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燒雞怎麼做好吃的做法

  板栗燒雞營養豐富,又有一定療效。成品具有雞肉鮮滑、板栗香甜、汁濃醇厚、色澤紅亮、美觀大方的特點。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板慄燒雞的具體做法。

  製作板栗燒雞需要準備的食材

  • 主料
  • 三黃雞

    1只
  • 板栗

    250g
  • 輔料
  • 適量
  • 適量
  • 八角

    適量
  • 花椒

    適量
  • 適量
  • 生抽

    適量
  • 番茄醬

    適量
  • 冰糖

    適量
  • 雞精

    適量
  • 小蔥

    適量
  • 胡椒粉

    適量

  板栗燒雞的做法步驟

  1.三黃雞切成塊後涼水下鍋, 煮開後撈出洗淨控幹備用;

  2.鍋中放入適量的油, 下入焯過水的雞肉煸炒;

  3.將雞中的水分煸幹,表面微微發黃, 連同煸炒出來的油和雞肉一起盛出備用;

  4.剩餘些底油,下入薑片、花椒、八角油等煸炒;

  5.煸炒出香味後撈出放入調料鋼球中;

  6.煸炒過大料的油下入番茄醬一起翻炒;

  7.再加入適量的開水、生抽和冰糖一起煮開;

  8.下入煸炒過的雞肉***記得不要將油脂倒入***;

  9.再放入板栗和調味料鋼球,***如果湯汁沒有淹沒過原料可以適量加點開水***;

  10.大火燒開小火燜20分鐘後放入大蒜, 再依據個人口味加入鹽等調味;

  11.拿出調味料鋼球, 翻炒均勻, 大火收汁即可;

  12.盛入碗中, 擺上小蔥裝飾。

  板栗燒雞的食療作用

  雞肉性平、溫,味甘,入脾、胃經;可溫中益氣,補精添髓;用於治療虛勞瘦弱、中虛食少、洩瀉頭暈心悸、月經不調、產後乳少、消渴、水腫、小便數頻、遺精、耳聾耳鳴等。常吃雞肉炒菜花可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提高免疫力,防止感冒和壞血病。

  栗子味甘,性溫,入脾、胃、腎經;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主治脾胃虛弱、反胃、洩瀉、體虛腰痠腿軟、吐血、衄血、便血、金瘡、折傷腫痛、瘰癧腫毒。

  應用於腎虧引起的小便頻繁、腰腿無力:栗子30克,置火中煨熟吃,每天早晚各1次。

  栗子對人體的滋補功能,可與人蔘、黃芪、當歸等媲美,對腎虛有良好的療效,故又稱為“腎之果”,特別是老年腎虛、大便溏瀉者更為適宜,經常食用能強身愈病。

  板栗燒雞的食用禁忌

  1.板栗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之功效。但生食難以消化,熟食多量容易阻滯脾胃,故一次不宜進食過多。

  2.感冒發熱、內火偏旺、痰溼偏重之人、肥胖症、患有熱毒癤腫之人、高血壓、血脂偏高、膽囊炎、膽石症的人忌食。

  3.雞肉性溫,助火,肝陽上亢及口腔糜爛、面板癤腫、大便祕結者不宜食用。

  4.動脈硬化、冠心病和高血脂患者忌飲雞湯;感冒伴有頭痛、乏力、發熱的人忌食雞肉、雞湯。

  5.糖尿病人忌食;嬰幼兒、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患有風溼病的人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