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養生之道

  萄酒從各種理論及實踐都在告訴我們可以成為現代養生伴隨的佳品。如何養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葡萄酒養生的小常識

  葡萄酒的有益成分,首先源於葡萄中的有益成分***至少是無害***,一般是多酚物質。如有抑制血小板聚合的原花青素***存在葡萄籽外層***,天然色素的花青素***存在葡萄皮為主***,被譽為植物殺菌劑的白藜蘆醇***存在葡萄皮***等。既然葡萄本已是養生之物,是否直接食用葡萄更為簡單有益。先不論述從葡萄到葡萄酒過程中分別有不同的變化***有益物質增加與有益物質減少***,假設總體成分保持一致。食用葡萄確實更為簡潔,但不要忘記,葡萄酒的飲用場合更為寬廣,可在家裡用餐時,酒會活動時,酒吧歡樂時,商務宴請時等等場合粉墨登場。總不能,找個理由約客戶出去談點生意,或請心儀的女性朋友上街說:“有空出來一起吃葡萄吧”。

  

  葡萄酒與其它酒的養生之道有何不同。30多年一次著名的動脈硬化模型試驗,對水,純酒精,啤酒,威士忌,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作了對比研究。結果顯示,水,啤酒對動脈不起任何保護作用,純酒精,威士忌和白葡萄酒有一定作用,而紅葡萄酒對防止動脈硬化起到真正的保護作用。之後,關於各種疾病的對比大樣本追蹤,包括中風,各種血管疾病,大腦功能衰退,關節疾病,糖尿病,癌症等,葡萄酒均顯示出較高降低比例效果。

  多喝少量。

  葡萄酒飲用安全量,各國各有法律法規,而最為權威的WHO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以10g乙醇為1酒精單位,女性一天不能超過2個酒精單位,男性一天不能超過3個酒精單位,任何時候都不能超過4個酒精單位,一週至少有一次***天***不喝酒。簡單換算:一款12%的葡萄酒*250毫升=30g乙醇=3個酒精單位,250毫升=1瓶*750毫升/瓶*1/3,簡單說,男性一般每天飲用上限約1 /3瓶,女性稍少一些,約為1/5瓶。也解釋了為何女孩子單獨被男孩子約喝葡萄酒危險了,因為兩人喝一瓶,超過了健康用量。因此最終介紹一種非常容易記憶的方法:最好每週挑一天不喝其餘時間不妨天天飲用,一男一女一天健康用量合計為半瓶。

  紅酒最養生

  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哪個更有益,可能大部分人都隱約能感覺是紅葡萄酒。有許多人,會曾經很耐心地研究白葡萄酒搭配海鮮如何提升鮮美的絕配感,餐前喝香檳是如此的舒暢且符合國際禮儀。但,今天討論的養生話題不得不說明,紅葡萄酒確實比白葡萄酒更有益。紅葡萄酒比白葡萄酒在釀造過程多提取葡萄皮或籽甚至是梗裡面的單寧,而這正是剛開始接觸紅葡萄酒裡不太習慣的的澀澀感覺的單寧,裡面卻是富含對身體非常有益的多種物質。

  重視單寧

  曾經在課堂裡提問,如果有人拿著一瓶簡單的波爾多AOC文森莊2010年***價格約2百元***和一瓶拉菲莊園1995年***價格約1萬多元***問我哪瓶更養生,大部分同學的答案是同樣有益。我建議回答“拉菲”,因為這樣,提問的人往往會開了那瓶“更養生”的拉菲一起分享。當然,這只是笑話。兩瓶波爾多酒基本成分相近,同學的答案是正確的。但是否所有紅酒都是同樣有益呢?確實不是,篇幅問題,不能詳解。但可以提供一個有用的觀點,往往現今許多所謂溫和,柔軟,好喝的葡萄酒,其實暗示了缺少了極好的酸度以及單寧酸,也就是缺少了許多對身體有益的原花青素等多酚物質,也就是對身體的有益成分反而較少。

  既然前面暗示了富含原花青素的紅葡萄酒***像由Tannat葡萄為主要原料的Madiran葡萄酒***對身體較為有益,但確實,口感生澀,甚至非常咬口,艱難下嚥。因此,迴歸到原來永恆的餐酒搭配話題原來是如此的科學。紅酒配牛排,其實是讓牛排,羊肉,野味等各種紅肉,特別是半熟的,裡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恰好能中和單寧酸的苦味***最新的解釋是鹽柔化了單寧,但效果確實一致***,同時在飲用過程中消化了咬口的澀感而讓酒顯得柔滑。由此整個過程使養生脫離了“苦”感,更容易形成可每天有規律進行的“鍛鍊”了。

  佐餐飲用

  何時飲用葡萄酒最好?又是有太多的答案,首先請先排除早上11點及下午5點的說法。記住,這其實是品測葡萄酒的最佳時間,而非養生飲用葡萄酒的時間。這個時段通常人最容易產生飢餓感,各器官反應敏感、但是,品測葡萄酒一般是不需要把酒吞進肚的,否則,在飢餓即胃空時飲用葡萄酒絕對不適合養生。臨睡前飲用的說法,以最常見的養生學,睡前不宜飲食的規律,也可排除。剩下晚飯時間是主流,筆者比較贊同。也有西方的某些論調,在午飯同樣應喝點,其實也是可取的,前提是如果您的午餐能非常豐盛及每天都保持如此豐盛,且下午不受酒精“催眠”作用,及不用駕駛的話,午餐的確是非常適合的時間。因為葡萄酒養生有一個關鍵是要有規律。如果您的午餐偶然大餐,不時盒飯,甚至可能延後一兩小時用餐。那,還是留作晚餐時與家人朋友才共享這個養生時刻吧。

  中國式養生之解酒

  科學適量飲用葡萄酒是健康前提,但現代人無可厚非地有太多過量喝酒應酬的經歷。因此葡萄酒養生,還會滋生如何解酒這個課題,且更是課堂上大量學生的需求。其實,從生理角度講,解酒關鍵在於延緩人體對過度酒精的吸收,促進酒精在人體內的分解和代謝,加快酒精的排洩,從而達到解酒的功效。解酒方法流派眾多,一般可從以下5個方面去進行:

  減緩酒精吸收:如飲酒前,食用多點肉類或喝奶,減緩人體對酒精的攝入比例

  加快排汗作用:如飲熱水,熱茶,利用發汗促進人體對酒精的排洩

  加強利尿作用:如大量飲水,飲綠茶,促進人體對酒精的排洩

  加深酒精分解:如飲酒前服用維生素E,B1,或飲用紅糖水,促進肝臟的分解代謝活動

  中和酒精作用:如飲用食用米醋,中和酒精,達到降低酒精和乙醛濃度

  葡萄酒從各種理論及實踐都在告訴我們可以成為現代養生伴隨的佳品。這時,還是要提醒謹記被稱為現代治療學創始人之一的瑞士醫生帕拉瑟曾說過的一句話:“葡萄酒是一種食物,一種藥物,也是一種毒藥——劑量是問題之所在”。葡萄酒雖好,請不要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