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層的慢性炎症。那麼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慢性鼻炎的有關病因:

  一區域性病因

  1.急性鼻炎反覆發作或治療不徹底而演變成慢性鼻炎。

  2.由於鄰近的慢性炎症長期刺激或畸形,致鼻發生通氣不暢或引流阻塞,如慢性鼻竇炎、鼻中隔偏曲、慢性扁桃體炎或腺樣體肥大等。

  3.鼻腔用藥不當或過量過久形成藥物性鼻炎rhinitis medicamentosa,常見於久用滴鼻淨之後。

  二全身病因

  1.長期慢性疾病,如內分泌失調、長期便祕、腎臟病和心血管疾病等,而致鼻粘膜長期或屢發性充血或瘀血。

  2.維生素缺乏,如維生素A或C。

  3.菸酒過度可影響鼻粘膜血管舒縮而發生障礙。

  4.長期服用利血平等降壓藥物,可引起鼻腔血管擴張而產生似鼻炎的症狀。

  三環境因素:

  在有水泥、菸草、煤塵、麵粉或化學物質等環境中的工作者,鼻粘膜受到物理和化學因子的刺激與損害,可造成慢性鼻炎。溫溼度急劇變化的環境,如鍊鋼、冷凍、烘熔等車間工人,也較易發生此病。

  病理:

  慢性單純性鼻炎:粘膜深層血管慢性擴張,尤以下鼻甲海綿狀血竇變化最明顯。粘液腺功能活躍,分泌增多。鼻甲粘膜腫脹,但粘膜下組織無明顯增生性改變。

  慢性肥厚性鼻炎:粘膜上皮纖毛脫落,變為復層立方上皮,粘膜下層由水腫繼而發生纖維組織增生而使粘膜肥厚,久之,可呈桑椹狀或息肉樣變,骨膜及骨組織增生,鼻甲骨骨質也可呈肥大改變。

  慢性乾燥性鼻炎:鼻粘膜杯狀細胞減少或消失致鼻粘膜乾燥,但鼻粘膜和鼻甲骨均無萎縮,鼻分泌物也無臭味。

  慢性鼻炎的治療方法:

  治療慢性鼻炎首先要找尋為什麼鼻炎遲遲未愈的原因,是不是全身性疾病引起,有否長期慢性病存在,如貧血、糖尿病、風溼病、內分泌異常、慢性便祕、菸酒過度、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等等。這些病都可使鼻粘膜腫脹,長期充血不退。此外,病人有否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竇炎、慢性扁桃體炎、慢性增殖體炎等影響鼻粘膜恢復。如果找出了原因,解除了病因,那麼鼻粘膜的功能就會很快恢復。

  在鼻炎原因尚未明確以前,對鼻部的治療,應採取保守治療為主,主要是促進通氣和引流,保護鼻粘膜,恢復鼻腔功能。一切有損害鼻粘膜的治療措施都不能使用。電灼、開刀等等絕對禁止。鼻粘膜慢性炎症,充血腫脹是必然的,不能亂用抗生素。為了消除鼻粘膜腫脹,使鼻腔通氣,可用血管收縮劑,常用的是l%鹽酸***滴鼻液,但嬰兒不宜用。成年人每日3次,不宜過多,用藥時間亦不能持續過長,一般最多兩週,否則會影響上皮纖毛活動,長久用藥使反應遲緩,甚者可發生藥物性鼻炎。保守治療中可以選用普魯卡因作鼻甲封閉治療。隔日一次或一週兩次,一個療程8-10次。超短波治療慢性鼻炎,借其溫熱作用,有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之功,使鼻炎症狀緩解。鍼灸治療亦有一定效果,常用穴位為印堂、合谷,亦可取迎香和鼻通,針後常感呼吸通暢,故必須持續治療,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為一個療程。用華蟾素藥物棉片、棉棒區域性外用,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