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有哪些治療的方法

  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不及時治療也會有很大的麻煩。那麼有哪些治療方法呢?常見的血管瘤治療方法有哪些?血管瘤有什麼樣的預後?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血管瘤治療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血管瘤治療的方法

  一、治療

  1.手術治療,侷限者可全部切除,範圍廣者可部分切除。

  2.微波透熱治療,主要應用於海綿狀型。

  3.放射治療,用於嬰幼兒毛細血管瘤和表淺的海綿狀血管瘤。

  4.硬化治療,用於海綿狀血管瘤。

  5.冷凍治療,用於楊梅狀及海綿狀血管瘤。

  6.激素治療,用於嬰幼兒血管瘤。

  7.血管內栓塞,用於蔓狀和巨型海綿狀血管瘤。

  一般性手術的預防性抗感染選用磺胺類藥物***如複方新諾明***或主要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紅酶素、青酶素等***;體質差或併發感染者常聯合用藥,較常用為: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青酶素***+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慶大酶素***+作用於厭氧菌的藥物***如滅滴靈***;手術前後感染嚴重或有併發症者可根據臨床和藥敏試驗選擇有效的抗生素。

  血管瘤雖然是一種良性病變,但生長於顏面部者導致嚴重面部畸形,所以出生後如發現有血管瘤應及時就醫,在病變較侷限時採用手術等治療可較徹底消除病變,由於病變侷限,手術也不致引起較嚴重的面部畸形,如不及時治療,瘤體隨時間推移逐漸增大,此時切除後可因大面積組織缺損導致嚴重術後畸形;甚至可由於波及重要結構而不能根治,某些血管瘤***如頜骨中心性血管瘤***可突然破裂,造成致死性大出血,這種型別的血管瘤也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和時機,在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手術,可大大降低手術風險。

  二、預後

  視腫瘤分型、發生部位、範圍和有無合併症而不同,能自然消退或經治療可根除者預後好,顱內血管瘤如斯特奇-韋伯綜合徵,因有癲癇和智力低下而影響預後。

  血管瘤的併發症

  1.骨肥大性靜脈曲張症 。

  2.血小板減少血管瘤綜合症。

  3.腦顏面管瘤綜合症 。

  4.軟骨發育異常血管瘤綜合症。

  5.Lindon-Von-Hippel綜合症。

  6.Steiner-Vorner綜合症。

  7.血管瘤球瘤。

  血管瘤的傳統分類

  ***1***毛細血管型血管瘤:多見於嬰幼兒期,發生在面部及口腔粘膜表淺部位。由增生的毛細血管組成,最常見是草莓狀,微高出表面,色鮮紅或紫紅,邊界清楚,壓之可退色,稱為草莓狀毛細血管瘤。如不高出表面,呈大片平坦紅色斑者稱為葡萄酒斑。

  ***2***海綿型血管瘤:見於面部及口腔粘膜深部,由擴大的靜脈管或竇腔所構成。病變隆起於面板或粘膜表面,並向深部組織擴充套件,透過面板可見病變呈青藍色,形狀不規則,表面高低不平,柔軟如海綿樣,壓之可縮小,壓力去除後立即恢復原狀,頭低時增大。可摸及硬結狀靜脈石,穿刺可抽出血液。可累及頜骨,並可影響面容,引起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礙。

  ***3***蔓狀血管瘤:是動脈和靜脈直接交通的脈管畸形,病變區皮下擴張血管呈蔓狀迂曲,有明顯搏動和震顫,聽診可有吹風樣雜音,表面面板呈暗紅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