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什麼原因

  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乳腺癌中99%發生在女性,男性僅佔1%。那麼,呢?乳腺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1、家族遺傳

  患有遺傳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為母親患乳腺癌,女兒亦好髮乳腺癌,發病年齡輕,常發生在閉經前,多為雙側性;另一種為母親未患過乳腺癌, 但在一個家庭中,至少有兩個姊妹患乳腺癌,這種家庭中乳腺癌的發病率要比無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發病率高2—3倍,且這種乳腺癌多發生在閉經後,常為單側 性。

  2、不生孩子或者晚育

  懷孕的9個多月對乳房是一個休眠期,此期間體內雌激素水平較低,可以暫時避免雌激素對乳腺的促增生作用。不生孩子和晚生孩子的婦女乳腺癌發病率高於普通婦女。

  3、經常服用避孕藥

  服用避孕藥的婦女比從不服用者患乳腺癌風險稍高。但停止服用後患病風險便降至正常。

  4、產後不哺乳

  母乳餵養可以略微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特別是哺乳持續1~2.5年者。哺乳同懷孕一樣,可以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暫時避免雌激素對乳腺的作用。

  5、缺乏運動

  每週1~3小時的有氧運動可以減少18%患乳腺癌的風險。

  6、超重或肥胖

  成年後體重增加可以增加乳腺癌患病風險。原因是脂肪細胞中所含的芳香化酶可以將體內雄激素轉化為雌激素,提高體內雌激素水平,促進乳腺增生。

  7、飲酒

  每日飲酒已經被證實可以增加乳腺癌患病風險1.5倍左右。

  8、絕經後激素替代治療

  這種治療通常被用於絕經症狀嚴重以及絕經後骨質疏鬆的患者。絕經後激素替代治療增加乳腺癌患病風險1.5~2倍,如果確實需要使用,應權衡利弊,並且在治療期間密切觀察,防止乳腺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婦科惡性腫瘤的發生。

  9、流產過多

  正常自然流產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而反覆人工流產,或18歲以前多次做人工流產者,易引發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

  乳腺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外科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仍為乳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術式有多種,對其選擇尚乏統一意見,總的發展趨勢是,儘量減少手術破壞,在裝置條件允許下對早期乳腺癌患者盡力保留乳房外形,無論選用何種術式,都必須嚴格掌握以根治為主,保留功能及外形為輔的原則。

  1.乳腺癌根治術:1894年Halsted及Meger分別發表乳腺癌根治術操作方法的手術原 則:①原發灶及區域淋巴結應作整塊切除;②切除全部乳腺及胸大,小肌;③腋淋巴結作整塊徹底的切除,Haagensen改進了乳腺癌根治手術,強調了手術操作應特別徹底,主要有①細緻剝離皮瓣;②皮瓣完全分離後,從胸壁上將胸大,小肌切斷,向外翻起;③解剖腋窩,胸長神徑應予以保留,如腋窩無明顯腫大淋巴結者則胸背神經亦可以保留;④胸壁缺損一律予以植皮,術中常見併發症有:①腋靜脈損傷:多因在解剖腋靜脈周圍脂肪及淋巴組織時,解剖不清,或因切斷腋靜脈分支時,過於接近腋靜脈主幹所致,因此,清楚暴露及保留少許分支斷端,甚為重要,②氣胸:在切斷胸大肌,胸小肌的肋骨止端時,有時因鉗夾胸壁的小血管穿通支,下鉗過深,而致觸破肋間肌及胸膜,造成張力性氣胸,術後併發症有:①皮下積液:多因皮片固定不佳或引流不暢所致,可採用皮下與胸壁組織間多處縫合固定及持續負壓引流而防止,②皮片壞死:面板縫合過緊及皮片過薄等均可為其發生原因,面板缺損較多時,宜採用植皮,③患側上肢水腫,患側上肢抬舉受限:主要是術後活動減少,皮下疤痕牽引所致,因此,要求術後及早進行功能鍛鍊,一般應在術後一個月左右基本可達到抬舉自如程度。

  2.乳腺癌擴大根治術:乳癌擴大根治術包括乳癌根治術即根治術及內乳淋巴結清除術,即清除1&mdash4肋間淋巴結,本時需切除第二,三,四肋軟骨,手術方式有胸膜內法及胸膜外法,前者創傷大,併發症多,因而多用後者。

  3.仿根治術***改良根治術***:主要用於非浸潤性癌或I期浸潤性癌,Ⅱ期臨床無明顯腋淋巴結腫大者,亦可選擇應用。

  4.乳房單純切除術:作為一種古老術式而曾經被乳癌根治術所取代,近年來隨著乳癌生物學的發展,而全乳切除術又重新引起重視,它的適應症:一是對非浸潤性或腋窩淋巴結無轉移的早期病例,術後可以不加放療,二是對區域性較晚期乳癌用單純切除術後輔以放療,如果從日益增長的美容學要求看,全乳切除術仍需要複雜的乳房再造術,將不適於中青年婦女的早期病,因此它的主要適應症應限年老體衰者或某些只能行姑息切除的晚期病例。

  5.小於全乳切除的術式:近年來,由於放射治療裝置的進步,發現的病灶較以往為早以及病人對術後生存質量的要求提高,因而報道有很多小於全乳房切除的保守手術方式,手術的方式自區域性切除直到l/4乳房切除,術後有些應用放射治療。

  二、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是治療乳腺癌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區域性治療手段之一,與手術治療相比較少受解剖學,病人體質等因素的限制,不過放射治療效果受著射線的生物學效應的影響,用目前常用的放療設施較難達到&ldquo完全殺滅&rdquo腫瘤的目的,效果較手術遜色,因此,目前多數學者不主張對可治癒的乳腺癌行單純放射治療,放射治療多用於綜合治療,包括根治術之前或後作輔助治療,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性治療,近10餘年來,較早的乳腺癌以區域性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日益增多,療效與根治術無明顯差異,放射治療在縮小手術範圍中起了重要作用。

  三、激素受體測定與內分泌治療的關係

  激素受體測定與乳腺癌的療效有明確關係:①雌激素受體陽性者應用內分泌治療的有效 率為50%~60%,而陰性者有效率低於10%,同時測定孕酮受體可以更正確地估計內分泌治療效果,兩者皆陽性者有效率可達77%以上,受體的含量與療效的關係是正相關,含量越高,治療效果亦越好,②受體陰性的細胞常是分化較差的,受體陰性的病人術後易有復發,不論淋巴結有無轉移,受體陰性者預後較陽性者差,陽性者如有復發時常傾向於面板,軟組織或骨轉移,而陰性者則傾向於內臟轉移,③激素受體的測定目前已用於制訂術後輔助治療的方案,受體陽性者尤其是絕經後的病例可以應用內分泌治療作為術後的輔助治療,而絕經前或激素受體陰性者則以輔助性化療為主。

  四、內分泌治療

  內分泌治療乳癌是非治癒性的,但對於激素依賴性乳癌卻可收到不同程度的姑息療效,癌細胞胞漿和胞核內雌激素受體***ER***含量愈多,其激素依賴性也愈強,而且應牢記,閉經前發生的乳癌與閉經後發生的乳癌在治療上有所不同。

  ***一***內分泌藥物治療

  ***1***丙酸睪丸酮:100mg,肌注,每日1次,連用5次後,減為每週3次,視症狀緩解情況及全身反應,可減量使用,持續4個月左右,如用藥6周無效,可停用。

  ***2***氟羥甲睪酮:與丙酸睪丸酮相似,但雄激素作用相對較少,可供口服,劑量10~30mg/日,該藥分2mg,5mg和10mg三種劑型。

  ***3***二甲睪酮:睪丸酮衍生物,作用較丙酸睪丸酮強2.5倍,可供口服,150~300mg/日。

  ***二***絕經後***閉經1年以上***患者的治療,可選用下列藥物:

  1.三苯氧胺***TAM***:是一種抗雌激素藥物,它與癌細胞的雌激素受體結合,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常用劑量為10mg,口服,2次/日,再增加劑量不能提高療效,主要副作用有:①胃腸道反應:食慾不振,噁心,個別有嘔吐和腹瀉;②生殖系統:閉經,陰道出血,外陰瘙癢;③精神神經症狀:頭痛,眩暈,抑鬱;④面板:顏面潮紅,皮疹;⑤血象:偶有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血象低者慎用;⑥個別病人肝功能異常;⑦對胎兒有影響,妊娠,哺乳期忌用,⑧對視網膜有損害,可影響視力。,

  2.氨***:125mg,口服,4次/日,同時口服氫化考的鬆25mg,2次/日,或強地鬆5mg,2次/日,一週後氨***增量至250mg,2次/日,氫化考的鬆25mg,4次/日,或強地鬆5mg,3次/日。

  3.安宮黃體酮200~300mg肌注,2次/日。

  4.己烯雌酚1~2mg,口服,3次/日。

  5.炔雌醇***乙炔雌二醇***本品為合成雌激素,活力較強0.5~1mg,口服,3次/日。

  五、化學藥物治療

  多數乳腺癌為一全身性疾病已被眾多的實驗研究和臨床觀察所證實,當乳腺癌發展到大於lcm,在臨床上可觸及腫塊時,往往已是全身性疾病,可存在遠處微小轉移灶,只是用目前的檢查方法尚不能發現而已,手術治療的目的在於使原發腫瘤及區域淋巴結得到最大程度的區域性控制,減少區域性復發,提高生存率,但是腫瘤切除以後,體內仍存在殘餘的腫瘤細胞,基於乳腺癌在確診時已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的概念,全身化療的目的就是根除機體內殘餘的腫瘤細胞以提高外科手術的治癒率。

  推薦的化療方案

  ***1***CMF方案:是乳癌化療的經典方案

  環磷醯胺***CTX*** 400mg/m2 靜注 d1d8

  氨甲喋呤***MTX*** 200mg/m2 肌注 d1d8

  氟脲嘧啶***5-Fu*** 400mg/m2 靜滴 dl-5

  每三週重複一次

  ***2***CAF方案

  環磷醯胺***CTX*** 400mg/m2 靜注 d1d8

  阿黴素***ADM*** 300m8/m2 靜注 d1

  氟脲嘧啶***5-Fu*** 400mg/m2 靜滴 d1-s

  每三週重複一次

  甲氨喋呤 每週0.7mg/kg,靜脈注射連用8周,

  5-氟尿嘧啶 每週12mg/kg,靜脈注射,以後隔週1次

  長春新礆 每週34mg/kg連用4~5周,

  強地鬆 每天0.75mg/kg,以後l/2量連同10d,5mg/d連用3周

  4.乳腺癌的二線化療方案

  ***1***CEF方案

  環磷醯胺 500g/m2 靜脈注射 d1d8

  表阿黴素 50mg/m2 靜脈注射 d1

  5-氟尿嘧啶 500mg/m2 靜脈注射 d1-3;

  ***2***DCF方案

  米妥蒽醌 10mg/m2 靜脈注射 dl

  環磷醯胺 500mg/m2 靜脈注射 d1

  5-氟尿嘧啶 looomg/m2靜脈注射 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