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是怎麼回事

  ?腦梗塞多見於45~70歲中老年人,是各種栓子隨血流進入顱內動脈使血管腔急性閉塞, 引起相應供血區腦組織缺血壞死及腦功能障礙。如果身邊的長輩有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樣去處理,下面由小編跟您去了解一下。

  腦梗塞的病因

  腦梗塞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體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許多病人有家族史。

  腦梗塞有什麼症狀

  ***1***起病突然,常於安靜休息或睡眠時發病。起病在數小時或1~2天內達到高峰。

  ***2***頭痛、眩暈、耳鳴、半身不遂,可以是單個肢體或一側肢體,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並出現吞嚥困難,說話不清,噁心、嘔吐等多種情況,嚴重者很快昏迷不醒。每個病人可具有以上臨床表現中的幾種。

  ***3***腦CT檢查的意義:腦CT檢查顯示腦梗塞病灶的大小和部位準確率66.5%~89.2%,顯示初期腦出血的準確率100%。因此,早期CT檢查有助於鑑別診斷,排除腦出血等病變。這是十分重要的,發病早期腦出血與腦血栓形成的治療有截然不同的地方。當腦梗塞發病在24小時內,或梗塞灶小於8毫米,或病變在腦幹和小腦處,腦CT檢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確診斷。必要時應在短期內複查,以免延誤治療。

  ***4***有一種稱為“腔隙性腦梗塞”的疾病,病人可以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因其他病而行腦CT檢查發現此病,有的已屬於陳舊性病灶。這種情況以老年人多見,病人常伴有高血壓病、動脈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腔隙性腦梗塞可以反覆發作,有的病人最終發展為有症狀的腦梗塞,有的病人病情穩定,多年不變。故對老年人“無症狀性腦卒中”應引起重視,在預防上持積極態度。

  腦梗塞的檢查

  1、CT 和MRI檢查可顯示缺血性梗死或出血性梗死改變,合併出血性梗死高度支援腦栓塞。許多病人繼發出血性梗死臨床症狀並加重,發病3-5日內複查CT可早期發現激發梗死後出血,及時調整治療方案。MRA可發現頸動脈狹窄程度或閉塞。

  2、腰穿腦壓正常,腦壓增高提示大面積腦梗死。出血性梗死腦脊液可呈現血性或鏡下紅細胞;感染性腦栓塞腦脊液細胞數增高***早期粒細胞為主,晚期淋巴細胞為主***;脂肪栓塞腦脊液可見脂肪球。

  3、心電圖應作常規檢查,確定心肌梗死、風心病、心律失常等證據。腦栓塞可作為心肌梗死的首發症狀並不少見。頸動脈超聲檢查可評價管腔狹窄程度和粥樣硬化斑塊,對證實頸動脈源性栓塞有提示意義。

  治療腦梗塞的方法

  ***一***溶栓治療:即發病後3~6小時以內進行。可靜脈給藥溶栓,也可動脈給藥溶栓,動脈溶栓未廣泛應用於臨床。常用藥物有尿激酶、纖溶酶原啟用劑***t-PA***。溶栓治療的主要危險性和副作用是顱內出血,心源性栓塞腦出血的機會更高。

  ***二***抗凝治療:常用的藥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必須作凝血檢測。主要的副作用是出血,其中低分子肝素較普通肝素更安全。

  ***三***中成藥活血化瘀治療:以二次研發中藥為代表天欣泰血栓心脈寧片;優質優價藥物如聖喜血栓心脈寧膠囊,銀杏葉片。

  ***四***降纖治療:作用是增加纖溶系統活性和抑制血栓形成,常用藥物有降纖酶、東菱精純克栓酶及蝮蛇抗栓酶等。發病24小時內使用。用藥過程中應檢測纖維蛋白原等。

  除了治療腦梗塞的幾種藥物外,還可採用康復治療:是國外治療腦血管病最主要的方法,一般在發病後3~7天便天始進行系統、規範及個體化的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