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體質的養生

  氣虛的人講話聲音比較低,而且多屬於虛胖,不耐寒冷,那麼氣虛體質的人怎麼調養身體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氣虛體質的養生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氣虛體質的特徵

  1.形體特徵:肌肉不健壯;

  2.常見表現:平時常見表現有氣短懶言,語音低怯,疲乏無力,易汗出;面色偏黃或咣白,目光少神,脣色少華,毛髮不澤,頭暈,健忘,大便正常,或便祕但不結硬,或大便不成形,便後有不盡感,小便正常或偏多;

  3.心理特徵:性格內向,情緒不穩定,膽小,不喜歡冒險;

  4.發病傾向:平時體質虛弱,易患感冒;或發病後因抗病能力弱而難以痊癒;易患內臟下垂、虛勞等病;

  5.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耐受寒邪、風邪、暑邪。

  方法

  精神調攝:“思傷脾”,氣虛體質者應精神內守,清心寡慾,祛除雜念,不躁動,少思慮;

  起居調適:平時注意保暖,夏當避暑,冬當避寒,以防感冒;避免熬夜或過度勞累傷正氣。尤其在夏天的中午應適當休息,保持充足睡眠;

  體育鍛煉:不宜劇烈運動以防耗氣,可做一些柔緩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做操等,並持之以恆;

  飲食調理:常食益氣健脾食物,如山藥、黃豆、白扁豆、雞肉、香菇、大棗、櫻桃、葡萄、花生、蜂蜜等,少吃耗氣食物如生蘿蔔、空心菜等;

  藥膳推薦:

  A.黃芪童子雞:取童子雞1只洗淨,用紗布袋包好生黃芪9克,取一根細線,一端紮緊紗布袋口,置於鍋內,另一端則綁在鍋柄上。在鍋中加姜、蔥及適量水煮湯,待童子雞煮熟後,拿出黃芪包。加入鹽、黃酒調味,即可食用。可益氣補虛;

  B.山藥粥:將山藥30克和粳米180克一起入鍋加清水適量煮粥,煮熟即成。此粥可在每日晚飯時食用,具有補中益氣、益肺固精、強身健體的作用。

  藥食調治:"藥食同源","藥補不如食補",可選用"芝麻桂圓山藥粉"等補氣養血解乏提神的中藥食療方調養。

  中藥治療:

  "是藥三分毒",須在中醫師指導下,若聲音低微,經常感冒、出汗,偏於肺氣虛者可選用玉屏風散;

  若有肛門下墜或內臟下垂者,適合用補中益氣湯化裁;若消化不好容易腹脹,吃得不少,但就是長不胖偏於脾胃氣虛者宜選四君子湯或六君子丸或參苓白朮散;

  經常用腦過度耗傷氣血的文字工作者,可考慮用歸脾丸。

  氣虛體質調理方法

  想要調節氣虛的這種體質,那麼一定要根據季節的不同來服用不同的中藥湯水,這樣才能夠更好、更快的促進身體健康。一般情況下,出來適當的科學鍛鍊之外,還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來令身體恢復健康。

  第一:加強體育鍛煉

  很多人出現氣虛的情況主要就是由於日常鍛鍊不夠所導致的。所以,想要改變這種氣虛體質,加強鍛鍊是非常有必要的。運動能夠很好的令身體興奮,這樣不僅能夠很好的提高體質,精神也會更加的愉悅。

  第二:食療調養

  通過食物來治療氣虛體質也是很多人的選擇,最常見的使用重要就是黃芪,不僅可以用來泡水服用,還能夠燉湯以及煲粥,這不僅豐富了食物的多層次味道,同時又能夠很好的滋補身體,一舉多得。

  常見的治療氣虛體質的中藥方就是使用黃芪桂枝五物湯了,主要的材料就是黃芪、生薑、紅棗、芍藥還有桂枝這五種中藥要。經常服用不僅不會產生不利於身體健康的副作用,反而還能夠治療多種多種疾病,例如頸椎病、神經損傷、糖尿病、神經痛、便祕以及痤瘡等等。

  除了上面說的五物湯之外,也可以選擇玉屏障散,主要的材料就是防風、白朮還有黃芪,將三種中藥一起放入鍋中煎湯服用,建議每天當作茶水來飲用,能很好的改善氣虛體質,同時還具有防治氣虛感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