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管理的主要流程

  隨著銀行業的不斷髮展,信貸業務的種類不斷增加,信貸管理工作的難度也在增大,只有運用先進的管理工具和手段,採用統一的資訊化技術,才能對貸款實行全過程科學化、規範化的管理,達到對信貸資產質量實施有力監測,降低信貸資產風險的目的。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科學合理的信貸業務管理過程實質上是規避風險、獲取效益,以確保信貸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的過程。每一筆信貸業務都會面臨著諸多風險,基本操作流程就是要通過既定的操作程式,通過每個環節的層層控制達到防範風險、實現效益的目的。一般來說,一筆貸款的管理流程分為九個環節。

  1、貸款申請

  借款人需用貸款資金時,應按照貸款人要求的方式和內容提出貸款申請,並恪守誠實守信原則,承諾所提供材料的真實、完整、有效。申請基本內容通常包括:借款人名稱、企業性質、經營範圍,申請貸款的種類、期限、金額、方式、用途,用款計劃,還本付息計劃等,並根據貸款人要求提供其他相關資料。

  2、受理與調查

  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接到借款人的借款申請後,應由分管客戶關係管理的信貸員採用有效方式收集借款人的資訊,對其資質、信用狀況、財務狀況、經營情況等進行調查分析,評定資信等級,評估專案效益和還本付息能力。同時也應對擔保人的資信、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如果涉及抵***質***押物的還必須分析其權屬狀況、市場價值、變現能力等,並就具體信貸條件進行初步洽談。信貸員根據調查內容撰寫書面報告,提出調查結論和信貸意見。

  3、風險評價

  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人員將調查結論和初步貸款意見提交審批部門,由審批部門對貸前調查報告及貸款資料進行全面的風險評價,設定定量或定性的指標和標準,對借款人情況、還款來源、擔保情況等進行審查,全面評價風險因素。風險評價隸屬於貸款決策過程,是貸款全流程管理中的關鍵環節之一。

  4、貸款審批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按照“審貸分離、分級審批”的原則對信貸資金的投向、金額、期限、利率等貸款內容和條件進行最終決策,逐級簽署審批意見。

  5、合同簽訂

  合同簽訂強調協議承諾原則。借款申請經審查批准後,銀行業金融機構與借款人應共同簽訂書面借款合同,作為明確借貸雙方權利和義務的法律檔案。其基本內容應包括金額、期限、利率、借款種類、用途、支付、還款保障及風險處置等要素和有關細節。對於保證擔保貸款,銀行業金融機構還需與擔保人簽訂書面擔保合同;對於抵***質***押擔保貸款,銀行業金融機構還須簽訂抵***質***押擔保合同,並辦理登記等相關法律手續。

  6、貸款發放

  貸款人應設立獨立的責任部門或崗位,負責貸款發放稽核。貸款人在發放貸款前應確認借款人滿足合同約定的提款條件,並按照合同約定的方式對貸款資金的支付實施管理與控制,監督貸款資金按約定用途使用。

  7、貸款支付

  貸款人應設立獨立的責任部門或崗位,負責貸款支付稽核和支付操作。採用貸款人受託支付的,貸款人應稽核交易資料是否符合合同約定條件。在稽核通過後,將貸款資金通過借款人賬戶支付給借款人交易物件。採用借款人支付方式的,貸款人應要求借款人定期彙總報告貸款資金支付情況,並通過賬戶分析、憑證查驗、現場調查等方式核查貸款支付是否符合約定用途。

  8、貸後管理

  貸後管理是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貸款發放後對合同執行情況及借款人經營管理情況進行檢查或監控的信貸管理行為。其主要內容包括監督借款人的貸款使用情況、跟蹤掌握企業財務狀況及其清償能力、檢查貸款抵***質***押品和擔保權益的完整性三個方面。其主要目的是督促借款人按合同約定用途合理使用貸款,及時發現並採取有效措施糾正、處理有問題貸款,並對貸款調查、審查與審批工作進行資訊反饋,及時調整與借款人合作的策略與內容。

  9、貸款回收與處置

  貸款回收與處置直接關係到銀行業金融機構預期收益的實現和信貸資金的安全,貸款到期按合同約定足額歸還本息,是借款人履行借款合同、維護信用關係當事人各方權益的基本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提前提示借款人到期還本付息;對貸款需要展期的,貸款人應審慎評估展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科學確定展期期限,加強展期後管理;對於確因借款人暫時經營困難不能按期還款的,貸款人可與借款人協商貸款重組;對於不良貸款,貸款人要按照有關規定和方式,予以核銷或保全處置。此外,一般還要進行信貸檔案管理。貸款結消後,該筆信貸業務即已完成,貸款人應及時將貸款的全部資料歸檔保管,並移交專職保管員對檔案資料的安全、完整和保密性負責。

  信貸管理的侷限性

  信貸管理方式是一種被動的、適應性的策略。這些信貸管理方法存在以下侷限性:

  ***1***關於貸款的決策行為是事前判斷,貸款存續期間借款人因素變化和巨集觀經濟因素衝擊都是不可預知的。由於信用分析存在資訊有限性和有效性問題,銀行貸款營銷、貸款稽核、貸款審批人員的經驗法則和定性分析對於貸款風險和借款人信用的主觀判斷存在預測的準確度問題,經濟低靡時期抵押品和擔保品的實際抵補能力等,決定了信用風險管理工作在第一層面存在難以克服的外部制約因素。

  ***2***銀行業務經營必然存在地域上、客戶關係上、專業領域上的相對優勢,由此形成銀行放貸業務相對集中於若干特定型別和風險特徵的信貸資產。由於銀行貸款的發放通常是在維繫原有客戶關係和維持原有業務品種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實施貸款組合充分分散化的策略存在許多現實障礙。比如:拓展新型別貸款客戶的營銷成本問題,經營地域的基礎經濟環境,信貸業務營銷隊伍和管理專業人員的經驗、素質等。

  ***3***銀行信貸管理的目標是實現貸款經營收益的最大化,應當體現為資本收益率水平的有效增長。由於發放貸款後,銀行沒有積極管理信貸資產的途徑或工具,資產負債表內信貸資產不能產生預期收益,甚至形成呆賬、壞賬。差的情形是,銀行不能獲得經營信貸業務的增值收益;最壞的情形是,持有風險資產的信用狀況持續惡化,卻沒有行之有效的風險規避措施和止損安排,導致信用損失消蝕了貸款損失準備金、風險儲備金和銀行資本金。

  信貸的相關材料

  信貸業務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行為,根據《合同法》、《擔保法》的有關規定,需要各方當事人簽訂一系列合同或協議,規定各自的權利與義務:

  1.申請書。借款人在申辦信貸業務時填寫的申請資料。

  2.主合同。指貸款業務的借款合同、貼現業務的貼現協議等對信貸業務中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進行規定的主要合同。

  3.擔保合同。指抵押合同、質押合同或保證合同,為保證主合同順利履行的擔保合同。

  4.反擔保合同。指借款人與保證人、第三方抵押人、第三方出質人簽訂的保證履行主合同的反擔保合同。

  5.相關合同。指房屋買賣合同、裝修合同、產品購銷合同等證明借款用途、借款人與其他第三方企業或個人所簽訂的合同。

  6.委託扣款協議。指借款人授權貸款銀行從其在貸款行開立的賬戶中按約定進行扣款,以歸還貸款本息或支付給其債權人、合作方的授權書或協議書。

  7.合同變更協議。指展期協議等對主合同、擔保合同進行變更的協議文字。

  8.借款借據。借款人根據借款合同向貸款人開出的借款憑證,貸款銀行會計部門憑以轉賬放款,借款人會計部門憑以做賬。

  9.對賬單。主要針對企業借款人,貸款行向借款人定期寄出對賬單,對貸款本息的歸還情況、當前餘額等出具銀行賬務明細。

  10.貸款到期通知書、逾期貸款催收通知書、利率變更通知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