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失敗故事

  很多年輕人對自主創業很神往,那意味著挑戰、智慧、財富、價值。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1::該先做“法律儲備”

  在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大學生創業被逼成了“時尚”。瀋陽某高校學生小楊經營“城際包車”實施創業行動,卻遭遇尷尬和麻煩:

  包車晚點甚至有的車壓根沒來,讓400名乘客苦等了4個小時,場面一度失控……

  小楊很糾結,他要不回預付的包車費,而乘客又讓他賠償票款與損失。6月28日,記者瞭解到,這位大學生經理竟然將最重要的租車環節交由中間人做,導致維權難。

  這樣的結果告訴我們:大學生創業,先做“法律儲備”。

  學生經理辦起

  “城際包車”

  小楊是瀋陽某高校大四學生,讀的是物流專業。去年,他了解到針對大學生群體的城際包車業務前景不錯,便決定與幾個想創業的同學啟動“假期大學生客運包車 ”行動,並選擇了瀋陽到大連這條線。今年清明節剛過,小楊和同伴就在瀋陽十幾所高校做宣傳,有500多名大學生乘客表示願意乘坐他們組織的包車去大連。

  為此,他到大連委託一位叫張姓朋友辦理租車事務,還請當地高校的法律老師幫助審查包車協議。今年4月20日,小楊與在大連從事客運的於某籤協議租下7輛客車,按照約定,7輛車要在4月30日12時從大連發車,而400名預付部分車費***35元***的大學生乘客於當日16時30在甦家屯高速***和三臺子高速***處分別集合候車。

  包車誤時乘客索賠

  4月30日16時許,大學生乘客們陸續到齊了。然而,半小時後,到約定時間了,大家並沒看到車的影子。這一等就是4個小時。據瞭解,大連發車晚了,有的車還被扣。等待期間,一些著急的學生要求退還預付票款。還有一些情緒激動的學生與小楊他們發生撕扯;還有學生覺得受騙了,撥打了110報警。

  有一些準備到大連玩的學生已訂下特價酒店併網上支付了房費。他們向小楊提出索賠200元至數百元不等。而“五一”過後,還有學生專門到小楊所在的學校討說法,這讓正處在寫畢業論文關鍵時期的小楊難以招架。小楊說,他們確實給很多乘客製造了麻煩,但他和同學們也是受害者,為這事賠進去近兩萬元錢。

  組織者竟沒簽

  “包車協議”

  小楊認為,大連方面的於某應負主要責任,因其違背了協議中“按時接學生”的規定。小楊曾到大連協調解決此事,希望拿回部分款項,但於某不但不給,還說“ 壓根沒跟小楊簽過協議”。原來那份協議書上面並沒有小楊的名字,在甲方包車方一欄裡寫的是“張某”。也就是說,這份協議是小楊在大連那位張姓朋友跟人家籤的。

  雖然小楊事先找人請教法律方面的問題,但卻選擇了一種“最不法律”的做法:大連包車公司的車輛有沒有保險?有沒有從事客運的資質……這些事情,小楊均未事前瞭解。小楊表示,已經沒有錢和時間來通過法律途徑解決這件事。而且,由於協議並不是自己籤的,張某能否配合自己把大連車主於某告上法庭還是未知數。

  先懂行再創業

  據記者在瀋陽幾所大學瞭解,大學生租車出行市場比較誘人,是一塊“大蛋糕”,值得開發。那麼,我們還要做些什麼準備呢?

  觀點1:

  “異地營運”可能受罰

  交通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如果學校或學生在假期統一組織包車,客運票價沒超出市場價,租賃的又是有營運證的合格車輛,這種行為是可以的。運營管理部門只負責查處車輛是否有營運證,至於學生個人組織的租車行為是否合理,要由其他部門進行界定。該工作人員還表示,城際包車車輛需要持有線路書,否則受到“異地營運”的處罰。

  觀點2:

  “如此包車”維權很難

  遼寧城銘律師事務所主任秦大軍律師認為,小楊創業經歷暴露出的問題發人深省。客執行業有嚴格的准入制度和行業管理制度,大學生又缺乏專業知識和行業經驗,常會深陷“泥潭”。大學生還缺乏應對突發狀況和規避風險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簽訂協議的不是小楊本人,維權很難。先懂行後創業,這對一心創業的大學生們來說,很重要。

  2:80後大學生創業三年虧120萬

  創業本來是為了實現自身的物質訴求,而創業三年的80後大學生周阿七卻因此而虧損120萬。

  “我想到了死,可是死亡減輕不了我的負載,償還不了父母的養育恩情。” 周阿七經過一段沉重期後,如今已經重新振作起來,回到老家綿陽,找了一份工作先讓自己***下來。

  “一個選擇了創業為生的人,是不會輕易放棄的,我還會從頭再來。”阿七激情未泯,鬥志仍在。

  阿七生於1983年,是家中的獨子,父親是公務員,沒有什麼家庭負擔,這也是阿七大膽創業的原因之一。“既然我一無所有,那麼我就創業。”阿七的創業是一個偶然,但也是一個必然的機遇。

  2007年夏天,周阿七開始創業。那時他才大三,因為沒有資金,便聯合阿德、朋子、愷愷、阿超、阿玉等幾個朋友合夥在杭州大學城商業街租了一間130平方米的店鋪,做起了火鍋店生意。

  “當時我們幾乎一無所知,火鍋鍋底的做法、餐廳運營、店面裝修、廚房設計、裝置的添置,我們一片空白,只剩下一腔熱情。”通過網路,阿七找到了一個專門做火鍋鍋底傳授和開業培訓的重慶師傅,摸著石頭過河地開始了荊棘叢生的創業之路。

  那時,愷愷、阿玉在外地,阿德、阿超、朋子是畢業生,忙於各種各樣的事情。時間相對寬裕的阿七就成了火鍋店唯一負責實際操作的人。經過一個夏天的淡季後,火鍋店開始旺起來,但阿七開始陷入了複雜的人事爭端中,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感開始赤裸裸地向他奔來。“在中國做生意,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做事。處理各種關係,化解各種矛盾,瞭解文化背景才會真正的走向成功。可惜在創業的這三年裡,我還是沒有完全吃透,所以我一路風雨。”阿七感慨道。

  火鍋店在次年正式進入軌道,嚐到甜頭後,他們又馬上開了第二家分店,同時又向二手房、小旅館等傳統行業邁進。但天不從人意,經過三年的努力後,阿七全部專案加起來總共虧損了120萬。

  “在學校裡,你科目不及格還可以補考,補考及格你也就過關了,可是在商場卻不會有補考,失敗了,要想再翻身,就難上加難。”創業過程中,阿七心痛過,身體累過。“我不會把這些東西告訴任何人,因為這是我選擇的。同時,我也告誡自己,要不斷尋找屬於自己的能力和對事件發生的控制力、影響力。”

  對近年我國興起的大學生創業熱潮,阿七如此說道:“我奉勸沒有創業資本、沒有父母親友支援、沒有想好退路,以及沒有毅力和狠心的大學生不要盲目創業。第一次做生意的人往往會過於樂觀的去估計事情的進展,這樣就會導致事情在不如人意時,反映遲緩,不能第一時間作出可以執行的策略部署。優柔寡斷就會犯錯,做生意,決策很重要的,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執行。一個好的創意,要是沒有嚴格的執行,沒有負責執行的人,創意將會永遠僅限於創意。”

  3:糊里糊塗開飯店 一年沒到便關門

  創業是我剛出學校門,一直以來的一個夢想!

  年輕的我總是有著一股創業的激情,也帶有幾分天真的思維!所以以前的幾次創業都沒成功!現在回想起來真覺得主要是自己經歷得太少,把事情想得簡單,做事也非常的草摔,總覺得自己能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來,但出來的結果讓人揪心!下面是我一次在我們鎮上開店,也是我創業中的一個“小插曲”吧!

  那是1999年的春天,我剛剛20歲多一點點,自己身上也沒多少錢,當然,想開店也需要一些資金的,就找我老爸借了幾千塊,總共湊起來也有一萬多了,在鎮上開個店也不成什麼問題了!因為我這個人特別喜歡結交朋友,所以在家裡酒肉朋友也不少。心想,就利用我結交的自然優勢,就決定開個飯店吧!結果說幹就幹了起來!一沒通過什麼市場調查!二沒看這裡到底有多少客源!就這稀裡糊塗也叫做是“創業”!

  於是在鎮上租了個鋪面,租金不貴,400元一月,店面在鎮上比起來說有不算小,可以擺上十張桌子,店鋪的位置也不錯,對面有個菜市場,在鎮上也算得是熱鬧的了!

  店面租好了,但還有許多的東西沒買,就叫了一些哥們幫我幫忙,由於幫忙的人多,不到一天的時間我的要用的都基本上買全了,什麼事情都要我一手操辦,一天下來我也是暈頭轉向了,父母也看到我有那麼多的朋友在為我幫忙,他們兩老人家又沒來為我搭理一些事,也沒有物件,孤家寡人一個!

  到第二天,我的店就準備開張了,開張的這天就熱鬧了,我的飯店主要是經營夜宵,所以白天沒準備什麼東西,到了晚上我的朋友全來為我小店捧場來了,開張的那天晚上就做四十桌的生意!真是把人累開花了,但心理也感到欣慰的是生意這麼好累一點也值得!

  好景不長,再好的生意也只是在一個鎮上,不可能我的朋友天天來捧我的場,一般到鎮上來的都是農民,到了農忙的時候,你看還有幾個人老遠跑到鎮上來吃的飯!租金雖然不是很貴,但是你僱的廚師,和服務員要工資啊,七七八八的開支,一個月加起來也是幾千塊,在此之前也沒有開店的經驗,管理上存在許多漏洞,再加上我的一些玩得好的朋友賒帳,如果不賒帳就沒生意,就一個小小的鎮上,根本就沒幾個客源。就這樣不到一年的時間,我的店就慢慢的撐不下去了,就被這些好朋友的賒帳賒死了!

  到最後,沒辦法,帳收不到,資金也是轉不過來了,迫不得已就只能把店轉了!

  年輕的我也只有創業的激情,沒有創業的頭腦,留下的結果只有一個,失敗!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