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是怎麼形成的

  人的面板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三部分組成。指紋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紋線。很多人都知道指紋就跟一個人的基因一樣,無法被複制,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指紋的相關知識。

  :

  形成基礎

  在皮膚髮育過程中,雖然表皮、真皮以及基質層都在共同成長,但柔軟的皮下組織長得比相對堅

  硬的表皮快,因此會對錶皮產生源源不斷的上頂壓力,迫使長得較慢的表皮向內層組織收縮塌陷,逐漸變彎打皺,以減輕皮下組織施加給它的壓力。如此一來,一方面使勁向上攻,一方面被迫往下撤,導致表皮長得曲曲彎彎,坑窪不平,形成紋路。這種變彎打皺的過程隨著內層組織產生的上層壓力的變化而波動起伏,形成凹凸不平的脊紋或皺褶,直到發育過程中止,最終定型為至死不變的指紋。

  基本型別

  3種

  指紋有3種基本型別——鬥型、弓型和箕型,是皮下組織對指肚表皮頂壓方向的不同造就了這不同的型別。研究表明,如果某人指頭肚高而圓,其指紋的紋路將是螺旋型。科學家已能夠通過模型再現那些較為常見的指紋,也能重複不太複雜的罕見指紋的形成過程。

  指紋是人類手指末端指腹上由凹凸的面板所形成的紋路。指紋能使手在接觸物件時增加摩擦力,從而更容易發力及抓緊物件。是人類進化過程式中自然形成的。第一類是明顯紋,就是目視即可見的紋路。如手沾油漆、血液、墨水等物品轉印而成,通常都是印在指紋卡上成為基本資料;

  第二類是成型紋,這是指在柔軟物質,如手接觸壓印在蠟燭、黏土上發現的指紋;

  第三類是潛伏指紋,這類指紋是經身體自然分泌物如汗液,轉移形成的指紋紋路,目視不易發現,是案發現場中最常見的指紋。潛伏指紋往往是手指先接觸到油脂、汗液或塵埃後,再接觸到乾淨的表面而留下,雖然肉眼無法看到這些指紋,但是經過特別的方法及使用一些特別的化學試劑加以處理,即能顯現出這些潛伏的指紋。鑑識人員最常接觸到的指紋是潛伏紋。如果指紋是留在金屬、塑膠、玻璃、磁磚等非吸水性物品的表面,檢驗方法就比較容易。通常可以用粉末法,選擇顏色對比大的粉末,撒在物品表面提取出完整的指紋;另一方法是磁粉法,以微細的鐵粉顆粒,用磁鐵作為刷子,來回刷掃,顯現指紋。如果指紋留在紙張、卡片、皮革、木頭等吸水性物品的表面,必須經過化學處理才能在化驗室顯形。

  化學法

  碘薰法——即使用碘晶體加溫產生蒸氣,它與指紋殘留物的油脂產生反應後,便會出現黃棕色的指紋,必須立即拍照或用化學方法固定;

  寧海得林***Ninhydrin***法——將試劑噴在檢體上,與身體分泌物的氨基酸產生反應後,會呈現出紫色的指紋;

  硝酸銀法——硝酸銀溶液與潛伏指紋中的氯化鈉產生反應後,在陽光下會產生黑色的指紋;

  螢光試劑法——螢光氨與鄰苯二醛幾乎馬上與指紋殘留物的蛋白質或氨基酸作用,產生高螢光性指紋,此試劑可以用在彩色物品的表面。

  採集證據還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如三秒膠法,即利用氰丙烯酸酯的氣體與水和氨基酸分子反應而產生指紋

  茚三酮法——α氨基酸與茚三酮在弱酸性溶液中共熱,反應後經失水脫羧生成氨基茚三酮,再與水合茚三酮反應生成紫紅色,最終為藍色物質。此試劑可以用在紙張表面。

  指紋結構

  指紋,也稱為手印,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的指紋是指人的手指第一節手掌麵皮膚上的乳突線花紋;廣義的指紋則包括指頭紋、指節紋和掌紋。指紋與指印在字面上有區別,即指紋是指手指第一節手掌麵皮膚上的乳突線花紋,指印則是這個乳突線花紋留下的印痕,但是在司法實踐中,約定俗成,指紋與指印的概念是通用的。

  留下印痕主要是由於在人的手指、手掌面的面板上,存在有大量的汗腺和皮脂腺***想想您緊張或激動時手心裡的汗***,只要生命活動存在,就不斷地有汗液、皮脂液排出,有點像原子印章不斷有油墨滲到印文表面,因此,只要手指、手掌接觸到物體表面,就會象原子印章一樣自動留下印痕。當然,這主要是說手指、手掌本身能留下指紋的原因。如果手指、手掌粘上其它液體樣物質,如頭面部的油脂***這是您最常要用的"印泥盒"***、血液和按捺指紋的油墨等時,留下指紋的原理就更象蓋普通印章。指紋的取證,包括指紋的搜尋和發現。指紋的搜尋範圍:***1***犯罪活動中心;***2***現場的進出口及其周圍;***3***犯罪分子可能接觸過的物品;***4***犯罪分子遺留在現場上的各種凶器和物品。

  獨一無二

  並且它們的複雜度足以提供用於鑑別的足夠特徵。指紋除了具有唯一性外,還具有遺傳性和不變性。尚未發現有不同的人擁有相同的指紋,所以每個人的指紋也是獨一無二。由於指紋是每個人獨有的標記,近幾百年來,罪犯在犯案現場留下的指紋,均成為警方追捕疑犯的重要線索。現今鑑別指紋方法已經電腦化,使鑑別程式更快更準。

  由於每個人的遺傳基因均不同,所以指紋也不同。然而,指紋的形成雖然主要受到遺傳影響,但也有環境因素,當胎兒在母體內發育三至四個月時,指紋就已經形成,但兒童在成長期間指紋會略有改變,直到青春期14歲左右時才會定型。在皮膚髮育過程中,雖然表皮、真皮,以及基質層都在共同成長,但柔軟的皮下組織長得比相對堅硬的表皮快。有人說骨髓移植後指紋會改變,那是不對的。除非是植皮或者深達基底層的損傷,否則指紋是不會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