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資管理怎麼做

  物資管理,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對本企業所需物資的採購、使用、儲備等行為進行計劃、組織和控制。物資管理的目的是,通過對物資進行有效管理,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加速資金週轉,進而促進企業盈利,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那麼?

  發揮系統工程的作用

  物資系統工程,就是運用系統工程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進行物資管理。一般認為,目前物資系統工程的研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根據物資部門的特點,總結出一套符合客觀實際、行之有效的科學管理原則,根據商品流通規律,建立科學的物資流通機構和體系。

  ***2***在物資計劃、供應、儲運、保管等各個環節,應用運籌學,建立數學模型,進行定量分析。

  ***3***積極推廣,普及使用計算機建立資訊網路,溝通生產、分配、供應、流通、消費者的聯絡,有效地利用現有資源、資金,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4***應用現代科學技術開展綜合研究。這主要是指物資的節約利用、綜合利用,物資儲備定額、消耗定額的研究.倉儲的機械化自動化,有限資金的科學運用.產品和材料等的研究。此外,還要把社會學、心理學、法學等學科有益的成果移植過來,推進物資管理科學的研究和應用,以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發揮資訊的作用

  物資部門決策的基礎

  所謂決策,也就是確定目標.要使制定的目標合理可行,符合實際.就要以大量可靠的全面反映客觀過程的資訊為基礎,掌握資訊和了解情況是對決策者的起碼要求。否則,不研究資訊,不重視資料分析.就會導致決策的失誤。

  物資系統制訂計劃的依據

  物資計劃是物資工作的起點,是物資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物資系統的資訊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物資系統內部的資訊,如記賬憑證、統計資料,庫存情況及各項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經營管理的經驗和問題等。另一方面是物資系統外部的資訊,如國家有關政策、法令,國民經濟計劃,上級的建議或指令,供貨單位的生產情況,用貨單位的消耗定額等。物資管理人員根據這些原始資訊進行加工處理、分類比較,才會得出物資計劃的最佳方案。

  組織和控制物資供應的依據和手段

  物資的流動取決於資訊流,資訊流對物流起控制和指揮作用。另一方面,根據物流活動中出現的問題,也通過資訊反饋,修改或做出新的計劃、供應、倉儲方案,以保證物資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

  重要條件

  它是保證物資系統各個單位各個環節協詞工作的重要條件。為了使物資系統各層次、各環節的工作有機地聯絡起來,就必須藉助於一個四通八達的資訊網路來溝通,從而達到現代化物資管理之目的。

  發揮電子計算機的作用

  電子計算機在物資管理中應用在以下幾個方面:

  數值計算

  計算機的特點之一是適用於大批量的數值計算,應用計算機進行數值計算.可以節省大量時間、人力和物力。在物資流通領域,物資管理的數學模型計算工作十分浩繁。利用計算機高速運算的特點.可以解決物資管理的數學模型問題,為實現現代化物資管理開創了有利條件。

  資料處理

  就是對資料***資訊***進行綜合分析、加工整理,按照要求將一種資料形式轉換成另一種資料形式,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資訊處理”.這是目前計算機在物資系統應用最多的一種形式。因為在物資流通領域存在著大量的資料資訊.如物資的進、銷、存量及各種物資的型號,規格、數量,隨著物資實體的移動,還會產生許多新的資訊。用人工方法處理這樣浩繁的資料很難做到及時準確而用計算機處理這種大批量的資料,就能做到快速準確,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自動控制

  計算機能根據外部的資訊變化發生相應的修正指令,實現過程的自動控制。利用計算機進行倉庫管理,可以實現倉庫管理自動化,簡化手續、減少差錯、加快物資週轉、壓縮庫存資金,可以做到合理進貨、計劃供應,在最小庫存量和最大供應量之間尋求最佳動態平衡,以求得最大經濟效益。如果把各種物資的編號、名稱、規格、單位、單價、存放地址,最高庫存量、最低庫存量等存入計算機,再將入庫、出庫量不斷輸入計算機,便可隨時掌握庫存情況。如果產品可能積壓或需要進貨時,計算機會自動顯示或列印清單,提醒管理人員注意。另外。某些物資如酸、鹼等,不宜手工作業,應用計算機控制自動操作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倉庫管理現代化

  運用現代化技術控制管理的“自動化倉庫”,稱為現代化倉庫。自動化倉庫又稱為“高層貨架倉庫”、“立體倉庫”。其特點如下:

  ***1***“高”:國外高層貨架倉庫一般均在10m以上,有的高達30m,貨架高矮可以調整。立體倉庫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倉庫單位面積的倉儲能力。國內一些單位也已開始建造,目前投入使用的立體倉庫有的高達18m。

  ***2***“快”:就是物資運輸快。庫房配備成套的裝卸搬運機械,貨架可以拆卸調整,升降機可通過多條巷道上下左右連續作業,裝取任何一個貨架的貨物。

  ***3***“動”:現代化倉庫不僅僅是物資儲存的場所,是“靜態”的慨念;而是一個物資配送中心,物資中轉樞紐.是“動態”的概念。

  ***4***“靈”:庫存資訊反饋靈。物資的入庫、在庫、出庫都由計算機自動記憶,它可以及時查對庫存,根據庫存多少,安排進貨計劃.避免積壓。倉庫物資沒有固定貨位,根據計算機記憶'叼5裡有空位,哪裡距離最近,計算機操縱的舉貨機就向哪裡存放或提取。倉庫現代化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已成為現實。它不僅包括倉庫管理、作業手段現代化,還包括作業技術、倉儲設施的維修使用和安全技術現代化。

  發揮儲存論的作用

  儲存論又稱為庫存論.是運籌學的一個分支,研究倉庫儲存的理論。任何一個生產經營單位.為了保證正常的生產或供應.都需要儲存一定數量的物資。但存貨過多,會積壓資金增加倉儲費用;存貨過少,可導致供不應求影響生產。儲存論就是研究在什麼時間、用什麼辦法保證一個合理的、經濟的物資儲存量、即“物資最優儲存量”的理論和方法。它既要保證生產供應等經濟活動的正常進行,又要使流動資金佔用額和進貨倉儲費用降到最低。其應用範圍很廣,可以解決經營管理中與物資儲存量有關的各種具體問題。如確定最高和最低儲存量、最佳訂貨點、經濟訂購量、訂購次數等;確定生產管理中的最佳生產批量、成品、半產品原材料的儲存量等。

  運用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也稱為“重點管理法”,它是對事物進行統計綜合、排列分類,找出主要矛盾,抓住重點進行管理的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

  在一般情況下,庫存物資種類是很多的,其消耗、價值、資金佔用等情況各有不同,因而其重要程度也各不相同。只有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重點管理,才能收到較好的經濟效果。ABC分析法,就是研究如何加強庫存物資管理的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該方法就是將全部物資按需用量大小、佔用資金多少、採購難易程度分為A、B、C三類。把品種雖少,但佔用資金多、採購較難的重要物資歸為A類:把品種雖多,但佔用資金少、採購較易的次要物資歸為C類;把處於中間狀態的歸為B類。對A類物資在訂貨批量、進貨時間和庫儲存備方面採用最經濟的辦法,定時定量供應,實行定點管理,嚴格控制庫存;對C類物資可採用較簡便的方法進行管理,適當控制庫存,如固定訂貨量,進一批貨後可用較長時間;對B類物資,可一般控制,如可以定期訂貨,組織合理批量供應。採用這種分類管理物資的方法,可以降低庫存,加速資金週轉,減少物資倉儲費用,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發揮運籌學的作用

  運籌學研究的主要分支有:規劃論***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動態規劃等***、儲存論、決策論、博弈論***對策論***、排隊論、搜尋論、網路理論和可靠性理論等。在物資管理工作中,規劃論可以制定最佳物資綜合平衡計劃,最佳物資分配計劃,選擇物資最優調運方案等;儲存論可以解決物資合理的庫存量,選擇最佳進貨時間,確定物資進貨的經濟批量等;網路理論可以確定物資最大發貨量,倉庫供應網點的選址及合理佈局等;排隊論可以尋求物資接收、發運最佳方案;博弈論可協助實現經營管理中希望“消耗最小”或“收益最大”這類具體經濟目標;決策論可以協助解決物資管理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各式各樣的問題,提出合理有效的對策,提高決策分析水平。

  發揮線性規劃的作用

  線性規劃是運籌學中規劃論的一個重要分支。線性規劃研究的是線上性約束條件下,使預定目標達到最優。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任務確定後如何統籌安排,以最少的資源去完成任務.即線性規劃中求“極小值”的問題;二是對一定數量的資源如何合理調配,使任務完成的最多最好,即線性規劃中求“最大值”的問題。

  物資管理的主要目標有兩個:一個是在現有的物資資源、人力、財力、倉儲能力的條件下,如何最大限度地滿足國民經濟的需要,這在線性規劃中是求“最大值”的問題;另一個是在保證物資供應的前提下.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費用,養活資金佔用,這在線性規劃中是求“最小值”的問題。具體應用在制定物資平衡計劃、物資分配計劃、物資運輸調運計劃、物資合理進銷量、倉庫佈置、材料堆放、木材加工綜合利用等方面。其求解方法有:圖上作業法、表上作業法、單純形法、對偶規則、引數規則等。這些方法在物資管理工作中已經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