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裝飾設計作業手繪草圖

  室內設計藝術是與生產實踐密切相關的藝術門類,並且室內設計專業的教學條件、課程設定等方面因素的影響,與在社會中實際應用專業性設計有很大的差異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和室內設計教育模式中的探索及模式研究。

  









  室內設計教育模式中的探索

  ***一***室內設計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我們知道,作為一個合格的室內設計師來說,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因此對於室內設計人才的培養,要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重中之重。對一套設計方案而言沒有創造構思的設計是沒有靈魂的。在教學中我們要重點訓練學生,使學生養成勤思考的良好習慣,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對設計方案的成敗有決定性的意義。

  實用性和審美性完美結合的成品,正是創造性思維的成果。只有對傳統方式的顛覆,打破常規的設計慣例,才可以設計出更適合當下生活方式、改變使用者生活行為方式的產品。這不僅是在設計一個作品,而是在設計拓展新的行為方式。這也是室內設計師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物質生活、精神生活要求的不斷提高,促進了室內設計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暴露出室內設計專業教育的不足。社會對室內設計人才的大量需求與高校教育模式之間形成了激烈的矛盾。

  同時由於市場龐大,設計師缺乏,現有的優秀設計師在各個專案中疲幹奔命,導致設計質量難以保證,並且缺乏創新,抄襲之風盛行,設計水平難以提高。這一系列的現象嚴重阻礙了室內設計的健康發展,因此作為室內設計專業教師,應提高白身的業務能力並對社會需求明瞭於心,通過努力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合格專業人才,滿足室內設計行業的需求。

  ***二***加強學生自身的知識、經驗積累。

  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由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過程中,學生擁有的知識和經驗起了重要作用。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離不開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只有大量的資訊並對其進行加工才能擁有助於現實思維的跨越。室內設計涉及的知識面很廣,既有文化知識又有專業知識、既有專業技能又有實踐經驗、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拓寬視野,改變僅僅依靠課堂獲取知識的現狀,鼓勵學生通過參與學校的選修課程課外閱讀及網路獲取知識、更新知識,積極參加工程實踐,積累實踐經驗。

  室內設計教學模式研究

  一、教學模式的探索

  以實踐為導向的職業課程模式更加註重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自我評價,採用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組織形式。打破以講授式為主要的教學模式,由於課程的整合,有些課程由於受到知識邏輯性的影響,需要走出課堂,直接到市場中去學習,改變以前的教學模式。

  以室內設計方向的一門課程“裝飾材料與施工工藝”為例,現有的教學模式是將此課程的教學安排貫穿於整個學期,教學方式採取理論與市場調研相結合,理論課佔了2/3以上,而市場調研佔了很少的一部分,這種先理論後實踐的教學方式在某種程度上並不適合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理性東西過多,而感性認識不足。

  而現在,可以讓學生先進行為期一到兩週的市場調研,採集樣本,根據實踐中察、聽、問、摸,對所學材料課有個大概的感觀上的認識,寫出一套相關的市場調研報告;從報告中掌握學生對新知識的瞭解程度、認知度、難點。然後根據與學生的交流和市場調研報告,有針對性地進行理論授課,這樣學生便可把市場調研中的種種問題帶到課堂,有針對性地提問和聽講,解決自己的難點和疑問。

  教師在課堂上解決前期市場調研中的問題再授新課,在此期間學生又會出現一些不懂或是不理解的知識,通過這段時間的理論學習,把問題再帶到實際中,進一步地進行市場調研、考察,這樣反覆實踐→理論→再實踐→再理論,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對知識點的掌握也會有意識的取捨,會更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這只是對其中的一門的專業課進行了重新的整合,對於其他的專業課的設計都可以以“能力為本位”進行課程的調整,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培養有實際技能的畢業生。

  二、實驗室訓基地的建立以及實習模式的探索

  在職業院校中,實訓場所的建立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可以和企業聯合辦學對職業院校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在當前的形勢下,裝飾裝潢公司接受所有的學生實習和實訓是不現實的,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建立自己的實訓基地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建立實訓基地,學生可以直接參與到實際的操作中,從設計方案策劃,到設計的實施過程有一個完整的實踐經歷。

  這樣,學生畢業以後,可以直接參與市場競爭,而不再需要用人單位的再培訓,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另外,學校可以採用“專案引入制”的模式,讓任課老師承擔一些社會上的專案,將這一專案引入到教學中,帶領學生進行實際的操作。這樣,一方面加強了“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另一方面加強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雙贏的結果。經過3年的學習,學生可直接進入公司工作,這樣既解決了社會對有用人才的需求,又解決了學校的就業率問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