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梳頭養生

  頭部有許多重要穴位,梳頭能有效刺激諸多經穴,促進血液迴圈、堅固髮根、疏通經絡。所以,千萬不要小看梳頭這個動作。怎麼梳頭最養生?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梳頭養生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梳頭養生的方法

  脾胃不好的人

  應多梳前髮際線。因為胃經經過此部位,在髮際線上下一寸左右的部位來回多次梳理,可以有效緩解胃腸不適。

  體質差、易感冒、容易失眠的人

  要著重梳頭部正中的督脈和膀胱經區域,即從前額正中央沿頭部中線梳到頭後枕部,可以前後往復地梳。督脈有“陽脈之海”之稱,膀胱經是人體循行路線最長的一條陽經,多梳此部位可以通經絡、調氣血、振奮陽氣,使外邪不易入內,內邪得以祛除。

  有頭暈、後頭痛的人

  可著重梳梳頭後側枕部區域,促進腦供血,緩解不適。

  有腎虛、高血壓、脫肛、頭頂痛的人

  可以著重梳頭頂部***百會穴***區域。百會穴是全身陽經和督脈陽氣交匯處,常梳此處可以疏通經絡,提升陽氣。

  有偏頭痛、肝膽不適,或氣悶、脅肋部脹痛的人

  可著重梳頭部兩側。頭部兩側是膽經、三焦經循行的部位,經常梳一梳能夠疏通肝膽氣滯,緩解疼痛。

  建議每天早晚多梳梳頭,節奏由慢到快,次數不宜超過100次,防止損害頭皮。最好選用牛角梳或木梳等天然材質製作的梳子或者十指指腹也是可以的,因為塑料梳子容易產生靜電,長期使用會使髮質粗糙蓬鬆,不利於養生保健。

  梳頭的養生好處

  1 滋養頭髮

  梳頭可刺激頭皮末梢神經,改善和提高頭部的血液迴圈,對脫髮、斑禿及頭髮早白等有治療作用;對頭皮麻、頭皮痛、頭皮屑、頭髮出油等有改善作用;對提高發質、減少脫髮也很有效。

  梳法:梳頭時一定要全頭梳,不論頭中間還是兩側,都應從額頭的髮際一直梳到頸後的髮根處,每個部位起碼梳50次以上方有功效,上限以自己感覺舒服為準,用牛角梳、玉梳、木梳最好。

  2 健腦安神

  梳頭不只是對頭皮的按摩,還能刺激頭部穴位,促進顱內血管擴張,使淋巴液迴流加快,從而改善顱內的供氧,減緩腦細胞老化過程,進而起到健腦防衰作用。

  梳法:先梳開發尾打結處,從中段梳向髮尾,再由髮根輕輕刺激頭皮梳向髮梢,頭髮被梳拉的方向要與頭皮垂直,梳理的順序是先從前額的髮際向後梳,再沿髮際從後往前梳。然後,從左、右耳的上方分別向各自相反方向梳理,最後讓頭髮向頭的四面披散開來梳理。

  最好每天早、中、晚梳3次,每次10分鐘。每一處梳5—6遍,整個頭髮一天梳理約100次為宜。

  用黃楊木梳最好,牛角梳也可以。梳齒宜寬大,以確保梳頭時既可有一定的按摩力度,又不至於劃傷面板。

  3 治療頭痛

  通過梳理頭髮,刺激頭皮,可使繃緊的神經得到鬆弛,使緊張、痙攣的血管舒張,因此對血管神經性頭痛、偏頭痛、神經衰弱等病症有治療作用。如果能堅持早晚梳頭,同時平心靜氣,則有助於免受慢性頭痛病的困擾。

  梳法:梳頭可用梳子,也可直接用手指代替梳子。梳頭時應由前髮際緩慢向後梳至後髮際,用十指梳理時,可邊梳邊揉擦頭皮。

  一般一日梳頭三遍,早起後、午休間、臨睡前各一次,每次10—30分鐘或更長,用力要適中,以使頭皮有熱、脹、麻的感覺,但注意不要劃破頭皮。

  梳子的材料以木質為佳,梳齒應整齊且不可太尖利,以稍圓鈍者為上品。

  4 通達陽氣

  《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此時人體的陽氣順應自然,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而頭為諸陽之會,每天多梳頭有利於通達陽氣、疏通氣血。

  梳法:雙手十指自額上髮際開始由前向後梳攏頭髮至頸後髮際,邊梳邊揉搓頭皮,動作緩慢柔和,每次10分鐘左右。

  春日的梳頭時間以早晨最佳,因為早上是陽氣生髮之時,此時梳頭可以促進陽氣萌生,幫助氣血流通,清利頭目,防止春困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