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治療方法

  現在生活工作壓力大,不少朋友有腰疼的毛病,而自已又沒有時間去就醫,那麼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帶您去看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腰痛的治療方法:

  腰痛治療常見誤區

  姑息遷就,得過且過

  香港的一項調查顯示,有多於30% 曾有急性腰痛的被訪者,當痛症發作時選擇“自己搽藥膏/ 跌打酒”,並沒有尋求醫療服務。

  腰痛只用止痛藥

  腰痛發作時,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疼痛上,著重選擇止痛藥,哪兒疼貼哪兒,哪兒疼抹哪兒。殊不知,止痛藥只起到面板表面麻醉的作用,會掩蓋症狀。藥物只能緩解或控制腰痛,平時正確用腰、保護腰才是腰部健康的根本。

  初見效果,馬上停藥

  有時用了一段時間藥,症狀基本控制住後,就喜滋滋地隨即停藥。其實這時,病灶處的炎症只是控制了一部分,尚不穩定,停藥後,會馬上或者反覆發作。

  按摩師≠專業脊醫

  腰痛時,人們習慣藉助按摩來舒緩疼痛。確實,按摩能起到緩解作用,但不能除根治本,而且腰部和頸部一樣不能輕易按摩,否則容易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事故。專家建議,必須選擇對腰椎有相當認識的專業脊醫來治療腰痛。

  腰痛的治療

  腰椎手術是最後不得不用的法寶。腰椎在人們一生中活動較多,經過手術後,這個部位會變得相對脆弱,更容易受到傷害。而且一旦做了“錐體融合術”,就會成為一個為“五斗金”也不折腰的人——已經失去了彎腰的權利。。

  如果發生急性腰痛,第一時間就要採取讓身體舒服的姿勢,安靜修養。橫躺、像蝦米一樣弓起身體、抱膝等都是可以選擇的姿勢。然後在疼痛的部位敷上溼布或者冷毛巾,以緩解疼痛。要根據情況冷敷3天左右,此期間注意不要淋浴和泡澡。

  腰痛的80%-90%都是由於肌肉疼痛引起。在肌肉的周圍覆蓋著叫“肌膜”的物質,相當於我們常見的雞肉的那層白色薄膜。腰痛的時候,肌肉突然收縮傷及肌膜,引發肌膜炎,就產生疼痛。這種疼痛大概一週左右就可以治癒,此期間注意不要給腰部施加壓力。治癒急性腰痛大概需要1-2周的時間,但是發生疼痛的這個部位的肌肉彈性下降,一旦不注意,疼痛又會發作。所以,日常腰不痛的時候要注意鍛鍊腰肌,促進腰部血液迴圈,及時排出腰部老舊廢物,並且腰肌在鍛鍊的時候,不宜太過激烈,以免損傷加重腰痛,所以日常居家治療鍛鍊都是離不開腰痛治療帶的它本身是帶有通絡活血、消炎鎮痛 的作用屬於醫療器械,日常居家方便使用,關鍵對腰痛的治療,保護預防都有重要的意義。

  腰痛反覆發作的常見治療措施:

  1、腰痛。用橘核、杜仲各二兩,炒、研為末。每服二錢,鹽酒送下。又方:用檳榔為末,酒送服一錢。再方:用絲瓜子炒焦,搗爛,酒送服。以渣敷痛處。

  2、跌墜腰痛。瘀血凝滯。用破故紙炒、茴香炒、辣桂,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熱酒送下。

  3、老人腰痛。用山楂、鹿茸炙,等分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一天服二次。

  4、治腰痛難轉。煎茶五合,加醋二合,一次服下。

  5、閃挫腰痛。用西瓜青皮陰乾,研為末,鹽酒調服三錢。3

  腰痛飲食療法:

  1杜仲煲豬腰:杜仲30克,豬腰1—2個,加適量水共煲湯服用。適用於腎虛腰痛。

  2胡椒根蛇肉煲:胡椒根50克,蛇肉250克,共煲湯,調味服食。適用於寒溼腰痛。

  3海帶25g,荔枝15g,小茴香15g。加水共煮,每日飲服一次。

  4生韭菜或根500g。搗汁溫服,每次500ml,每日2次。

  5淡菜300g。烘乾研末,與黑芝麻150g炒熟,拌勻,早晚各服一匙。

  6芝麻15g,大米100g。將芝麻用水淘淨,輕微炒黃後研成泥狀,加大米煮粥。每日一劑,供早餐食用。

  腰部保健運動療法:

  腰部勞損的病理機制緣由日常勞務工作中,長期處於不適當勞動體位引起的姿勢性勞損和急性軟組織損傷,未能及時治癒而誘發腰肌疼痛、功能下降等症狀。臨床醫學驗證,不正確的勞動姿勢,可引起肌力失調,繼而使脊柱形態改變。運動療法的療效旨在緩解肌肉痙攣,牽伸粘連和攣縮組織的作用;可以發展和助進腰腹肌力,糾正脊柱形態,調節內在平衡。進行持恆輕負荷有氧體療,可收預防復發功效。

  控制改善腰部勞損病情發展運動療法眾多,簡便易學。按摩療法和有氧醫療體操已成為腰部勞損專門性功能療法。

  按摩療法按摩操作手法用於面板肌肉,可促進患部血流,加速代謝功能,增強肌腱和韌帶彈性。按摩分為自我按摩和被動按摩,後者用於患者接受別人的按摩也稱助力按摩。

  早期勞損——腰部勞損早期療法可用推、揉等按摩手法也可電振器取代。

  推摩法:自我按摩時,四指併攏,拇指分開,手掌平穩地緊貼腰椎兩側的骶棘肌體位上,有節奏地慢速推動,推力由輕到重,漸次遞增。

  揉捏法:自我按摩腰部腎俞穴第二腰椎下旁開1.5寸處和志室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3寸處。拇指和四指成鉗形,將肌束向上微微提拉。揉動時,使用指腹和手掌力量向前作旋轉或扭動。

  療法提示:按摩沿血液流進方向操作,按摩肌區宜放鬆。操作手法力求柔和、輕緩。要求用力均勻,動作宜協調,有節律感;切忌療法粗獷和疼痛反應。

  後期勞損——後期則需用按壓、拍擊和揪扭等腰骶部按摩手法。

  按壓法:並腿俯臥,採用手掌、掌根或兩掌重疊按貼在患者按摩體位,兩掌使用下壓力量向前移動按壓每次按壓可靜止2~3秒。

  拍擊法:臥姿同上。採用手背或彎曲手指的手掌在患者按摩體位上,有節奏地持續拍擊。手指關節和手腕要放鬆,拍擊的速度宜輕快。

  揪扭法:臥姿同上。常用拇指和食指指腹揪提患者腰骶部按摩體位,反覆揪扭膚體,以呈紫紅色為度,持續操作2~3分鐘。

  療法提示:後期按摩操作刺激強度較大,可引起患者較大的酸脹感。操作手法力求協調有力,節奏宜均勻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