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養生做個暖女人

  在所有施灸的人群中,女性的灸治效果最好,多數女性艾灸時出現“經絡感傳”現象,而這種現象的出現也被視為灸效顯著的最明顯標誌。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艾灸養生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宮寒”的介紹

  誤會1:“宮”,不單單指“子宮”

  中醫所說的“宮”的概念,和西醫有著很大的差別。[這裡的“宮”是指“胞宮”,它不是單指女性的“子宮”這一個器官,而是包括女性內生殖器官中的子宮、輸卵管、卵巢等,可以理解為我們女性的整個生殖系統。]中醫所稱的“胞宮”“血室”“胞髒”等即屬於此。

  誤會2:“宮寒”原因不只是受了寒氣

  不少人以為宮寒就是子宮受了寒氣,其實,這只是“宮寒”的一個方面,這種“寒”為“實寒”,大多是由於感受寒邪或過食生冷食物所致;中醫所說的“宮寒”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指的是女性內生殖系統生殖功能低下,與腎虛、脾氣虛、肝鬱痰溼、血淤等關係密切,這也被稱為“虛寒”,或“虛實夾雜”之症。

  誤會3:遠離“宮寒”,光保暖還不夠

  不喝涼水,不穿超短裙……實寒和虛寒的症狀表現並無差別,不過,由於引起的原因不同,調理方法也有別。比如,實寒是由外而入,比較好調理,保暖是關鍵;而虛寒是由內而生,就需要調脾胃、補腎、補氣血等方法多管齊下,慢慢調養,才能有效果。多吃補氣暖身的食物,讓先天的不足由後天的高能量來補足。

  艾灸養生暖宮

  三陰交:減肥、婦科問題、美容、面板病、高血壓、胃腸疾病等……

  其實,三陰交穴就是我們的父母留給我們的鉅額財產。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年輕,延緩衰老,推遲更年期,保證女人的魅力。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三陰交對人體究竟有什麼神奇作用呢?

  1、保養子宮和卵巢

  人體的任脈、督脈、衝脈這三條經脈的經氣都同起於胞宮***子宮和卵巢***。其中,任脈總任一身之陰經調節陰經氣血,為“陰脈之海”,督脈總督一身之陽經,督脈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故稱為“陽脈之海”,衝脈是所有經脈的主管。

  每天晚上5點—7點,腎經當令之時,用力按揉每條腿的三陰交穴各15分鐘左右,或直接艾灸該穴位10-15分鐘,能保養子宮和卵巢,促進任脈、督脈、衝脈的暢通。女人只要氣血暢通,就會面色紅潤白裡透紅,睡眠踏實,面板和肌肉不垮不鬆。

  2、緊緻臉部肌肉,使臉部不下垂

  如果想在40歲之後,還能對抗地球的引力,保證臉部和胸部不下垂。除了飲食要規律之外,還要經常在晚上9點左右,三焦經當令之時,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穴各20分鐘健脾,因為三陰交是脾經的大補穴哦

  3、調理月經、去斑、去皺、祛痘

  三陰交是脾、肝、腎三條經絡相交匯的穴位。女人只要氣血足,那些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先後無定期、不來月經等統稱為月經不調的疾病都會消失。而女人臉上長斑、痘、皺紋,其實都與月經不調有關。

  只要每天晚上9點—11點,三焦經當令之時,按揉兩條腿的三陰交各15分鐘,也可以直接用艾條或艾灸儀灸療該穴位,就能調理月經,祛斑、祛痘、去皺。不過,要堅持才有效果哦,一個月之後,就能看得很好的效果。

  4、改善性冷淡

  三陰交是一個大補穴,能補氣補血,提升女人的性慾,讓女人逃離性冷淡,重溫浪漫人生。每天晚上5點—7點,腎經當令之時,按揉或艾灸三陰交,提升性慾的效果最好。堅持一個月,定能收到你想要的效果。

  5、調治肌膚過敏、溼疹、蕁麻疹、皮炎

  三陰交是脾經的大補穴。每天中午11點,脾經當令之時,按揉或艾灸左右腿的三陰交各20分鐘,能把身體裡面的溼氣、濁氣、毒素都給排出去。

  6、保持血壓穩定

  三陰交是一個智慧調節穴位,當你血壓過高或過低,每天中午11點—13點,心經當令之時,用力按揉兩條腿的三陰交各20分鐘,堅持兩三個月,能把血壓調理至正常值。

  另外,三陰交還能調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白帶過多,子宮下垂,全身水腫,眼袋浮腫,小便不利,腳氣,失眠等症喔~

  飲食暖宮方法

  1、少吃涼,忌貪生冷

  女人到了一定年齡,先天帶有的陽氣會慢慢減少,脾胃功能漸弱,如果此時還過於貪食生冷的話,寒氣會聚在體內難以驅散,最終影響生殖系統的健康。夏季冰箱裡取出的食物也放一放再吃,秋冬季,生食冷飲就不要輕易嘗試了;非要吃涼,也要先吃點熱的,再吃涼,順序不能顛倒。

  2、熱湯最滋養

  陽氣不足、宮寒的人,可適當吃點羊肉、核桃仁、大棗、栗子、龍眼、荔枝、櫻桃等熱性食物,或者在寒冷的季節多喝溫補的熱湯,比如羊肉蘿蔔湯。不過,中醫養生的核心是平衡,熱性的食品不宜攝入太多,否則也會起到物極必反的效果。

  3、多吃補血食物

  有意多吃些黑紅色的補血食物,如燕窩、烏雞、阿膠、蓮藕、黑木耳、赤豆等,尤其像燕窩和阿膠,更是女人調理身體的不二之選。枸杞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正在感冒發燒、身體有炎症、腹瀉的人最好別吃。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子就夠了,不要過量。

  4、服用活血化瘀、溫經散寒藥膳

  常喝活血化淤的藥膳:將500克蓮藕、5克紅花和500克排骨一起煲湯,吃肉喝湯***但經期和孕期禁止服用***。血寒相對較少,除了禁止吃生冷食物,還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用點兒溫經散寒的藥物,如[艾葉]、生薑、當歸、肉桂、川芎、熟地、枸杞子、炙甘草、杜仲等。

  暖宮的養生調養方法

  1、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

  沐足是不錯的保健方式,配合藥物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而且對於那些體虛不能在秋冬季節進補的人群,沐足既能幫助他們溫通四肢又避免了出現不受補而導致的上火症狀。平時穿衣也要堅持“頭寒腳熱”的原則,而堅持每晚用熱水泡泡腳,也是女人最簡單有效的養生妙方。

  2、常晒後背

  晒太陽更是簡單的補陽暖宮方法。中醫認為,“前為陰,後為陽”,晒後背能讓人體的陽氣與天地之陽氣相通,可疏通背部經絡,驅除脾胃寒氣。晒後背時,最好別戴帽子,順便晒晒頭頂,通過頭頂的百會穴,可以把陽氣更多地吸進身體內。最佳時間是上午6-10點和下午4-5點。

  3、學會靜養生

  通過靜坐、靜立、做靜功的方式,來使精神凝聚,忘憂無慮,讓氣息緩和,身心放鬆,使得氣血執行和代謝更加通暢。靜坐的方法頗為簡單:找一個環境清靜、通風良好的房間,身體端正,兩拇指相抵,安於肚下,調勻氣息,排除雜念,靜坐30分鐘左右。

  4、別錯過“子午覺”

  中醫提倡睡子午覺,如果12點還不睡覺,肝膽得不到休息,排毒無法進行,內分泌紊亂,女人就會過早衰老,生殖功能也會下降。如果有可能,儘量保證中午打個小盹兒,或閉目養神一下。對於經常熬夜、腎氣虧虛的女人,也可以經常按摩耳朵,依據在於“腎主藏精,開竅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