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

  企業文化就像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支撐企業穩步前行,企業文化的建設很重要,那麼企業文化的建設核心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告訴你。

  :創新機制詮釋企業成長力

  21世紀是倫理經營時代,所謂倫理經營就是更加註重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文化因素。有專家稱科學管理最終要向文化管理髮展,這也是企業管理的一種軟化趨勢。軟化不等於不重視企業硬體建設,而是將重心轉移到文化競爭力上。企業的成長機制是文化力中最核心的因素。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涵:

  一是企業內聚力。包括經營管理人員和員工的感情緊密度、企業的團隊精神、向心力等。任何一個有文化內涵的企業,都需要建立感情投資機制。沒有感情上的投入,任何企業精神以及經營倫理都是建立不起來的。要管理就應先尊重對方,使地管理者建立起信任情結,有了這個感情上的紐帶,企業員工對經營管理人員就有了感情依附意識,管理就比較順暢;同樣,企業管理人員就會充分尊重員工的人格。古語稱,人心齊,泰山移,就是這個道理。這裡最重要的是處理好教育與管理的關係,以人為本。團隊精神是通過運用集體智慧將整修團隊的人力、物力、財力整合於某一方面,創造出驚人業績,整個團隊擁有同一精神支柱和精神追求,各方的價值體系得以融合,從而迸發出創造力,主動將自己的行為與企業的榮譽融為一體。

  二是才能激發機制。企業要保持永久的創造力,必須建立起才能激發機制。將調動員工積極性當成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行為,在企業中養成一種尊重創新、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圍,每個人都能從中感受到事業成就感。

  三是企業持續不斷的延續機能。技術是不斷更新的,企業文化因素是永存的。技術可以外借而文化只能自生,有了文化力的支援,企業的生命力會得到源源不斷的軟支援,企業的發展就有了彈性。高增長時企業一路高歌,處於發展轉型期時可以順利過渡。

  :形象推進企業市場競爭力

  文化力中有一個重要的組成方面就是形象力。形象代表著一個企業的市場信譽,關切到企業被消費者認可的程度和速度,不可小覷。形象力有三個必不可少的構成因子:

  一是企業信譽。包括企業的道德責任,即不是為了趨利避害才遵守企業倫理規範,而是把企業道德當作一種責任。處處從消費者的關切點考慮企業的經營和服務,把追求經濟利益和履行道德責任結合起來。

  二是企業美譽度。也就是社會對一個企業的認可程度。包括對產品質量的美譽,對服務的美譽,對企業經營理念的美譽。文化力強調企業的倫理責任,重視企業對“人”“己”的處理方式,是否關注消費者的利益,能否把企業的經營基點放在極大滿足社會需求上。把消費者的利益融入企業的利益中。

  三是市場親和力。海爾的產品廣為社會認可,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海爾的市場親和力好。其他一些名牌企業的產品之所以被消費者認可,保持相當的市場佔有率也是這個原因。市場親和力包括企業的自律行為,即企業員工能夠認識到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並以這種認識來指導企業的行為。處理好企業與處、利益相關者的關係,從社會整體考慮企業的經營決策和市場營銷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