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該如何鍛鍊治療

  心臟病是所有疾病中的一大類,每年因為心臟病死亡的人數也很多,所以心臟病人應該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對鍛鍊重視起來。下面是小編為你推薦心臟病鍛鍊治療的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到你。

  心臟病鍛鍊治療的注意事項

  一、鍛鍊宜晚不宜早

  “聞雞起舞”是大多數人的健身習慣,但對於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這個習慣卻很容易引發危險。清晨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期。在一天24小時中,每天上午6——9時為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期”,心絞痛和猝死都多在上午9時左右發生。鑑於此,心臟病患者進行體育鍛煉最好避開心臟病發作的“清晨峰”,以安排在晚上或下午為好。因為從人體生理學的角度看,無論是體力的發揮,還是身體的適應能力和敏感性,均以下午或黃昏時分為佳。全身肌肉、關節的協調能力最強,尤其是心率與血壓都比較平穩,更適合參加體育鍛煉。而在早上,不僅感官不敏感,運動協調能力較差,心率與血壓的波動也比傍晚大得多,這對健康會構成威脅。所以,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人不宜晨練。

  二、鍛鍊全身忌區域性

  研究表明,一些心臟病人在做全身性活動時心臟病不易發作,而在做區域性性肌肉活動時,儘管沒有全身性活動量大,反而容易誘發心臟病,這是由於機體供血方式的改變而引起的血壓變化導致的。全身性肌肉活動時,血壓在運動開始後有輕微的升高,隨著全身性肌肉血管舒張而恢復至正常水平。這樣的活動既沒有加重心臟負擔,又達到了鍛鍊目的。區域性肌肉活動***如上肢或下肢的運動***時,活動部位的肌肉血管舒張,大部分不活動的肌肉血管收縮,解酒,引起血壓顯著升高,加重了心臟負擔。在心臟病患者心臟功能本來就弱的情況下,極易發生心肌嚴重缺血,誘發心臟病。

  建議老年人和心臟病人進行區域性肌肉活動時必須得到醫生的批准。老年人和心臟病人宜進行一些輕鬆愉快又不致於增加心臟負擔的全身性活動,如跳交誼舞、做廣播操、打太極拳等,這樣既能促進新陳。

  治療心臟病的食物

  1、堅果類

  杏仁、花生等堅果富含對心臟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2、薏苡仁

  屬於水溶性纖維的薏苡仁,可以加速肝排除膽固醇,保護心臟健康。

  3、黑芝麻

  黑芝麻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能維持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硬化。

  4、黃豆

  黃豆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體內脂肪和膽固醇代謝。

  5、玉米

  玉米油含不飽和脂肪酸、高達六成的亞麻油酸,是良好的膽固醇吸收劑;玉米放在中藥裡則有利尿作用,並有幫助穩定血壓的效果。

  6、馬鈴薯

  該食品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和鈉、鉀、鐵等,尤其鉀含量最為豐富,每100克中含鉀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鉀蔬菜。心臟病特別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低鉀傾向。常吃馬鈴薯,既可補鉀,又可補糖、蛋白質及礦物質、維生素等。

  心臟病患者日常的注意事項

  1、主食應以穀類為主,粗細搭配,粗糧中可適量增加玉米,蕎麥麵,燕麥等。增加豆類食品,以幹豆計算,平均每日應攝入30克以上,豆腐乾45克或豆腐75~150克。

  2、增加維生素,纖維素的攝入:多吃水果、蔬菜、麵包和穀類食物,如宮含維生素C的蘋果,西紅柿,山楂等富含維生素B的豆製品,乳類,蛋類等富含維生素E的綠葉蔬菜,豆類等;纖維素多的食物,如芹菜,粗糧等。另外,茶,甲魚,海藻,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酸奶等也可以有效降低膽固醇,血脂和血壓。

  3、多吃有降膽固醇作用的食物,如大豆及其製品,洋蔥,大蒜,香菇,木耳等。這些食物中,有的還同時具有抗凝血作用,對預防血栓形成和冠心病有好處。提倡用蒸,煮,燉,拌,滷等烹調方法;要用植物油,少用豬油,牛油;少吃肥肉及全脂奶粉,多喝酸牛奶。

  4、肉類應以魚為主,其它瘦肉搭配,白色肉最好。

  5、同時還要看是什麼心臟病的,如果是換瓣膜手術的那隻要是科學服用抗凝劑就可以的,多休息,低脂低鹽飲食。

  6、禁菸。菸草中的菸鹼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過量吸菸又可使血壓下降***、心臟耗氧量增加、血管痙攣、血液流動異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這些不良影響,使30—49歲的吸菸男性的冠心病發病率高出不吸菸者3倍,而且吸菸還是造成心絞痛發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7、禁酒。美國科學家的一項實驗證實乙醇對心臟具有毒害作用。過量的乙醇攝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縮能力。對於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酗酒不僅會加重心臟的負擔,甚至會導致心律失常,並影響脂肪代謝,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