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鴨為什麼這麼火

  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大黃鴨,那麼,大黃鴨是什麼呢??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

  傳說大黃鴨來源於一次在西方很有影響的“小黃鴨”事件。1992年,一艘從中國出發的貨輪,打算穿越太平洋抵達美國華盛頓州的塔科馬港,途中遇到強風暴,一個裝滿2.9萬隻浴盆小玩具的貨櫃墜入大海並破裂,裡面的黃色鴨子、藍色海龜和綠色青蛙漂浮到海面上。塑料小動物們在海洋這個大浴盆中隨波逐流,歷時15年漂洋過海歷經萬難最終登陸英國、美國。這過程中,世界各國出現了一批海洋愛好者自發組成了“追鴨族”,專門監視“鴨子艦隊”的行蹤。每當“鴨子”漂到海灘,都會被瘋搶。最初從中國進口這批鴨子的美國公司曾表示,願意以每隻100美元將鴨子收回,但在收藏家手中,每隻鴨子的價格已經爆炒至1000英鎊。

  故事雖然很美好,但霍夫曼***大黃鴨的創作者荷蘭藝術家***堅決否認,“不不,這完全是一個流言。我去了一個荷蘭的博物館,從繪畫作品中找到靈感,我從一幅畫中看到了一個小黃鴨的設計。我的靈感都是來源於一些藝術作品,我已經不記得是哪幅具體的作品,都是一些風景畫,我是比較傾向於從一些繪畫作品中獲取靈感,然後再進行自己的藝術創作。”

  大黃鴨其實是西方文化的象徵,在西方國家中,孩子們很早就在浴盆中洗澡,浴盆栓子的末端一般會連有一隻“橡皮鴨”,“這是一段沒有世故、單純且充滿的快樂的童年回憶,看到了大黃鴨,人們就會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沒有成年後的和顧慮,不知道未來要面對的生存壓力和環境,所擁有的都是喜悅、開心、向前看。”霍夫曼這樣解讀道。

  霍夫曼透露,自己對於現在大黃鴨的火爆程度的確有點“出乎意料”,因為他在2001年開始藝術構思的時候,並不是出於對大黃鴨真正的喜歡,在他的大型創作中,還包括猴子等造型,但是經過了5年的構思、製作和打樣後,到了2006年原型大黃鴨才問世,在這個過程中,他才逐漸喜歡上大黃鴨。

  “大黃鴨”本身就是童年的代名詞

  黃色巨鴨勾起童年回憶,無分年齡、種族、疆界,象徵快樂和美好。“憨態可掬”、“呆萌可愛”、“十分討喜”,眾多譽美之詞,盡見“鴨粉”們對黃色巨鴨的喜愛。不少網友在採訪中憶稱,黃色充氣橡皮鴨是童年時洗澡的玩伴,但眼前這隻小黃鴨卻瞬間“長大”,把每天上班途經的水域變成它的浴盆,把城市森林當做背景,“大黃鴨”就是“致我們終將逝去的童年”。它提醒每天辛勞奔波的人,大黃鴨依舊是可愛的大黃鴨,童年的溫暖一直伴隨我們向前。

  “大黃鴨”背後的心靈訴求

  據說,大黃鴨的原型,是1992年從中國貨輪上滑落,歷經15年抱團漂到美國和英國海岸的那群黃色充氣橡皮鴨。這個故事,在沒有童心的人眼中,不過就是一堆橡皮由海洋洋流帶動的一次長距離位移而已。但在有童話情懷的藝術家眼裡,這次長達15年的漫長漂流被擬人化了,變成一次感人至深的、充滿了各種奇妙經歷和美麗童話色彩的流浪。可以說,沒有多愁善感相信童話的藝術家,就沒有那隻頗具傳奇色彩的大黃鴨。難怪有人讚歎“大黃鴨”恰如滋潤心靈的細雨,讓人們在喧囂、功利的塵世中暫時給心靈找到一個出口,感知久違的坦然、磊落與溫暖。

  一次成功的藝術營銷學

  任何藝術行為想要得到廣泛傳播,除了其本身的獨特魅力,一定少不了宣傳和推廣,大黃鴨是一個成功的“營銷”,但是它又和普通硬廣告的營銷不同。霍夫曼將其以一種公共藝術的方式來傳播,所到之處也都強調其公益性,所以“大黃鴨”本身並沒有因為過多的商業捆綁而傳達出商業資訊,恰恰是這種公益性質的藝術行為,拉近了其和公眾的距離。藝術家本身要能抓住當下熱點,抓住人們的心理,才能“營銷”出一個“大黃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