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怕冷喝什麼養生湯

  一到冬季,畏寒怕冷的朋友多起來,其實禦寒可以多喝點湯水,那麼冬季怕冷應該喝什麼養生湯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冬季調理怕冷的養生湯

  氣虛怕冷——黃芪牛肉湯

  症狀:除了怕冷和愛出汗外,還往往表現為肌肉鬆軟,體力較差,體力勞動強度稍大就容易累。

  功效:這款湯水中的黃芪能補氣昇陽、固表止汗,黨蔘有健脾補肺、益氣養血生津的功效,牛肉則有補中益氣,強健筋骨的功效。

  原料:牛肉***瘦***1000克,黃芪12克,黨蔘12克,大蔥20克,姜15克,料酒20克,小蔥5克,胡椒粉1克,鹽10克,味精2克。

  做法:將黃芪、黨蔘洗淨,裝於雙層紗布袋內封住口做成中藥包;牛肉洗淨,切成5釐米長、3釐米寬的塊;姜、蔥洗淨;沙鍋置大火上,倒入鮮湯2000克,放入雞骨架,加入牛肉塊、中藥包煮沸,撇去浮沫;加姜、蔥、料酒,移至小火上燉熟透;揀去中藥包、姜、蔥、雞骨架;加入精鹽、胡椒粉、味精、蔥花即成。

  陽虛怕冷——乾薑肉桂羊肉湯

  症狀:怕冷、手腳冰涼、精神萎靡不振,大便稀溏,甚至是完谷不化等症狀。

  功效:羊肉營養豐富,貧血、氣血兩虛等虛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乾薑是生薑烘乾後的成品。比生薑多了溫暖脾陽的作用,要是你陽虛怕冷、脘腹冷痛、四肢不溫最好用乾薑。另外,肉桂有補元陽、暖脾胃、通血脈、散寒氣的功用,將乾薑、肉桂與羊肉一起做成藥膳湯水,更有利於祛寒治感冒。

  原料:羊肉150克、乾薑30克、肉桂15克。鹽1克,大蔥3克,花椒粉1克。

  做法:羊肉切塊,與乾薑、肉桂共燉至肉爛,調入鹽、蔥花、花椒麵,即可。

  血虛怕冷——雞絲阿膠湯

  症狀:面色萎黃或蒼白、乏力、四肢怕冷等症狀,女性居多。

  功效:阿膠為補血佳品,尤適宜出血而兼見陰虛、血虛證者。阿膠既能補血,又能滋陰,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之為“聖藥”。

  原料:雞胸脯肉100克,牛奶1000克,阿膠80克,姜10克,鹽2克。

  做法:雞脯肉洗淨切成絲;阿膠浸透發開,洗淨切塊,放沸水鍋內煮2小時,撈出瀝水;生薑洗淨,去皮切片;雞肉絲、阿膠、薑片、鮮牛奶同放燉盅內,蓋上盅蓋;隔水燉1小時取出,加入精鹽調味即成。

  冬季禦寒養生食譜

  當歸生薑羊肉湯

  原料: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黃酒、調料適量。

  做法:

  1、將羊肉洗淨,切為碎塊。

  2、鍋中放入清水,羊肉涼水下鍋,待水燒開,待血沫羶味除淨,撈出衝淨待用。

  3、鍋中坐開水放入焯淨的羊肉塊,加入當歸、生薑、黃酒及調料,燉煮1~2小時,加鹽、食肉喝湯。

  羊肉燉胡蘿蔔

  原料:羊肉、枸杞、白蘿蔔、蔥、姜、白酒、胡椒粉、鹽、香菜。

  做法:

  1、羊肉切塊,白蘿蔔去皮切塊,薑切片。

  2、鍋中放入清水,羊肉涼水下鍋,待水燒開,待血沫羶味除淨,撈出衝淨待用。

  3、鍋中做開水放入焯淨的羊肉塊,蔥、姜,大火燒開烹入白酒,改中火蓋蓋煨一小時。

  4、開啟鍋蓋放入焯過水的白蘿蔔,白蘿蔔焯水加一點鹽去臭味,改大火煮30分鐘,加鹽、胡椒粉調味,看到白蘿蔔變軟透明即可出鍋,放入提前燒熱的石鍋中撒枸杞、香菜葉保溫食用。

  香菇糯米飯

  原料:糯米400克、豬裡脊肉100克、香菇***鮮***70克、紫菜***幹***10克、蝦米10克、姜5克、料酒5克、鹽2克、香油5克、醬油5克、植物油20克。

  做法:

  1、糯米淘洗乾淨後,浸泡一晚上後,控幹水分,上籠蒸約40分鐘;

  2、紫菜和蝦米泡軟,並將紫菜切成細末;香菇去蒂切成絲;姜切成細末;豬肉切絲;

  3、鍋內放油燒熱,放姜和豬肉絲炒散;放蝦米、香菇和紫菜,炒出香味後,用料酒、醬油、鹽調味;最後放入糯米炒勻即可。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