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練太極拳百會懸直一條線

  百會穴是中醫學中十二經絡奇經八脈中之督脈,所謂百會也就是諸陽之會,它是經絡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穴位。練習太極拳為什麼要百會懸直一條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心靜如水百會懸”,百會即是頭頂之中央,又曰巔頂。百會穴是中醫學中十二經絡奇經八脈中之督脈,所謂百會也就是諸陽之會,它是經絡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穴位。在我們太極拳裡特別講究百會懸,要求百會穴始終要垂直一線,也就是百會穴要遙對準會陰穴。那麼會陰穴又在哪裡呢?它是經絡中之任脈,會陰穴是在二陰之間,也即是大小便的中間,中醫學把它列入諸陰之會。百會穴又是如何遙對會陰穴?也就是在立身中正的基礎上,頭頂要懸,下頦就要後收,這樣才能做到百會懸,上身要做到收頦外,還要含胸、沉肩,而且要把它養成習慣,雖然不容易做到,但必須要做到,而且要到位。下半身腰也要正直,四平八穩、中正安舒,所謂“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腰就像是一杆大纛旗,更不能左右要搖晃。尾閭骨要微微向前抄,這樣才能使百會與會陰在一個直線上,而且要始終保持相對的垂直度。我們說身體是一張弓,它的弓之頭即是我們說的百會穴,它的弓之尾即是會陰穴,弓之弦即是由百會穴與會陰穴像接通的一根線***當然在拳術上是一根無形線的連線***。那麼這張弓的弓背就是我們的整個一根椎體骨***包括頸椎、胸椎、腰椎、尾椎骨***。

  這是人身五張弓的第一弓,許多太極拳流派從各種不同程度來說明它的重要性,只有在百會懸的基礎上,也就是百會與會陰遙對的弓身,這樣才能步入“氣貼脊背”、“勁由脊發”的初步階層。

  “百會懸”老師曾經用這樣的比喻來說明立身中正:百會穴是頭頂之中央,其中好像垂吊著一根線。就像過去蓋房子,現在科技發達,可用水平儀來測定,過去只是用一根垂吊的線,下面蕩著一個尖頭的鐵砣,如果砌牆的話,可以測定它是否垂直,測定它是否在一個ie水平面。這裡要說的就是百會穴就像一根垂吊的線,而下面的鐵砣尖是否指對會陰穴,對準了就是“立如平準,活似車輪”。所以學太極拳我們第一步要做到的就是立身正中,也就是李宗有老師說的“心靜如水百會懸”。

  其實楊、吳二家太極拳都非常重視立身中正,我曾聽說要求學生頭上放置一大碗,內建少許清水。我們在練太極拳時,以不灑落水為佳,有的甚至把碗落地而打碎了。我覺得這種方法到也可以,但是要說明頂碗並非是目的,關鍵只是要做到“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就可以了。你們也可以放一本書試試看,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怎麼啦?書本老是往地下掉,還不抓緊改!此時不改,更待何時?!

  最後還得說二句,頭上放置大碗,或者放置一本書,這些都不是目的。只是要求做到立身正中,不偏不倚就可以了,不必經常這樣去做。當你做到了中正平圓,內三合、外三合都能周全,則要求迴歸自然,既中正而又自然,這樣才是合乎太極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