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工資如何計算工資基數

  目前全國各地勞資糾紛案件都成急劇上升之狀況,原因是加班工資的賠償金額計算的標準不明確及對應賬務處理不規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加班工資計算工資基數的方法

  按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月薪***作為基數計算。

  工作日加班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1.5倍工資;即月薪÷***21.75×8小時****加班小時×1.5

  週末加班加班的,用人單位應首先安排補休。在不能安排補休的情形下,應當支付二倍工資;即月薪÷21.75*加班天數×2

  法定節假日加班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三倍工資;即月薪÷21.75*加班天數×3

  法律依據:《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加班工資計算基數的確定

  1、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21.75天;

  2、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21.75天×8小時***=月工資收入÷174小時;

  3、用【你的月工資收入】÷174小時得到的就是你的每小時工資,得到基數。

  【附送加班工資計算方法】

  一、根據加班性質決定倍率:

  1、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支付不低於工資150%的報酬

  2、休息日安排工作又不能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200%的報酬。如能補休,不付。

  3、休假日安排工作,不論是否安排補休,都要支付不低於工資300%的報酬

  三、用小時工資×相應倍率-小時工資×100%,得到的就是加班工資

  加班工資的分類計算

  確定了加班費的計算基數後,還必須區分不同情況,才能準確計算出加班費,實踐操作中具體要把握以下幾點:

  1、標準工時制度的加班費計算。按照勞動部《關於印發<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通知》,應按以下標準支付工資:***1***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2***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3***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2、綜合計算工時制度的加班費計算。按照勞動部《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和《關於職工工作時間有關問題的覆函》規定,經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企業,在綜合計算週期內的總實際工作時間不應超過總法定標準工作時間,超過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按《勞動法》第44第1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按《勞動法》第44第3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而且,延長工作時間的小時數平均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3、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加班費的計算。一般情況下,經批准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企業不需要支付加班費。但是應當注意,用人單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職工工作的,仍然應當按照不低於本人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加班費。

  4、實行計件工資制度的加班費計算。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