要通過基於其組織結構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篇一

  家族企業財務管理研究

  【摘 要】現有家族式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的選擇主要通過基於其組織結構的。企業的組織結構是指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組合形式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的一種模式,它是一個企業最主要的框架,財務管理模式只有和企業的組織結構相適應,才能使企業良好的發展。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模式

  一、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

  選擇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的家族式企業一般來說屬於小型企業,其企業內部的由若干垂直生產管理部門組成,每個部門都由企業高層領導直接控制,財務管理的最高許可權仍是企業的高層領導,有最高的主管協調控制,小型家族式企業選擇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主要是因為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具有財務決策權集中、投資決策權集中、生產經營活動控制權集中的特點,財務管理可以獲得直接的人、財、物狀況,有利於統一指揮和安排財務政策,進行資金的集中管理,合理的進行投資決策,減小風險,降低行政管理成本。企業的上級可以對下級部門進行有效的控制,有利於企業集團利益最大化,有利於企業的戰略決策可以始終如一的貫徹和執行,降低整個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但不利於下級部門部門創新能力和積極性的發揮,同時也加大了財務管理資訊獲取的難度,資訊傳遞速率較慢,企業的應激性較弱,決策風險分散能力差、決策風險較高。

  二、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

  選擇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的家族式企業一般屬於中型企業,它是有多個職能單一且相對獨立的分廠組成的企業,該類家族式企業主要集中於玩具、電子服裝等分步生產型企業,它主要靠各個分廠的資訊流、現金流以及物流來形成整個企業的生產網路。

  中型的家族式企業選擇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主要是因為,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對應著控股公司型結構,每個分廠或者子公司具有的獨立法人資格使得分廠或子公司在行使其權利時不必考慮企業主,即母公司的諸多束縛,只需要子公司自己對自己的決策進行控制就進行運營活動,僅靠這一種互惠互利的寫作契約聯絡在一起。因此,分權式最大的特點就是決策快捷,財務管理也多為獨立核算,關鍵點控制的方式進行,易於捕捉商業機會,從而減少資訊傳遞到母公司的相關成本,極大的分散了企業融資、政策等各種風險,但容易出現企業內部財務目標不一致,各個部門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而和企業整體的目標背道而馳,或者某一環節單獨的缺失也會影響其他關聯企業,同時,分散的財務配置使得企業整體競爭力有所降低,加大了決策風險。

  三、家族式企業的優勢

  家族式經濟作為人類初始就出現的企業形式延續至今,與其自身獨有的優勢密不可分,作為現今經濟增長得重要組成部分,家族式企業必須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對家族式企業優勢分析必不可少,在後續研究中也將作為家族式企業獨特的制勝法寶得以保留、延續和發展。

  第一,作為家長制沿襲下來的家族式企業,在其決策和執行的過程中,就體現著決策及時、反應迅速、執行力強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一優勢表明,在組織結構方面,原有的家族式企業自上到下的單線管理方式具有當時家族式企業發展環境的適用性,這樣才是家族式企業發展至今。雖然現今的家族式企業己經顯露出了企業層級的縱向和橫向的擴張趨勢,但作為經多數百年來時間檢驗和經濟沖刷而沿襲至今的決策和執行方式肯定有借鑑之處,因此,在家族式企業組織方式的構建過程中,仍需堅持決策及時、反應迅速、執行能力強的優點,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效的規劃和調整,才能將這一優勢延續下去。

  第二,家族式企業融資起步於家族內部借款,這種融資形式負債低、風險低,從而使得家庭式企業在遵循穩健的經營思路的同時使在金融危機等不利環境下存活下來。2009年,家族式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平均18.9%,而非家族式企業為22.01,這表明家族式企業在資產負債率方面明顯優於非家族企業。這是家族式企業在其生命週期的前半階段最大的優勢,家族式企業起步較低,企業在開始階段也比較脆弱,家族式企業的原始融資有效的避免了負債籌資,家庭內部的融資足以保障企業資金鍊不斷裂,經濟收益穩步增長,因此,家族式企業起步階段的這一優勢要得到足夠的重視。

  第三,良好的成本控制是家族式企業的重要優勢,尤其是對非生產性成本的控制,例如公關招待費等開支的控制都較為嚴格。有調查顯示,家族式企業對非生產性開支的控制較嚴,2009年,家族式企業用於公關、招待的金額平均控制在銷售額的3%以內,而非家族式企業的公關、招待方面的平均金額超過了其銷售額的8%,這從側面反映了家族式企業具有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

  家族式企業的這一優勢和家族式企業現有的決策人員和財務管理人員是家族核心成員密不可分的,這樣的人員配備才會在家族式企業進行成本控制的時候處於理性經濟人的考慮,有效的減少投入,追逐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家族式企業的後續發展中,雖然人員的組織配備方式會發生改變,決策人員和財務管理人員可能趨向於家族外的專業人員,但保持家族式企業所有經濟主體向著同一個控制成本的方向不能改變,有效的保證所有經濟主體像家族成員一樣,這樣才能保證家族式企業這一優勢可以延續下去。

  四、家族式企業的成長障礙

  ***一***融合外部管理資源較為困難

  家族式企業創生於家族內部,起初的資金來源也來源於具有血緣關係的各個家族成員當中,由於這種血緣親情的關係,家族成員很容易達成利益最大化的共同目標,並且在企業人員安排上體現出人盡其才的部署,使得家族式企業能夠迅速成長,但隨著家族式企業的發展壯大,由於家族成員受知識、年齡、管理技能等方面的限制,能力和崗位己經不再適合,但由於最初的融資形式,家族式企業沒有辦法靠親屬離開現有崗位來吸引更為先進的管理資源,從而造成家庭式企業很難對企業外部的管理資源進行融合。

  ***二***融合外部資本與外延式擴張困難

  家族式企業的持續成長,還需要融合外部財務資本,而利用外部財務資本需要企業做好相應的制度準備,如進行股份制改造。但現有的家族企業利用外部財務資本的積極性不高。此外,藉助併購來實現外延式成長的家族企業比重還很低,2008-2009年間有兼併、重組其他企業經歷的家族企業只有94家,顯著低於非家族企業。家族企業對於利用外部資本和外延式成長的積極性總體不高,可能與企業主保持家族控制、穩健經營的觀念存在聯絡。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AA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