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創新的基本內涵及發展階段

  企業管理要想要提高,就要學會創新,那麼,什麼是現代企業管理創新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現代企業管理創新的內涵。

  企業管理創新的基本內涵

  要理解企業管理創新,必須先了解什麼是管理,一般而言,管理是社會經濟實現有效執行的方式和方法,是任何社會存在和發展的不可缺少的組織活動。企業管理創新就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根據生產經營需求,在科學理論指導下,整合現有的資源,依據現代科技的發展態勢,研究並利用新的生產經營過程,對企業傳統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進行變革和改進的過程,是企業為重新選擇和構建新的管理方法和制度而實施的一項系統工程。換言之,企業管理創新是對傳統落後生產力的持續提升和改進,它不是對傳統管理的簡單否定,而是吸收傳統管理的精髓併發揚光大現代企業管理的創新現代企業管理的創新。這也就意味著企業管理創新的本質就是通過內部結構的有效調整、改變與重組使其發生整體功能的轉變,使企業決策層、控制層及執行層面得到有機結合,發揮整體效能。

  企業管理創新發展階段分析

  1 企業管理創新的模仿創新階段

  模仿創新是指企業通過學習模仿而進行的創新活動,一般包括完全模仿創新,模仿後再創新兩種模式,具有積極的跟隨性特點。通過對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總結,實施改進和進一步發展現代企業管理的創新現代企業管理的創新。一般小微企業,可先從模仿創新開始,通過積累和消化吸收,培養創新隊伍,增加研發實力。這一階段是追趕先進,最終實現自主創新的必經途徑。二戰後日本和韓國的崛起,都是通過模仿創新,一躍而進入工業化國家行列的。可見,模仿創新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工業企業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2 企業管理創新的自主創新階段

  自主創新是指企業通過自身的努力,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獨特的價值的過程。自主創新是當今世界許多著名企業推崇的創新戰略,它具有三個顯著的特點。首先,核心技術的自主突破。核心技術一般是由企業依靠自主力量獨立研發的成果。其次,關鍵技術的領先開發

  新技術成果具有獨佔性現代企業管理的創新綜合管理。自主創新企業必須以技術的領先性作為企業成長的追求目標。再次,新市場的率先開拓。目前,我國企業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模仿創新階段向自主創新模式的蛻變。企業已從最初單純追求經濟利潤最大化向追求社會、環境、員工等多方利益協調發展的轉變,以實現社會、企業和員工的共同發展。

  企業管理創新的主要內容和基本途徑

  1 思想觀念創新

  企業管理創新要獲得成功,首先要從思想觀念上尋求突破,不破不立是所有創新工作的先決條件。因為觀念是一切行動的先導因素,觀念決定思想,思想引導行為,特定的觀念導致特定的行為。所以,企業要實施管理創新,最為關鍵的是要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新時期,我們應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以人為本”,順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潮流,強化競爭意識和風險管理思想。在企業管理創新過程中,通過觀念創新,想別人不敢想,做別人不敢做,發現商機,搶佔先機,發揮企業優勢,取得管理創新的成功,真正實現“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的境界。所以,企業要樹立起市場競爭、質量效益、成本控制、品牌價值等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經營管理理念,要充分認識到思想觀念的創新是管理創新的首要內容。

  2 組織結構創新

  組織目標的實現是通過有效配置組織資源而實現的,組織結構決定著資源配置的合理與否。外部環境的變化、組織發展的不同階段以及企業內部的生產工藝、技術水平、管理條件的變化都是導致企業實施組織結構變化的因素。實施組織結構創新,就是要求企業面對新的發展環境,通過合理的設計組織構架,建立職責明晰、管理科學、執行高效的企業管理體系,進而保證企業管理創新的有效實施現代企業管理的創新現代企業管理的創新。新時期,隨著資訊科技和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社會分工協作體系的日益完善,建立起適應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的組織結構已勢在必行,網路企業、虛擬企業、業務外包、戰略聯盟等都是組織結構創新的產物。

  3 管理制度創新

  管理制度創新是指企業在現有的生產經營環境下,通過設立新的更能激發員工行為的制度和規範體系來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它是對管理思想創新和組織結構創新的進一步制度化和規範化,是管理創新實現的根本保證,也是管理創新的最高層次。企業所有的創新活動都有賴於管理制度創新的沉澱和持續有效的激勵,通過制度創新得以固化並持續發揮作用。為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經營機制,我國的企業經營機制和制度實施了一系列的創新。比如,通過產權制度改革、股份制和公司化改造、企業重組、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適應市場和競爭需要的員工激勵及約束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