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支援農民返鄉創業

  福建省為中國的一個省,簡稱“閩”,省會福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緯23°33′至28°20′、東經115°50′至120°40′之間,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相望。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返鄉創業政策介紹

  日前,福建省政府出臺《關於支援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十二條措施的通知》,從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促進產業轉移、引導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整合發展返鄉創業園、提供用地便利、實施基礎設施支援、加大財稅支援力度、金融支援、完善公共服務、加強創業培訓和輔導、優化營商環境、強化組織協調運作等十二個方面,支援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

  12條舉措包括:重點扶持返鄉人員建立農機服務、土地託管等合作社,省級財政安排3000萬元扶持150個省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各級財政每年重點培育500家家庭農場示範場;省級財政對獲國家級、省級休閒農業示範點的創業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補助60萬元、40萬元。對通過自營或第三方平臺銷售福建農產品,網上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的B2C企業和網上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的B2B企業,省級給予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獎勵。

  到2017年,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成1個具有本地特色的返鄉創業示範基地。支援建設農村網際網路創業園,為返鄉農村電商提供網站建設、倉儲配送、網路技術等服務,從業人員達100人以上的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到2018年,在全省八成鄉鎮建立1萬個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

  從事種植業、食用菌、禽畜和水產養殖的用電執行農業生產電價,從事鮮活農產品運輸的可享受綠色通道政策。支援有條件的縣、鄉***鎮***政府設立擔保基金,為農戶和農村小微企業提供增信服務。對創投機構投資的初創期、成長期科技企業,各地可給予3年全額房租補貼。2017年,基本實現全省縣級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全覆蓋。將返鄉創業人員納入公共服務範圍。

  解決農民創業問題的措施

  ***一***進一步強化政府的服務意識,加強支農惠農政策的執行力度。地方政府在農民工回鄉創業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政府行為對農民工創業有著重要的影響。地方政府的優惠政策勢必會對外出打工的農民產生較大的影響。有了相應的政策扶持,使外出務工農民看到返回家鄉創業的成本相較於以前下降了,創業的行為得到了地方的認可,因此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這些人的返鄉創業意願。而且隨著農民在地方政策的扶持下,創業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還會在當地形成示範效應,就能夠吸引更多的外出打工農民返回家鄉創業,擴大當地農民返鄉創業的規模。

  ***二***加強對農民創業的資金扶持,拓展融資渠道。資金缺乏是返鄉創業農民工遇到的最大問題。解決資金瓶頸障礙,首先要調整金融單位對農村的金融政策,增加農村地區資金供給,對回鄉創業的農民工提供多方面的融資服務。其次要發展重點服務中小企業和農村社群的金融組織,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的作用。另外,要開放融資渠道,多渠道多途徑解決創業資金難問題,可設立專項回鄉創業基金,以縣為單位成立互助基金,以自願、有償的原則對經營中出現資金危機的創業者進行必要幫扶,使他們渡過難關。

  ***三***加強對農民的創業技能培訓。創業者素質關係創業的成敗。由於農民創業者受到資源要素、自身素質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其創業歷程非常艱辛,創業的起步階段非常漫長。就目前的情況看,多數回鄉創業的農民工沒有參加過系統的創業培訓,這就需要政府健全創業輔導和培訓、服務體系,建立專門服務於農民工的創業培訓網路體系。可由政府牽頭,整合現有培訓資源,依託高校、職校和中小企業,有計劃的對返鄉創業農民工進行企業管理知識和相關的技能技術培訓,拓展農民工獲取市場資訊的渠道,提高農民工掌控創業和獲取市場資訊的能力。

  ***四***加快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以吸引農民創業。良好的社會環境因素對農民創業有著重要影響,它是農民具有創業精神的原動力之一。當前農民創業面臨諸多困難,地方政府在農民創業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政府行為對農民創業有著重要的影響。地方政府到各級地方職能部門需要充分意識到農民創業對新農村建設、對城市化工業化的重大現實意義,各級政府要針對他們創業活動的實際,提供更多有利於農民因地制宜創業致富的優惠政策,用政策來保護和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努力創造一種有利於農民創業的寬鬆環境,從而吸引更多的潛在創業者積極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