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的飲食習慣有哪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飲食習慣和方式,可是,大部分人的飲食習慣裡其實存在很多弊端,最終付出了健康的代價。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不良的飲食習慣。

  不良的飲食習慣:食物要趁鮮吃

  在我們看來,食物越是新鮮,營養價值就越高,口感也會越好,這樣吃得才美味又健康。這個說法深入絕大多數人的心裡,然後我們吃東西的時候就一定要趁鮮吃。

  但是很多人不清楚的是,並不是所有食物都適合趁鮮吃,因為有不少食物如果趁鮮吃的話特別容易食物中毒,危及到我們的生命健康,那麼哪些食物不能趁鮮吃呢?

  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就是木耳,很多人買回木耳後就習慣當天吃掉,認為鮮木耳才好吃,被水泡過的幹木耳就不好吃了,可是木耳是一定不能吃鮮的!

  鮮木耳裡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學名叫卟啉,這是一種光感物質,被吃進體內後,經過太陽的照射就會引發日光性皮炎,也就是說,吃完鮮木耳,身上面板就會發癢、紅腫,十分難受。但是將木耳泡水晒乾後的幹木耳裡面的卟啉已經大部分被分解,所以說木耳一定不要吃鮮的。

  除了木耳之外,花菜、牛奶等食物也是不能趁鮮吃,否則就會引發食物中毒。

  不良的飲食習慣:偏愛吃肉食

  自古以來,肉食就一直受到每個人的青睞,經過烹製後的肉食散發出來的肉香讓人無法抵擋,所以很多人都會偏愛肉食多一點,對於蔬菜吃得就會比較少。

  但是醫生一直建議要葷素搭配,這樣才能將食物的營養吸收最大化,可是很多人的理念裡就是愛吃肉多一點。

  可是肉食裡的高蛋白質和高油脂吃進體內後就會轉化成脂肪,也就是說,肉如果吃多了,那麼發胖的概率也就進一步增加了,而蔬菜中的維生素以及膳食纖維可是肉食所不具有的,如果肉吃得多,蔬菜吃得少,雖然可以吃得飽飽的,可是身體所需的營養元素並沒有補充到位,時間長了,身體就會因為肥胖導致出現很多疾病。

  所以說,肉食再好吃也不要偏食,葷素搭配才能保證我們吃得健康,而營養學提倡每天葷素搭配的比例是1比4,也就是說,吃200克肉的話,就得吃800克的蔬菜,所以各位每天吃飯的時候可以按照這個比例控制葷素搭配。

  不良的飲食習慣:吃不掉的放冰箱

  冰箱的發明可以說解決了食物的儲存難的問題,而隨著家家戶戶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原本作為大件的冰箱現在每個家庭裡也都會有一臺,我們吃不掉的食物也都習慣性放在冰箱裡,認為冰箱可以將食物儲存住,方便我們再次食用。可是冰箱裡的食物真的吃的安全嗎?

  其實不管是什麼食物,只要放進冰箱後,雖然食物在冰箱裡不會壞,但是食物的鮮味卻已經流失,如果再拿出來食用的話,就再也沒有剛做好的好吃了,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而且有些事物是真的不能放在冰箱裡的。

  比如我們經常會吃的海鮮是一定不能放在冰箱裡的,因為海鮮在製作的時候,雖然高溫殺死了裡面的不少細菌,但是海鮮放在冰箱裡的時候,海鮮裡殘留的細菌就會“死灰復燃”,並且在冰箱的保鮮環境中大量滋生,吃了這種海鮮,輕則會腹痛腹瀉,嚴重的就會造成食物中毒的現象。

  另外,我們在烹製食物的時候都會往裡面新增食鹽,食鹽也是我們日常生活照最少不了的一劑調味品,但是如果這些食物放在冰箱裡後,食物中的鹽就會轉變成亞硝酸鹽,相信不少人應該也知道亞硝酸鹽是一種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吧,所以能不能再食用,我想也不用再多說什麼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