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課教案

  中學生入學適應問題作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課,有助於新生儘快熟悉中學生活,縮短適應期,減少因適應不良引起的心理問題,有什麼呢?下面和小編去看看吧!

  :

  第一課時 青春期的生理髮展特點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點,從而做好心理準備,順利度過人生髮展的黃金時期,為將來的事業發展、知識儲備形成健康心態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過程:

  活動一:回顧自己及周圍同學、朋友、兄弟姐妹若干年來的變化,並試圖瞭解產生該變化的原因。

  學生給出的調查結論可能有:身高增加了,體重增加了,喉結有了,長了小鬍子,變聲了……

  在學生調查的基礎上引出青春期的概念,並探究青春期的生理特點。

  活動二:歸納總結青春期的年齡階段:12-23歲。

  活動三:歸納總結青春期的生理特點:

  1、身高體重迅速增加。原因:神經系統調節內分泌,分泌大量的生長激素,促使骨骼尤其是下肢骨細胞分裂生長速度加快,同時骨骼、肌肉、內臟器官的重量增加,故身高體重迅速增加。

  2、心輸出量、肺活量、腦容量增大。

  3、性器官迅速發育:女:月經;男:遺精。

  4、第二性徵出現。它的出現是靠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

  男:喉結突起,嗓音變粗,發音低氣,固聲帶長而寬,出現小鬍鬚,陰毛、腋毛相繼出現。

  女:嗓音高而尖,聲帶比男孩長,乳腺發育,骨盆寬大臂部增寬變圓。

  小結:青春期是生理髮育突飛猛進的階段,是性成熟期,是決定一生的體質、心理和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對於身體上的變化,我們不要大驚小怪,在思想上要充分準備,迎接人生的這個重要階段

  第二課時 青春期的心理變化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變化特點,並對照自身的心理髮育階段,做到有的放矢地加以說明,使學生能順利地度過人生心理髮育這一黃金時期。

  教學過程:

  活動一:引導學生回顧青春期的生理變化,進而引導學生回顧自身的心理髮展過程,是否發現自己這幾年有了很大的變化。

  學生七嘴八舌,經充分思慮後,說出自己的心理變化及感受,教師適時地加以小結。如:自己和父母之間不再像以前那樣融洽了,頂撞父母的事逐漸多了,不少人在這裡開始寫日記,對《日記》傾訴自己的感受,他們不允許任何人接近自己的日記。

  活動二:引導學生分析產生這些變化的原因,學生分組討論後,每組派代表發表各自的意見後,教師及時小結。

  1、少年朋友在身高上迅速接近成人,學校、家庭和社會向他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們自己意識到不是小孩,於是要求父母用對待成人的態度來對待他們,而這種成人感,其實只是他們對自身的一種成熟的看法,而做父母的此時最擔心的也正是孩子這種貌似成熟實則不成熟的現象,父母還會象對待孩子一樣地對待這些小大人,這樣,兩代人之間難免要產生分歧。

  2、孩子成人感的產生會導致孩子對父母的離心力增強,他們要求在處理事情時處於與父母同等的地位,要求更大的生活空間,孩子要按自己的意見行事。其實,孩子有自己獨立的見解,並敢於堅持,這意味著他們在走向成熟。

  3、自我意識在青春期這一階段裡飛躍發展,這是由於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的迅猛變化。

  第三課時 為什麼少年愛看愛情小說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青少年愛看愛情小說的原因,討論愛情小說對青少年的影響以及如何對待愛情小說,引導學生端正態度,消除消極影響。

  教學過程:

  活動一:以一個學生的例項----“瓊瑤迷”為例,引導學生討論得出少年愛看愛情小說的原因。

  原因一:青春期是充滿幻想希望,充滿愛的時期,但現實卻是枯燥平淡的,朦朧的初中生漫無目標的愛往往受到壓抑,愛情小說是他們尋求感情寄託的好去處。

  原因二:青春期是一個渴望理解的時期,渴望理解別人,渴望被別人理解,渴望理解人生,渴望理解生命,但在現實世界中卻很難得到滿足,而成人則對少年的性渴望,要麼粗心地忽視了,要麼冷漠地加以禁錮,要麼粗暴地加以制止。少年難在成人世界中得到理解,於是轉向在小說中尋找感情滋潤。

  原因三:在小說中尋找自我,他們希望和小說中的人物相互映照,逐漸形成自己對愛情的穩定看法,找到合適自己的愛情位置。

  活動二:引導學生如何選擇地閱讀有關愛情的書刊,先詢問學生課外書的主要來源,教師根據學生的講述,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看一些有益的、高尚的書刊,要堅決杜絕下流淫穢的書籍。學生在必要的時候要請求老師或父母幫助。

  活動三:引導學生千萬注意:不要沉迷於愛情小說而荒廢了學習引導學生千萬注意:在人的生命旅程中,愛情決非生命的全部內容,家庭與社會都期盼你,家庭與社會都看你快快長大,去探索人生與自然的更多奧祕。

  活動四:互相幫助

  第四課時 青春期性心理特點

  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特點、怎樣正確對待性心理的萌動,從而

  健康正確地走過人生旅途中的“花季”。

  教學過程:

  活動一:結合自身青春期變化及其從其他渠道獲得的知識,瞭解青春期生理上的最顯著特徵,***性器官發育,第二性徵出現***

  活動二: 1、學生結合性器官發育,談談自己在心理方面的感受。

  2、師生一起總結***四個階段******閉鎖性占主導地位***

  第一階段 ---- 性***心理***意識朦朧階段,此時是一種本能感覺,開始注意男女之間的差異,兩小無猜的單純消失了,與同性夥伴來往多起來,對異性則採取疏遠的態度,出現“三八線”出現男女陣營,男孩成高傲的小公雞,女孩表現為羞澀,他們對異性有一種神祕的新奇感,表面疏遠,心中不斷比較,評估差異性,滋長對異性的好感。

  第二階段----牛犢的意識階段,更加註意兩性之間的特殊感情和關係,尤其是對成年異性產生朦朧的愛戀,女意父,男意母***好奇心占主導地位***。

  第三階段----主動接近異性階段***青春期******性心理大門終於開啟***

  身心逐步走向成熟,年輕人對異性的追求也由內心的嚮往逐漸轉化為外在的行動。常以各種方式主動接近異性,並希望得到對方積極的反應。表現:注意自身在異性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打扮儀表體型美,愛照鏡子,為缺魅力而苦惱,羨慕成年男女,嫉妒周圍的青年,男女的交往對所喜歡的異性開始留意觀察,積極交往。

  第三階段----心理成熟階段。隨著知識增多,青年男女逐步形成自己的性道德觀和戀愛觀,開始思考戀愛,婚姻家庭等問題。

  活動三:討論如何對待性心理的萌動?有強烈的性騷動該怎麼辦呢?

  1、瞭解性生理、性心理的知識,懂得性生理和性心理髮展的必然性,減少好奇心。

  2、培養自我控制能力,將注意力從對性的關注轉移到其它有益活動上,如遠走、踏青閱讀、交友、鑽研課本,避免不良刺激,如淫書,淫畫等感到刺激。

  教後記:青春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變化,使少男少女的感情世界經歷大起大落的鉅變,充滿了希望、驚喜和平安。走過這一人生旅程的人,當他回顧的時候,總留戀這一花季。

  第五課時 初潮的心理特性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學習生理知識的基礎上,知道初潮是怎樣來臨的月經期內應注意哪些方面的生理衛生知識及心理衛生知識。

  教學過程:

  活動一:先在班級進行調查,女生中來月經的比例是多少,在第一次來月經時你的感受如何?從而引入初潮的話題。

  女孩第一次來月經叫初潮,意味著青春期的開始,有的國家各民族甚至還要舉行盛大的慶祝儀式,如日本吃紅豆飯,非洲許多部落中要舉行隆重的慶祝儀式。

  活動二:教師先引導學生回顧生理衛生知識中月經的形成及大概過程,再詳細分析初潮的形成。

  胎兒期:原始卵泡***數萬個***

  青春期:開始成熟,成熟卵泡***每月成熟一個***

  成熟卵泡開始旺盛地分泌激素,在其作用下,子宮內膜漸漸增厚,卵子成熟後,從卵泡中分離出來,叫排卵,排卵後卵巢又分泌一種黃體孕激素,如果卵子未受精,黃體孕激素減少,子宮內膜開始萎縮破裂、脫落,內膜上大量的毛細血管在內膜脫落時破裂而少量出血,血和內膜碎片從陰道排出這就是月經。它標誌著女性卵巢功能開始成熟,因營養、精神狀態、體質、遺傳環境因素的影響年齡會有所不同。

  前後兩次月經之間間隔時間叫月經週期,一般為28天,最長30-34天,最短21天,每次大約3-7天干淨,經血呈暗紅色,初潮後又能出現一些不規律的現象,這屬於正常現象。

  活動三、引導學生注意初潮的心理衛生及心理調節。

  初潮心理特點:情緒波動較大,易怒,心神不定,煩躁不安,對周圍的人要求過高,極易與人發生爭吵。

  教後記:月經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現象,如何度過這一時期是每人都必須面對的,故應多交流探討,做到發現問題、處理問題於未然

  第六課時 早戀現象透視

  教學目標:

  瞭解早戀現象的實質危害性及怎樣正確處理早戀現象。

  教學過程:

  活動一:學生舉例說出“早戀”現象,講述自己對異性的感覺,“早戀”是單純、幼稚的非理智的,“早戀”的人是不懂得責任的,不懂得透過情愛的面紗客觀地評價自己所愛的人的個性品質,不懂得愛情是要有附加的,愛情以外的天空依然是廣闊的、美好的。

  活動二:討論早戀具有極大的危害性。

  1、早戀嚴重影響正常學習。

  2、早戀增加了父母的思想包袱和精神負擔,影響家庭關係和諧。

  3、會使青少年縮小社會範圍,因為愛有排他性,專注性。

  4、少年心理髮展很不成熟,加上外界的壓力,早戀多半是不成功的,而失敗給雙方帶來嚴重創傷,處理不好對以後的婚戀產生消極作用,甚至有的少男少女,因此輕生或者終生不再婚嫁。

  活動三:討論怎樣正確處理早戀。

  1、當收到異性有求愛信時,要拒絕但要有策略,不要侮辱挖苦,傷害對方自尊心,不要張揚,能自己處理就自己處理,不能自己處理的交由老師和家長處理,要原諒對方魯莽之舉,大可不必因此而拒絕同任何異性來往。

  2、正在早戀的,要理智地告訴自己,讓童心再次駐留心間,把對異性的美好的感覺珍藏在心底,讓友誼長存,同時加強男女不同的正常交往,擴大興趣。

  活動四:

  思考:

  1、 什麼是友誼?

  2、 什麼是愛情?

  3、 如何正確區分兩者之間的區別及從友誼發展到早戀的大致過程?

  活動五:

  在思考的基礎上,能加強友誼、杜絕早戀。

  第七課時 怎樣劃分友誼與早戀的界線

  教學目標:

  讓學生理解什麼是友誼,什麼是愛情,如何正確區分兩者之間的區別及從友誼發展到早戀的大致過程。

  在此基礎上,能加強友誼、杜絕早戀。

  教學過程:

  活動一:以一個班長、學生會幹部、優秀團員過早涉足“愛河”的事例,引導學生討論什麼是愛情,什麼是友情,兩者之間的細微區別。

  活動二:引導學生認識到從友誼發展到愛情有個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從而使他們如何能控制好自己的行為,不把友誼發展到愛情。

  1、一般的愛慕階段

  流露出對異性的好感,有了一種朦朧而且隱蔽的異性愛慕心理。

  2、早戀的情感階段

  對異性的愛慕之情,開始慢慢聚集到一個異性身上,對異性的疏遠僅僅是為了掩飾對異性的那份情感。

  3、早戀的行為階段

  此時已不滿足於對異性暗暗的愛慕,由地下轉入地上,公開遞紙條寫情書,如果雙方有意則發展成為出雙入對,朋友圈子越來越小,只喜歡兩個人單獨相處,紀律鬆懈,甚至性格都開始變化。

  活動三:引導學生討論得出,友誼與早戀有區別,但並非有鴻溝,一般的愛慕和早熟的情感都應算是友誼,而有早戀的行為則是不折不扣的早戀了。

  活動四:提出希望:

  願青少年朋友能慧眼區分早戀與友誼,順利度過青春花季!

  活動五:“一幫一”活動

  第八課時 少年自戀心理淺析

  教學目標:讓學生理解自戀現象及自戀原因和解決辦法

  教學過程:

  活動一:以古希臘神話中的美少年自戀事故引入,學生討論提出自己對自己的欣賞,師生一起剖析是否屬自然現象,青春期身體發育進入高峰期,第二特徵出現,引起心理上的關注,這時期少男少女對自己身體的瞭解體會與欣賞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但這種反應在某些人身上出現----性心理歧變----自戀現象。

  活動二:剖析自戀的原因

  1、自戀是性驅力的一種不合理的釋放方式,在青少年中尤為多見,指個體在欣賞自己時產生強烈的性衝動,同時伴有強烈的情緒體驗。通過性幻想來獲取性快感,真正的自戀是排異性,興趣完全集中於自身。

  2、原因是由於強烈的社會原因而造成,如嚴重的性禁錮、與異性交往的心理創傷等,性格都比較內向,自我封閉性很強,缺乏自信心,生活空間狹窄,根本原因在於自己不健全的人格上。

  活動三:討論解決的辦法

  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形成開朗堅強的性格,才會避免陷入性心理歧變。

  第九課時 怎樣克服單戀

  教學目的:引導學生分析產生單戀的原因及如何才能避免單戀,並從

  單戀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教學過程:

  活動一:以宋朝詞人聶勝瓊的詞勾勒出飽受單戀之苦的多情人的形象,讓學生知道什麼是單戀及如何區分單戀與戀愛。

  活動二:通過分析回顧知道產生單戀的原因

  中學生心理尚未成熟,那些性格內向、敏感,富於幻想、自卑的同學,他們有著火一般的熱情,但不善於交際,故比較容易在周圍的異性同學中尋覓自己的心中偶像,而且,心中偶像大都是熱情大方、活潑開朗、親切和藹、樂於助人的異性,而他們往往沒有勇氣與信心向對方挑明,故只好默默愛著對方。

  活動三:在分析原因的基礎,引導學生得出單戀的危害

  單戀猶如一劑慢性毒藥,侵蝕著年輕人的心靈,它使單戀者浪費寶貴的青春,而且常常造成心理上的失調,精神上的痛苦,往往在心靈上留下深深的創傷,甚至可導致學業荒廢,心理失常,情感失控等。

  活動四:讓學生先進行充分的討論,然後每組派代表答:

  如何才能避免單戀,從單戀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①樹立起正確的觀念,中學時代是人的一生學習的最佳時期,應當以學習為首要任務。

  ②不要跟隨感覺走,以免作出自縛。

  ③要學會激流勇退。

  ④要學會排遣心中鬱悶。

  ⑤要轉移喜愛物件。

  第十課時 怎樣正確對待自己的體型

  教學目的: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自己的體型及怎樣使自己有一個較滿意的體型。

  教學過程:

  活動一:學生說出自己在成長過程中,自己在體型方面出現的各種煩惱。

  體 驗:自卑

  活動二:說出人的體型的五種型別。

  高胖型、高瘦型、矮胖型、矮瘦型、運動勻稱型,其中運動勻稱型是最健美的體型。

  事實上,這幾種體型各有可愛之處,高有高的氣魄,矮有矮的韻致,胖有胖的神采,矮有矮的風度。

  體型只是美感的載體,只要自然、和諧,就是美。

  活動三:如何面對體型美

  外形受遺傳影響,美不僅指容貌美和體型美,真正的美出自人本身的氣質和修養、學識、人品等等各種內在美的品質。世上不少體貌不揚的偉人、名人。如果外形不好,則可在才智和勤奮上尋求補償。

  活動四:青春期關心體型美是正常的

  進入青春期後,男女體型差異變得越來越明顯,體型在相當程度上代表了性別角色的分化,對體型的關注,既有對身體發育是否正常的擔憂,也有對未來形象的憧憬,這種過於敏感的心理是青少年中常見的心理現象。

  活動五:思考:

  怎樣獲得自己較滿意的體型?

  ***取決於營養狀況和運動鍛鍊的狀況。***

  正確認識自己的體型,認識到內在的氣質修養比外表美更重要,不盲從社會風尚,從而做到“以健為美”,重心靈美。

  第十一課時 男女兩性的智力特點

  教學目的:引導學生認識到男、女在不同發育階段的智力差異及產生這些差異的原因

  教學過程:

  活動一:學生以自身的實際情況,來談談在小學與初中階段班級、年級及自己的成績與分佈情況***男生、女生***。

  活動二:引導學生自己說說什麼是智力,智力包括哪些方面。

  總結:

  智力包括記憶、思維、感知、語言等諸多方面。男、女兩性的智力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一定的差異,如女性的語言能力勝過男性,而男性在立意新奇,運用抽象名詞上比較更勝一籌,女性偏向於形象思維,而男性偏向於邏輯思維。

  活動三:先調查學生,讓說產生男女兩性智力差異的心理及生理原因:

  1、心理原因:女性的語言能力比男性發展得早,故使女性在學齡學期具有壓倒男性的優勢,因最早的學校學習集中在語言能力、符號識記方面,而這正是女性的優勢所在。隨著年齡的增長,學校學習的內容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方面轉化,而這時的智力測驗內容多集中於這一方面,而男性智力優勢恰好反映在這一方面。許多女孩在學習內容發生轉變時,未能及時轉變以前那種形象思維的方式,從而導致成績不佳。

  2、生理原因:男性y染色體比X染色體要短,所攜帶的基因數也大大少於X染色體,故患遺傳病的男性絕對多於女性,使男性智力低下者大大超過了女性,男性的智力又使他們在後期的學校學習中蓋過了女性。

  活動四:討論

  影響智力發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原因:

  1、父母對男孩、女孩的不同期望。

  2、社會對男女形成的一套刻板印象。

  3、個人的意志努力。

  活動五:講故事***教師激勵學生,個人努力的沒有性別差異!***

  第十二課時 把握與異性同學交往的分寸

  教學目的:引導學生認識到如何把握與異性同學交往的分寸,使同學之間的友誼天長地久。

  教學過程:

  活動一:教師詢問學生:

  你們平常與異性同學交往得多嗎?有沒有碰到過引起別人誤會的時候?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適時指出:異性同學間交往次數多些、時間長些、周圍的人就會認為不正常,甚至飛短流長,這是正常的。

  活動二:是什麼原因導致上述現象發生的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

  1、是封建思想殘餘的作用。

  2、是青春期發育時對異性交往的敏感和排斥心理以及猜忌心理的作用,是出於少年特殊好奇心理。

  活動三:教師引導學生如何對待周圍的誤會。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強調:

  ① 友誼要真誠。

  ②只要沒有摻雜雜質,對周圍的冷眼猜疑,可不屑一顧。③要用理智控制感情,把握分寸,防止逆反心理破壞純真的友誼。

  活動四:如何與異性同學處理好關係呢?

  1、要注意培養自身的現代意識和氣質,積極參與男女同學間的廣泛接觸和感情交流,主動友好相處。

  2、異性交往接觸時,不要將性別作為能否接觸的前提,多參加集體活動,增進了解,加深友誼。

  3、男女同學交往應注意男女有別,不失禮儀不盡情放肆。

  4、自尊自愛,不說粗話髒話等。

  5、交往時,言詞舉止要得體,否則易產生誤會。

  6、莊重正派,不虛偽、不造作、不小心眼、不粗魯放縱。

  第十三課時 怎樣治療青春期厭食症

  教學目的:

  引導學生認識到青春期厭食症的現象及危害。

  教學過程:

  活動一:教師以例項,引導學生認識青春期厭食症的現象及危害。

  青春期厭食症也稱神經性厭食症,它多發生於13-28歲之間的青春期女性身上。

  具體表現:拒絕進食,長時間未進食也不覺得餓,精神萎靡不振,整天昏昏欲睡,漸瘦至月經完全中斷,伴隨身體虛弱及其他身心疾病,整個發病過程大致可分2個階段。

  開始時,對食物不感興趣,見到食物就煩躁,沒胃口,勉強能吃些愛吃的零食;

  後期,則會對食物產生神經性的嘔吐反應。

  活動二:引導學生分析產生青春期厭食症的原因

  1、當今的社會風尚的“苗條為美”。

  2、青春期身高體重顯著增加。

  3、青春期女性偏食挑食,導致體態豐腴,但追求時尚,又不堪忍受鍛鍊之苦,而導致此症發生。

  4、青春期少女往往有一種錯誤的胖瘦感覺。

  活動三:引導學生分析如何克服與治療這種疾病。

  1、首先應樹立正確的審美觀,真正地接納自己,認識自己的價值。

  2、個人的理想自我主要是受社會風尚的影響,由公認的審美標準決定,我們應順應潮流,又不能為它左右。理想自我的塑造應當以真實自我為基礎,結合實際,決不能捨本逐末,脫離現實。

  3、瞭解青春期的發育特點,明確發胖的原因也至關重要。

  4、增強體育鍛煉,加快脂肪消耗,這是值得提倡的減肥方法之一。

  5、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6、培養廣泛的興趣,參加有益活動,轉移注意力,減少對自己身材關注,達到預防與治療青春期厭食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