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炎的鑑別診斷

  宮頸炎是育齡婦女的常見病,有急性和慢性兩種。那麼你知道如何判斷自己得了宮頸炎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方法。

  

  發病原因有機械性刺激或損傷,如性生活、流產和分娩裂傷和細菌的侵襲造成宮頸炎;

  病原體侵襲,常見為一般化膿菌如葡萄球菌、鏈球菌、淋病雙球菌、結核桿菌、病毒、放線菌、滴蟲、阿米巴均可引起宮頸炎。宮頸糜爛的主要症狀為白帶增多,常呈膿性。可有下腹及腰骶部墜痛及膀胱刺激症狀;糜爛面較重的病人可伴不同程度淡血性分泌物,典型者在性生活後有血性分泌物,宮頸粘稠膿性分泌物,不利精子通過,造成不孕。

  我們常常聽見醫生說病人是輕宮頸糜爛或是重度宮頸糜爛,這是醫生根據宮頸糜爛面積的大小,而把宮頸糜爛劃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具體分度的方法是:

  輕度:是指糜爛面積小於整個宮頸面積的1/3。

  中度:是指糜爛面積佔整個宮頸面積的1/3~2/3。

  重度:是指糜爛面積佔整個宮頸面積的2/3以上。

  因為宮頸糜爛與子宮頸癌的發病有一定的關係,所以檢查時除觀察糜爛面積的大小、型別、硬度以及宮頸的形態外,更重要的是作宮頸刮片,進行細胞學檢查,以鑑別早期宮頸癌,必要時可在陰道鏡檢查下,取一點宮頸組織作病理檢查,就更有助於二者的全面鑑別診斷了。

  患輕度宮頸糜爛時,患者一般無明顯自覺症狀,也可能僅有白帶略增多,常容易被忽略。許多患者的宮頸糜爛是在普查時或因其他婦科病就診時被發現的。中度、重度宮頸糜爛患者最明顯的症狀就是白帶增多,色黃質粘稠,或白帶中夾有血絲,少數患者可以發生性交後出血。

  炎性白帶長期刺激外陰,還可引起外陰瘙癢症。另外,由於宮頸淋巴道與宮旁結締組織直接相通,炎症可循淋巴迴圈擴散到盆腔,導致盆腔結締組織炎,出現腰骶痠痛,小腹墜脹等症狀。少數患者的不孕也可能因宮頸糜爛引起。

  慢性宮頸炎與急性宮頸炎的區別診斷方法

  1、慢性宮頸炎的症狀

  有些人患上急性宮頸炎後症狀不明顯,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視而發展為慢性宮頸炎。慢性宮頸炎的症狀主要就是白帶增多,呈浮白色,粘液狀或白帶中夾有血絲,或性交出血,伴外陰瘙癢,腰骶部疼痛,經期加重。當炎症沿宮骶韌帶擴散到盆腔時,可有腰骶部疼痛、盆腔下部墜痛等。其臨床主要表現為:宮頸糜爛、宮頸肥大、宮頸息肉、宮頸管囊腫以及宮頸粘膜炎等,這些都是宮頸炎的症狀。

  2、急性宮頸炎的症狀

  白帶增多是急性宮頸炎最常見的,有時甚至是惟一的症狀,白帶呈膿性或混有血,常伴有腰痠及下腹墜痛。有時外陰受炎症分泌物的刺激而有瘙癢、灼熱感以及排尿症狀如尿頻、尿急。少數患者有性交痛、體溫升高等宮頸炎的症狀。

  區分真假宮頸糜爛的方法

  1、假性糜爛

  常見的宮頸糜爛,多為宮頸外口周圍的紅色區域。陰道鏡檢查時,在紅色區表面塗以3%醋酸後,可見到紅色區域區域性呈“葡萄串”改變,此乃柱狀上皮水腫引起。如對該處行活體組織檢查,顯微鏡下可見到表面被覆柱狀上皮。因此,如嚴格根據糜爛的病理學定義,此處並不屬於糜爛,故有人建議稱為假性糜爛。臨床工作中所見到的宮頸糜爛,多屬此種。

  2、真性糜爛

  宮頸表面常常有較多的粘液或膿性分泌物覆蓋,這些分泌物長期刺激、浸漬宮頸外口周圍的鱗狀上皮,再加上宮頸深層組織的炎性浸潤,使覆在宮頸表面的鱗狀上皮失去活力而脫落,形成潰瘍,這就是真性糜爛。

  這一糜爛面很快就被其周圍的柱狀上皮所覆蓋,形成表面呈顆粒狀、有必然光澤的紅色區域,即假性糜爛。我們日常工作中所發現的宮頸糜爛,多屬於假性糜爛,而真性糜爛只是這一病變過程中的一個短暫階段,其轉歸將是表面被柱狀上皮覆蓋而成為假性糜爛。

  要知道宮頸糜爛會引起白帶增多、白帶帶血或性交後出血,有腰痠背痛、月經失調、不孕不育等情況,建議宮頸糜爛必然要儘早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