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栽培技術視訊

  西紅柿亦蔬亦果,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其保健功效也越來越受到大家追捧。那麼番茄怎麼栽培?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西紅柿高產栽培技術

  1 選擇土地

  西紅柿性喜溫暖,果實發育的最適宜溫度為20-28℃,忌潮溼,以排水良好的肥沃的砂質壤土為適宜。

  2 品種選擇

  正確選擇合適的品種直接關係到產量和品質。選擇品種需考慮的因素包括熟性、果色、果型、抗病性、生長習性、當地的消費習慣等。一般保護地早熟栽培選用自封頂、早熟、較耐低溫和弱光,且抗病的品種,以便早成熟,早上市。

  3 種子處理

  3.1 種子處理。種子用55℃熱水浸種15分鐘,撈出後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泡20-30分鐘,用清水沖洗乾淨,最後放入25-30℃的溫水中浸種6-8小時。

  3.2 催芽。將浸好的種子洗淨,放進小瓷碟內,上蓋溼紗布,放在25-30℃環境中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1次。當有60%的種子露白尖時停止催芽,準備播種。

  4 播種

  關於播種期與苗齡的長短,直接影響到植株的生長與結果。適當提前播種,可延長採收期。播種期的遲早要根據品種的特性、栽培的目的及當時的氣候來決定。

  5 定植

  在苗高20cm、6-7片真葉時選擇晴天及時定植,定植前,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起壟定植,採取大小行小高壟方式,即大行70-80cm,小行40cm,壟高10-15cm,每壟定植2行,定植時按早中晚熟品種和植株高度確定密度,一般中熟和中晚熟品種以株距35cm,定植5.25萬株/hm2。早熟品種株距25-27cm,定植6.75萬株/hm2左右。定植後蓋地膜,並適時澆小水,每穴250-500g。定植時與定植後坐果前忌澆大水。

  6 田間管理

  6.1 苗期管理 幼苗長出1-2片真葉時,噴1次100毫克/公斤的縮節銨,防徒長。苗期噴甲基託布津、多菌靈2-3次防病。植株長出3-4片真葉時,將營養缽重新擺放,加大缽距,以利通風透光。

  6.2 搭支架。枝蔓長到40釐米左右,及時搭支架。在植株旁插一根長1.7-2米的竹竿,將相對的兩根竹竿頂端交叉,四根紮成一組成“人”字,一排相連成籬形。

  6.3 整枝和追肥。整枝在第一花序已開花成小果時進行,可以調節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促進多結果,結大果。單稈整枝,摘除所有側枝,只讓主枝繼續生長結果;雙稈整枝,選擇第一花序以下所有側枝摘除,留強側枝與主枝。第一花序坐果直徑長至1.5―2.5釐米,分枝幼果膨大且植株繼續開花著果,養分消耗大,此時畝用尿素5公斤、硫酸鉀複合肥10公斤,兌水淋施。第二和第三果長至直徑3釐米大小時,分別進行第二、三次施肥,畝用尿素10公斤、硫酸鉀複合肥15公斤。第一批果成熟時要即時採摘,防止老熟而抑制下批開花。以後每批收果後均要同樣追肥,還可淋施糞水和沼氣肥,噴施葉面肥。前期氣溫低,開花初期用萘乙酸1克兌水50-70公斤噴花,提高坐果率;也可用5406細胞分裂素100克兌水噴霧,可增產20%-25%。

  *** 中耕除草

  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中耕即可剷除雜草,又可疏鬆土壤,保水保墒、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育。在雨後或灌水後,待土壤水分稍幹後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整個生育期一般進行3-5次。前期中耕因根群小,要深一些,後期逐漸變淺。結合中耕要進行培土,以防倒伏。地膜覆蓋栽培一般不進行中耕,除草時一般就地取土把草壓在地膜下,使其黑暗致死,大草要人工拔除。

  6.5 灌水

  西紅柿栽培如缺水,植株生長緩慢,葉片老化,捲曲,果實變小,病毒病加重。乾旱還會引起落花,土壤多肥而又幹旱易發生果實臍腐病,如土壤水分管理乾溼變化劇烈,還會容易引起裂果現象。

  西紅柿定植時澆水不宜過多。水量過大易降低土溫,不利於緩苗。定植後3-5天,待植株心葉顏色由老綠轉變為嫩綠,生長點開始生長時,一般要灌一次緩苗水或叫發棵水。

  6.6 防止落花落果

  在氣溫低於15℃時可用15-20ppm的“2,4-D”溶液在花朵半開時浸花,浸後立即取出;或用毛筆把該藥液塗在剛開或半開的花柄或柱頭上。注意該藥液不可沾染莖葉,尤以幼嫩生長點最易受藥害,使其狹縮彎曲而成畸形。

  6.7 病蟲害防治

  一般粉果品種在發病前噴保護性殺菌劑為主如百菌清***達科寧***600~800倍液即可,7-10天一次,連噴3-5次,硬皮番茄抗病性強,進行常規的病害預防即可,以10-15天一次為宜,以保護性殺菌劑為主如百菌清***達科寧***600-800倍液即可,出現病害時再對症用藥,黃化曲葉病毒病用茹類蛋白***仙菇***加殼寡糖***百淨***800倍液加上蕓薹素和赤黴酸GA4+7***全樹果***再加上有機矽***捷潤***噴霧,4-5天一次,連噴4次,效果非常明顯。葉黴病用氟菌唑***特富靈***3000倍液,或亞胺唑***黴能靈***1500-2000倍噴霧,4-5天一次,連噴2次即可。可以說是當今的特效藥。晚疫病用精甲霜靈+百菌清***菲格***,唏醯嗎啉800-1000倍液,二者交替使用,4-5天一次連噴3-4次,早疫病用氟菌唑***特富靈***3000倍液,或亞胺唑***黴能靈***1500-2000倍,或異菌脲***撲海因***1000倍液噴霧,5-7天一次,連噴2-3次,灰黴病用腐黴利和嘧黴胺800-1000倍液交替使用,5-7天一次,連噴2-3次即可。

  西紅柿對環境的需求

  溫度

  西紅柿是喜溫蔬菜,一般來說15~35℃的溫度範圍內均可適應番茄生長,生長期最適宜溫度為20~30℃。番茄生長最適地溫為20~23℃,當地溫降到6℃時,根系停止生長。

  幼苗期:最適溫度白天為20~25℃,夜間為10~15℃。幼苗期溫度過高或過低容易造成秧苗長勢弱、花芽分化、發育不良、花的質量下降,在開花結果期易產生落花落果。

  開花期:對溫度反應敏感,最適氣溫白天為20~30℃,夜間15~20℃。開花期遇到低溫或遇到30℃以上高溫時,花粉粒萌發及花粉管伸長不良,受精不良,易發生落花落果。

  結果期:適溫為白天24~26℃,夜間12~17℃。

  果實著色期:最適溫度為20~25℃,30℃以上著色不良。

  光照

  西紅柿是喜光短日照作物,但大多數品種對日照要求不嚴格,不需要特定的光周期。

  發芽期:不需要光照。

  幼苗期:對光照要求比較嚴格,光照不足延遲花芽分化,使著花節位上升,花數減少,花芽素質下降。

  開花期:光照不足,容易引起落花落果。

  結果期:處在強光下,坐果多,單果也大,弱光下坐果率低,單果重減小,還容易出現空洞果和筋腐果。

  水分

  西紅柿地上部莖葉繁茂,蒸騰作用比較強烈,蒸騰係數為800左右,需水較多。但番茄根系十分發達,吸水能力較強,對水分要求屬半耐旱特點,空氣相對溼度45~50%為宜。

  幼苗期:生長較快,為避免徒長和發生病害,土壤溼度不宜過高,應適當控制灌水。

  第一花序坐果前:土壤水分過多,易引起植株徒長,根系發育不良,造成落花。

  第一花序的果實膨大後:對水分的要求明顯增加。

  果實膨大期:每株番茄每天吸水量為1~2升,根據土壤蒸騰情況,適量澆水,小水勤澆,盛果期澆水間隔時間為5~7天。

  土壤

  西紅柿對土壤要求不太嚴格,最好選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壤土。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