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資產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信貸資產作為商業銀行擁有或控制的能預期帶來經濟利益的主要資源,其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益和長期發展,因此信貸資產也被譽為商業銀行的生命線。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信貸資產的主要內容,希望你們喜歡。

  信貸資產的主要內容

  信貸資產是指銀行所發放的各種貸款所形成的資產業務。貸款是按一定利率和確定的期限貸出貨幣資金的信用活動,是商業銀行資產業務中最重要的專案,在資產業務中所佔比重最大。

  按保障程度***風險程度***,貸款可劃分為信用貸款、擔保貸款和抵押***貼現***貸款。信用貸款是指銀行完全憑藉客戶而無須提供擔保品而發放的貸款。擔保貸款是銀行憑藉客戶擔保人的雙重信譽而發放的貸款。

  抵押貸款***包括貼現***要求客戶提供具有一定價值的商品物質或有價證券作為抵放的貸款。這種標準劃分,有利於銀行加強貸款安全性或管理。銀行在選擇發放貸款方式時,應視貸款物件、貸款風險程度加以確定。

  信貸資產的分類

  按期限

  貸款可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1年以內為短期貸款;1-7年為中期貸款;7-10年為長期貸款。以貸款時間來劃分貸款種類,主要作用是有利於銀行掌握資產的流動性性,便於銀行短、中、長期貸款保持適當比例。

  按物件和用途

  貸款可以分為工業貸款、農業貸款、科技貸款、消費貸款、投資貸款、證券貸款等。這種分法一方面有利於按貸款物件的償還能力安排貸款秩序,另有利於考察銀行信貸資金的流動方向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間的分佈狀況,從而有利於分析銀行信貸結構與國民經濟情況。

  按貸款的質量或佔用形態

  貸款可以分為正常貸款、逾期貸款、呆滯貸款、呆賬貸款等。正常貸款是指能按期償還本款。逾期貸款是指超過貸款合同規定期限而銀行又不同意延期的貸款。呆滯貸款是指預計兩年以上時間不能歸還自呆賬貸款是指企業倒閉以後無力歸還的貸款。這種分類有利於加強銀行貸款質量管理,找出產生貸款風險的原因,以及相應的措施和對策。

  信貸資產的主要模式

  信貸資產轉讓業務分為買斷型信貸資產轉讓業務和回購型信貸資產轉讓業務。買斷型信貸資產轉讓業務是指轉讓雙方根據協議約定轉讓信貸資產,資產轉讓後,借款人向受讓方承擔還本付息的義務。買斷型信貸資產轉讓業務項下,債權人由出讓方轉讓為受讓方。這種轉讓方式也被稱為"真實出售"。

  回購型信貸資產轉讓業務是指轉讓雙方根據協議約定在某一日期以約定的價格轉讓信貸資產,同時出讓方承諾在約定的日期向受讓方無條件購回該項信貸資產。由於回購型業務所轉讓的信貸資產在到期前就已由出讓方購回,所以不辦理貸款檔案和法律檔案的移交,付息的責任由出讓方承擔。

  目前我國大力發展的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也是一種買斷型信貸資產轉讓業務。信貸資產證券化是將信貸資產轉移給一個特設目的主體***這種轉移可以採用轉讓方式,也可以採用信託方式***,由特設目的主體以資產支援證券的形式向投資者發行受益證券,以信貸資產的現金流支付資產支援證券收益的方式。可以看出,信貸資產證券化區別於傳統的信貸資產轉讓業務之處即創新之處在於特設目的主體受讓了該筆信貸資產以後,以該筆信貸資產的現金流為基礎向投資者發行了受益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