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關節炎怎麼治療比較好

  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疾病,是非常折磨人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方面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到你。

  類風溼關節炎好的治療方法

  1、患者教育: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樹立信心和耐心,能夠與醫生配合治療。

  2、一般治療:關節腫痛明顯者應強調休息及關節制動,而在關節腫痛緩解後應注意早期開始關節的功能鍛鍊僵直。此外,理療、外用藥等輔助治療可快速緩解關節症狀。

  3、藥物治療:方案應個體化,藥物治療主要包括非甾類抗炎藥、慢作用抗風溼藥、免疫抑制劑、免疫和生物製劑及植物藥等。

  4、免疫淨化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血中常有高滴度自身抗體、大量迴圈免疫複合物,高免疫球蛋白等,因此,除藥物治療外,可選用免疫淨化療法,可快速去除血漿中的免疫複合物和過高的免疫球蛋白、自身抗體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細胞過多,還可採用單個核細胞清除療法,從而改善T,B細胞及巨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功能,降低血液黏滯度,以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同時提高藥物治療的療效。目前常用的免疫淨化療法包括血漿置換、免疫吸附和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去除術。被置換的病理性成分可以是淋巴細胞、粒細胞、免疫球蛋白或血漿等。應用此方法時需配合藥物治療。

  5、功能鍛鍊

  必須強調,功能鍛鍊是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關節功能得以恢復及維持的重要方法。一般說來,在關節腫痛明顯的急性期,應適當限制關節活動。但是,一旦腫痛改善,應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進行功能活動。對無明顯關節腫痛,但伴有可逆性關節活動受限者,應鼓勵其進行正規的功能鍛鍊。在有條件的醫院,應在風溼病專科及康復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6、外科治療

  經內科治療不能控制及嚴重關節功能障礙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外科手術是有效的治療手段。外科治療的範圍從腕管綜合徵的鬆解術、肌腱撕裂後修補術至滑膜切除及關節置換術。

  類風溼關節炎的食療方

  類風溼性關節炎如何治療 中醫推薦六款藥膳食療方

  健康常識2017-06-14編輯:晨曦類風溼性關節炎 閱讀***0***諮詢***3***

  說到類風溼性關節炎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很多的老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是忙於拼命掙錢。對於自己的身體是很不愛惜的,往往在年紀大的時候就出現了一些關節炎的疾病。給自己的身體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尤其是天氣冷的時候,生病的部位會疼痛難忍。那麼,類風溼性關節炎的中藥療法有哪些?

  獨活烏豆湯

  材料:獨活9克,烏豆60克,米酒適量。

  用法:將獨活、烏豆放入清水中,文火煎至500毫升,去渣取汁,對入米酒。每日分兩次溫服。

  功效:祛風勝溼,通絡止痛。

  主治:風溼或類風溼性關節炎風寒溼痺,腰膝疼痛,關節拘攣,或中風不遂。

  木瓜薏苡仁粥

  材料:木瓜10克,薏苡仁30克。

  用法:將木瓜、生薏苡仁洗淨後,倒入小鍋內,加冷水適量,先浸泡片刻,再用小火慢燉至薏苡仁酥爛,加白糖一匙,稍燉即可,適量食用。

  功效:祛風利溼,舒筋止痛。

  主治:類風溼性關節炎溼邪偏盛,肌肉關節重痛,身體沉重,或筋脈拘攣,關節屈伸不利。

  苡仁絲瓜粥

  材料:苡仁150克,薄荷15克,豆豉50克,絲瓜100克。

  用法:將絲瓜去皮洗淨後切成塊;薄荷、豆豉放入鍋內,加水1500毫升,沸後用文火煎約10分鐘,去渣取汁。苡仁洗淨後與絲瓜一同倒入鍋內,注入藥汁,置火上煮至苡仁酥爛。食時可酌加糖或鹽調味。可作早晚餐服食。

  功效:清熱利溼,解表祛風。

  主治:類風溼性關節炎溼熱阻痺者。

  附註: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功能健脾滲溼,舒利筋脈,主治溼痺拘攣、屈伸不利者。

  桑枝雞

  材料:老桑枝30克,綠豆15克,雞肉250克。

  用法:雞肉洗淨,加水適量,放入洗淨切段的桑枝及綠豆,清燉至肉爛,以鹽、姜等調味即可。飲湯食雞。

  功效:清熱通痺,益氣補血。

  主治:類風溼性關節炎溼熱痺阻,關節紅腫,灼熱疼痛,心煩口渴,小便黃赤,大便乾燥。

  防風薏苡仁粥

  材料:薏苡仁30克,防風10克。

  用法:將薏苡仁洗淨,與防風共煎,取藥汁約200毫升。每日一劑,一次性服完,連用一週,停3日後再用。

  功效:散風除溼。

  主治:類風溼性關節炎風溼痺痛,風邪偏盛,關節疼痛,走竄不定,惡風怕冷,身體疼痛,睏倦乏力。

  牛膝煮鹿蹄方

  材料:牛膝15克,鹿蹄1具,豉汁適量。

  用法:將鹿蹄、牛膝分別洗淨,一同加豉汁煮至爛熟,用蔥、椒調和。空腹食用。

  功效:補益肝腎,祛風勝溼,舒筋活絡。

  主治:類風溼性關節炎肝腎虧虛,風溼痺阻,四肢攣急,關節疼痛,足踝腫痛。

  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穴位按摩

  【按摩選穴】

  曲池、合谷、肩井、風池、陽溪、內關、脾俞、腎俞、肝俞、委中、足三裡、陽陵泉、懸鐘、太溪、湧泉等。

  【按摩方法】

  1、充分按揉拿捏病變的關節。

  2、按揉或拿捏曲池、合谷、肩井、風池、陽溪、內關、委中、足三裡、陽陵泉、懸鐘、太溪各10~20次。

  3、按揉脾俞、腎俞、肝俞各100次。

  4、儘量屈伸各病變關節各5~10次。

  5、捻捏手指各關節3~5分鐘。

  6、拔拉各指各1次。

  7、擦湧泉200次。

  按摩每日1次,1個月為1個療程。有脊柱病變的,要滾按脊柱兩側的肌肉5~10分鐘,按壓脊柱3~5遍。治療本病要有恆心,要堅持長期運用按摩治療。患部熱敷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