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花紫羅蘭種植的方法

  紫羅蘭花期較長,花朵豐盛,花序碩大,色彩豐富,有香味,可用作花壇、花境的佈置材料和盆栽美化居室,也是很好的切花植物。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紫羅蘭的生態習性

  紫羅蘭喜冬暖溼潤,夏涼乾爽的氣候環境。苗期稍耐蔭,花蕾形成及開花期喜充足陽光。較耐寒冷,能耐短期0℃左右低溫,但不耐霜凍。忌暑熱多溼氣候,梅雨天氣易發生病害。一般以冬季種植,春季開花為主。由於周身具有柔毛,體內水分蒸發較少,生長期一般可少澆水,花期需適量澆水。根系極發達,要求土壤肥沃疏鬆,土層深厚。粘重土及排水不良地難以生長。

  型別及品種

  園藝品種甚多,有單瓣和重瓣兩種品系。重瓣品系觀賞價值高;單瓣品系能結種,而重瓣品系不能。一般扁平種子播種生長的植株,通常可生產大量重瓣花;而飽滿充實的種子,大多數產生單瓣花的植株。花色有粉紅、深紅、淺紫、深紫、純白、淡黃、鮮黃、藍紫等。在生產中一般使用白花、粉花和紫花等品種生產切花。

  主要栽培品種有白色的‘艾達’***Aida***、淡黃的‘卡門’***Carmen***、紅色的‘弗朗西絲卡’***Francesca***、紫色的‘阿貝拉’***Arabella***和淡紫紅的‘英卡納’***Incana***等。依株高分有高、中、矮三類;依花期不同分有夏紫羅蘭、秋紫羅蘭及冬紫羅蘭等品種;依栽培習性不同分一年生及二年生型別。

  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為主,也可扦插繁殖。通常栽培多為二年生品種。在雲南省,於11月播種,播種後,在15℃-22℃條件下,7-10天發芽,再經30-40天左右,具有6-7片真葉時定植。3月即可開花。播種時要將盆土澆足水,播後不宜直接澆水,若土壤變幹發白,可用噴壺噴灑或採用“浸盆法”來保持土壤溼潤。苗盤放在遮蔭處,並蓋上遮蔭物,待出苗後應逐漸撤去遮蔭物,使其見光。

  注意秋播的時間不能太晚,否則將影響植株的生長、越冬、開花的數量及質量。

  栽培管理技術

  選擇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作栽培基質。切花多進行溫室栽培,種植地忌積水。苗高8-10cm時可定植。栽種密度為每平方米50-60株,等間距穴栽。紫羅蘭為直根性植物,不耐移植。因此為保證成活,移栽時要多帶宿土,儘量不要傷根系。定植後澆透水。在生長前期應控水蹲苗,保持土壤處於微潮偏幹狀態,一般3-4天澆一次水。氣溫越低,澆水越少。環境溫度升高後,加大澆水量,否則植株長得較矮,會對切花品質造成影響。栽植時應施足基肥,生長前期視植株長勢適當施肥。施肥一次不要太多,要薄肥勤施,否則易造成植株徒長,當植株孕蕾後,追施0.1%-0.2%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週一次。

  紫羅蘭喜光,需全日照。溫度通過塑料大棚來調控,控制在10℃-30℃之間,越冬時溫度不宜低於5℃。在雲南,冬天通過封閉塑料薄膜來提高溫度加以保護,夏天,掀開塑料薄膜,利用通風來降低環境溫度,這有利於切花的生產,並且成本低廉,產量較高,品質上乘。

  在植株生長過程中,隨著花序增長,植株重量增加,植株易倒伏,影響切花品質並造成施肥澆水困難,且影響通風,易染病害。因此在花蕾期應張網。此外,在適宜期注意中耕除草,以利於土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與活動,從而促進土壤中有機質的分解,為花卉根系生長和養分吸收創造良好的條件。夏季高溫、高溼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

  病蟲害防治

  紫羅蘭的主要病蟲害有:

  ***1***葉斑病:是由連作密植、通風不良、溼度過高等原因引起的。

  防治方法:

  ①清除病株殘體,減少侵染源;

  ②選用抗病品種,適當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③實行輪作;

  ④沿土壤表面澆灌,避免在植株上噴水;⑤噴灑1%的波爾多液或25%多菌靈可溼性粉劑300-600倍液,或5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400-600倍液。

  ***2***猝倒病:主要通過土壤和肥料傳播,溼度過大,土溫過高,播種過密,幼苗生長瘦弱等情況下易發生。

  防治方法:

  ①及時拔除病株;

  ②對土壤進行消毒;

  ③幼苗出土前期,適當控制澆水;

  ④發病初期用50%的代森銨水溶液300-4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澆灌。

  ***3***腐爛病:主要是由於溼度大,光照不足,通風不良而造成。

  防治方法:適當控制水分,透光通風。

  ***4***根結線蟲病:主要通過灌溉及農事操作進行傳播,帶病土壤和殘株是侵染的主要來源。

  防治方法:

  ①進行土壤消毒;

  ②進行藥劑處理。

  ***5***蟲害:主要是蚜蟲,積聚在葉、嫩芽及花蕾上,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植物組織內吸取汁液,使受害部位出現黃斑或黑斑,受害葉片皺縮、脫落,花蕾萎縮或畸形生長,嚴重時可使植株死亡。蚜蟲能分泌蜜露,導致細菌生長,誘發煤煙病等病害。

  防治方法:

  ①通過清除附近雜草來消除;

  ②噴施40%樂果或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或殺滅菊酯2000-30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等。

  切花采收與貯藏

  當花枝上1/2-2/3小花開放時採收。採收時間以早晨或傍晚為好。此時植株體內的細胞含水量較多,能使鮮花保鮮時間延長。從莖基部採剪,使花枝更長。每束10-20支,綁紮好後基部放入容器中充分吸水,再用包裝紙或塑料薄膜包裹後,冷藏或裝箱上市。切花花枝在4℃溫度下可保持3-4天,3-4天后就應回到室溫環境中。

  紫羅蘭切花的栽培要點

  選擇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作栽培基質。切花多進行溫室栽培,種植地忌積水。苗高8-10cm時可定植。栽種密度為每平方米50-60株,等間距穴栽。紫羅蘭為直根性植物,不耐移植。因此為保證成活,移栽時要多帶宿土,儘量不要傷根系。定植後澆透水。在生長前期應控水蹲苗,保持土壤處於微潮偏幹狀態,一般3-4天澆一次水。氣溫越低,澆水越少。環境溫度升高後後,加大澆水量,否則植株長得較矮,會對切花品質造成影響。栽植時應施足基肥,生長前期視植株長勢適當施肥。施肥一次不要太多,要薄肥勤施,否則易造成植株徒長,當植株孕蕾後,追施0.1%-0.2%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週一次。

  紫羅蘭喜光,需全日照。溫度通過塑料大棚來調控,控制在10℃-30℃之間,越冬時溫度不宜低於5℃。在雲南,冬天通過封閉塑料薄膜來提高溫度加以保護,夏天,掀開塑料薄膜,利用通風來降低環境溫度,這有利於切花的生產,並且成本低廉,產量較高,品質上乘。

  在植株生長過程中,隨著花序增長,植株重量增加,植株易倒伏,影響切花品質並造成施肥澆水困難,且影響通風,易染病害。因此在花蕾期應張網。此外,在適宜期注意中耕除草,以利於土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與活動,從而促進土壤中有機質的分解,為花卉根系生長和養分吸收創造良好的條件。夏季高溫、高溼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