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資訊科技在旅遊文化課堂的有效應用論文

  在企業、學校和其它組織中,資訊科技體系結構是一個為達成戰略目標而採用和發展資訊科技的綜合結構。它包括管理和技術的成分。其管理成分包括使命、職能與資訊需求、系統配置和資訊流程;技術成分包括用於實現管理體系結構的資訊科技標準、規則等。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資訊科技在旅遊文化課堂的有效應用相關論文。文章僅供參考閱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淺談資訊科技在旅遊文化課堂的有效應用全文如下:
 

  隨著資訊科技發展的不斷深入,當下的課堂教學出現了白板教學、網路教學、翻轉課堂等新型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改變了以往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資訊時代的到來,使得多媒體教學在日常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一改往日只由教師在三尺講臺上運用個體的聲情並茂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中的直觀性,使學生容易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了學習效率,優化了課堂教學質量。它有利於學生主動發現、積極探索知識,還有利於發展聯想思維和建立新舊知識及各類知識之間的網狀聯絡。因此,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課堂上,如何把資訊科技與旅遊文化課程內容相結合,打造出高效率的課堂,充分對資訊科技的有效應用,成為當下旅遊文化課程值得探究的話題。

  1.採用資訊科技進行匯入,為課堂點"睛"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同理,一堂課的效率高低也在於開端處是否能完全引起學生對課堂的關注度。要想引起學生對課堂的關注度,首先教師的匯入設計是關鍵。在旅遊文化課堂上,多媒體技術採用圖音結合的教學方法具有新穎性、趣味性和多樣性,能吸引學生的眼球,也可以巧設懸念,更能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好奇心,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在學習《漢族民俗風情》一課時,利用多媒體播放我國漢族傳統節日歡慶盛況圖片,色彩斑斕的影音圖片,立刻把學生的目光集聚到熒屏上。接著教師在螢幕上提出問題:請同學們一起來猜一猜圖片上的精彩畫面是哪個民族過的節日呀?以圖片展示來提出問題給學生的心理設下懸念,讓同學們在課堂上各執己見,暢所欲言,活躍了課堂氣氛,為課堂的"眼"點上了"睛",從而營造出學生願學、樂學的課堂氛圍。

  2.多角度運用資訊科技,增強旅遊文化學科可信度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旅遊文化中涉及的旅遊資源、文化演變的形態,也不斷更新。一直以來,許多人包括我們的一部分學生總認為旅遊文化只是在"紙上談兵",均是些過時的東西,學生缺乏真實的感受,沒什麼學習的必要,學生主動學習的意願較低。而引入多媒體技術教學以後,我們可以把一些新聞報道、紀錄片以及反映實際的圖片、資料、視訊片斷與旅遊文化課有機地結合起來,用事實說話,實現了超時空的資訊再現,從而大大提高了旅遊文化與時俱進的程度。

  例如,當我們在學習《認識旅遊》一課時,在講到旅遊業發展前景時,學生對於書本上知識只是粗糙認知一下便放下了,總感覺離自己的職業發展相距很遠,提不起學習的動力。當通過網路媒體收集到的資訊與圖片運多幻燈片等方式來展示一些影音影象,切入一些當前旅遊動態發展的圖表資料,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自信心又提了上來,對課堂的參與度也會隨之提升。因此,旅遊文化課程的學習離不開資訊科技的運用,教師要日常備課與教學過程中需從網路等媒體上收集大量的現實動態資訊,通過資訊科技的運用來輔助教學,大大增強旅遊文化課的可信度及給學生學習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3.運用資訊科技教學,優化課堂結構

  當下,僅憑教師"一張嘴、一支粉筆、一本書"的傳統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尤其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旅遊文化學科涵蓋的知識面比較廣,從民俗風情到園林與建築、宗教文化等方面都涉及。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時,對一些課堂上較難表達的歷史知識、基本概念和文化特色等,可以分專題到有關網站上查詢相關資料,蒐集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圖、文、聲、像材料,然後製作成多媒體課件來組織課堂教學。節省了很多板書的內容,同時也為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

  這種多媒體課件不僅能將大量的資料呈現給學生,大大拓寬學生的視野,而且在說明行業發展動態、概念及文化特色實時材料集中,簡明準確,省時省力,從而達到大容量、高密度、快節奏的現代課堂教學要求,做到內容精簡、分析精闢、語言精練,使得課堂教學節奏明快緊湊。用多媒體資訊科技能化虛為實,化繁為簡,使旅遊文化的時空性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便於學生理解。從而優化了課堂結構,提升了旅遊文化課堂教學的效率。

  4.運用資訊科技教學,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多媒體教學技術的互動性是獨一無二的,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情及授課的內容通過翻轉課堂的方式讓學生依據教師所列的知識問題點進行先學習,並輔之以有效的獎懲機制,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迴歸學習的主體地位。傳統的旅遊文化課堂中,只能依賴一本精而又精、簡而又簡的教科書,再由教師單一的在課堂上讓學生畫畫記記,完全不可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運用資訊科技能提供直觀形象和生動逼真的動態影象,伴隨著影象的閃動、變化,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又能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啟用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其集圖、文、聲、像、動畫於一體,資料翔實,線索清晰,操作簡便等特點,有著傳統教學手段所不具備的優勢。再者由教師在課堂上通過提問或讓學生答題的方式來檢驗學生去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的方式也會促使學生主動地將頭腦中已形成的認識與新知識加以對比、分析、判斷和重組,形成新的知識體系,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進而從中獲得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體。

  在旅遊文化的課堂上,有效地運用資訊科技融入課堂,能為課堂的匯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也可以為學生學習旅遊文化增添信心,還可以起到優化課堂的結構,為建立高效率的課堂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還能利用翻轉課堂的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真正地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