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堂情感教育研究論文

  教學過程是認知和情感培育過程的統一。從情感教育的內涵入手,結合教學實踐,就情感教學如何融入到初中英語課堂的問題做了探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英語課堂情感教育研究》

  摘要:教學過程是認知和情感培育過程的統一。從情感教育的內涵入手,然後從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對教學資源的情感性處理、構建與情感教學相匹配的學習評價等幾個方面,結合教學實踐,就情感教學如何融入到初中英語課堂的問題做了探索。

  關鍵詞:情感教育;初中英語教學;教學情境;評價情感性

  1 情感教育內涵

  2003年英國沃裡克大學國際教育研討會上,各國教育專家達成了這樣的共識:“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它關注學生的態度、情感以及情緒。它包括關注學生的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以及他們的自尊,關注每個學生能夠感到身心愉悅,更為重要的是關注他們與別人之間的關係的效果,人際關係和社會技能是情感教育的核心”。盧家楣教授在《情感教學心理學》一書中更為具體地指出,“所謂情感教學,從最根本的涵義上說,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充分考慮認知因素的同時,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以完善教學目標、增強教學效果的”。從以上專家對情感教育的理解,我們不難看出,情感教育更為完整,它著重從知情交融的教學活動中的“情感”角度來分析教學現象,告誡我們在教學中不能迴避、抽離情感層面,而應該把認知和情感統一起來。

  2 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課堂的探索與運用

  2.1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縮短師生距離感,開展平等對話,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共同營造民主、和諧、融洽、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成功的教學依賴於真誠的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師生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既是一種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的動力,也是培養學生社會情感的重要載體。教學氛圍是一種隱性教育。它對學生的學習有著巨大的潛在影響。民主、和諧、融洽、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能夠進一步融洽的師生關係,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變“厭學”為“願學”。那麼如何去諧調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呢。羅傑斯認為,“能否創設一種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首先取決於教師行為,即取決於他做什麼以及怎麼做。”

  ***1***“關心是一切教育成功的基石”教師應具有關懷品質,要懂得關心、理解、認同、尊重、友情和信任學生。

  “具有關懷品質的教師,他們關注的目光不是指向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指向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態度和積極向上的自我觀念,堅持他們的學業努力和積極參與學校的活動各個方面。”具體來說,一個具有關懷品質的教師,就是能關心、愛護、尊重、理解、賞識、信任學生,並且懂得如何激勵、喚醒、鼓舞學生。這樣的關懷雖然並沒有指向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教師對學生的這種友善態度,對個人的關心及人際間合作的教育風格,對學生的智力行為會產生大量積極肯定的影響。而做好一個具有關懷品質教師的關鍵在於,應特別注意讓那些存在差異的學生獲得多元的價值肯定,讓“沉默的大多數”不要放棄自我,因為這些學生都更需要教師對他們抱持教育責任和生命關懷,更需要為他們創設在交往語境中積極感受自我的機會,滿足其自尊需要,使之成為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力,從而達到降低他們的焦慮,消除其情感障礙的目的,最終增強他們的自信,幫助他們獲得成功感。

  ***2***培養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創輕鬆、愉快課堂。

  著名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是學習的原始動力。學習的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學習的效果就越好。可見,就英語學習來說,是否有興趣是影響英語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心理因素。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採用遊戲、猜謎、幽默法,適當的競爭、繞口令等多種教學方式和也可以藉助多媒體手段來激發、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培養合作意識,使學生“互學”,以促進學生形成積極態度。

  合作精神是培養情感態度的一個重要內容,通過合作性學習,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多種形式的交流合作,可增強課堂凝聚力,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頻繁交流,形成了合作氣氛,從而獲得交際的樂趣。所以,在英語課堂中,適時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合作學習的形式是多樣的,可以是小組對話、小組討論、小組表演skit等,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求教師充當好設計者、組織者、鼓勵者和評價者的多重身份。

  2.2 對教學資源的情感性處理

  內爾·諾斯丁認為“每一個偉大勝利的作品都同時是對人類情感與智慧的探索,都包含對人類終極命運的思考。我們應該讓這些存在主義的思考與情感教育啟迪我們”。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音像、電視、網路等各種載體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應善於挖掘真實事例所蘊含的有價值的情感因素,將其生成情感教育的資源。因為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真實故事因真實而令人信服,是最具有親和力的情感教育資源,也更具有號召力。這就要求教師,對生活、對人生抱持一種積極熱忱的態度,關心社會,認真感受,充分展示其中的顯性情感因素,仔細挖掘其中的隱性情感因素,努力誘發悟性情感因素,並對不含情感因素的內容賦予其適當的情感色彩。這樣一來,勢必可以拓展情感教育的渠道,從而更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精神成長。人教版新課標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閱讀“shesaidhEiping0therschangedherlife”說的是幾個北京大學的畢業去甘肅偏遠鄉村當志願教師的故事,我給學生講了現實生活中,感動中國人物徐本禹的故事,對學生的觸動很大,並表示要好好學習,將來也為鄉村教育的建設做貢獻。

  2.3 構建與情感教學相匹配的學習評價

  ***1***認知評價與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評價相結合。

  長期以來,由於情感因索的忽視,很多英語教師在評價時,缺乏情感交流,對學生的情感需要基本上不考慮,因而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抑制了學生的創造性,大大地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從情感維度著手,對教學評價的形式和內容進行優化,使學生得到認知反饋的同時,也感受到情感上的影響,以充分發揮教學評價在情感方面的積極作用。

  ***2***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對學生的評價不應僅僅只重視結果,更要注重發展和變化過程,形成性評價就是注重發展與變化過程的一種評價,它的任務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作出評價。這種評價手段,有利於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除了要重視終結性評價,還應重視形成性評價,我們應把兩種評價結合起來,以形成全面的評價體系。

  綜上所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決定性因素是教師和學生的關係與互動,其中,教師又情感教育成敗的關鍵。所以,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更新教育觀念,充分認識情感教育因素對學生英語學習和健康成長的巨大作用,注重情感教學,以情優教,致力使學生在獲得語言知識技能的同時,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為社會培養合格的英語人才。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