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加強圖書館基礎業務建設

    論文關鍵詞:圖書館 基礎業務 建設
    論文摘要:圖書館是人類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場所和主要幫手,其作用不言而喻。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和知識的不斷更新,圖書館的運作模式也到了不得不變革的地步。只有加強圖書館的基礎業務,才能對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能力和作用,從而適應現今社會對圖書館的要求。本文就針對如何加強圖書館基礎業務建設展開討論,希望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啟發和幫助。 
  圖書館不僅與人類的歷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而且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關。它作為提供大家精神食糧和日常知識的重要場所之一,是我們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資訊發展和傳播十分迅速的今天,圖書館的發展也必須與時俱進,永遠作為我們精神文明建設的排頭兵。圖書館的基礎業務工作主要包括五大方面:採、編、閱、藏和管。我們只有把圖書館的基礎業務搞好了,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提高服務質量,發展圖書館的情報事業,讓圖書館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完成它應有的使命。下面就針對如何加強圖書館基礎業務建設進行詳細的討論。 
   
  1 圖書館基礎業務中“採”的建設 
  圖書館基礎業務中的“採”主要是指圖書館的採訪工作。採訪是整個圖書流程的起點,也是關鍵所在。只有高效率、高質量的圖書採訪,才能做到顧全整個圖書館的大局,統籌安排,達到經費和資源的合理配置,決定整個館藏量的多少和圖書質量的好壞。 
  在圖書館基礎業務“採”的建設中,必須要有獨立的部門來專門進行採訪工作,這也是建設的先決條件。只有擁有了獨立的採訪部門,才能有效的開展采訪工作。例如,有些圖書館在分工上並沒有十分明確。許多工作人員同時兼顧採訪、編目還有借閱等工作;由於分身乏術,他們在開展采訪工作時往往採取集約採訪模式,集中一段時間,讓工作人員去到一些書店和書庫進行選書。這樣的模式雖然能夠很快的完成這項工作,但是效果卻不盡理想。如果我們擁有了獨立的採訪部門,那麼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在沒有采訪任務的時候,對館藏的總體結構、發展方向、乃至採訪方式等方面進行深入的調查,同時對館配商進行考察,提出科學規範且適合本館需求的技術要求,在真正開展采訪工作的時候,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提升圖書館的採訪業務。 
  此外,在採訪模式上也要有所豐富。瀏覽書庫、參加一些大型的書展、圖書訂貨會、參加一些比較好的出版社所舉辦的樣書展銷會、讓這些著名的出版社本館舉行書展這樣都是比較好的採訪模式;除此之外,圖書館是服務型行業,以人為本是我們工作的原則和重要依據。因此在採訪模式上,我們可以根據從讀者那裡收集來圖書推薦表和徵集到的意見來制定採訪計劃。同時還可以在網上搭建一個平臺,讓圖書供應商、圖書館和讀者之間建立起聯絡,提高採訪的質量和效率。 
   
  2 圖書館基礎業務中“編”的建設 
  文獻編目是圖書館另外一項基礎業務,編目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讀者服務的效果。在編目這項建設當中,主要有兩種改進辦法: 
  第一種,也是現在普遍採用的一種:計算機目錄。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他們的應用也延伸到了圖書館的編目工作當中。它主要是對未經編目的圖,按照本館的編目規則和方法,對文獻進行編目的活動過程。通過這樣的方法,記錄某一空間、時間、學科或者主題範圍內的文獻,使得他們按一定的順序排列,有助於文獻的檢索。 
  第二種,則是編目外包,也是以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具體是指,圖書館將編目這項任務交由為圖書館提供圖書的書商來完成,由他們自己製作所提供圖書的書目。包括:貼條形碼、蓋館藏章、貼磁條、列印圖書標籤、貼圖書標籤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圖書館在不影響自身基本服務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外部企業資源和管理的高效性,同時又可以集中館內大部分人力去完成以讀者為中心的各項服務工作。 
  但是,由於書商和圖書館之間很難建立一個完全統一的編目標準,使得編目外包業務存在書商與圖書館之間的矛盾,且各個書商之間也無法達到協調和統一,使得編目外包業務發展緩慢。在這樣的環境下,許多圖書館為我們開發出了另外一條路:聯合編目,具體來說就是圖書館與書商進行資料共享,讓書商充分了解到圖書館的館藏特點和規則,從而設計合理的圖書分類法則,製作出符合圖書館特點的編目,保證資料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