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秋季育兒知識

  爽口賣相討喜的銀耳成了金秋防燥的首選,而枇杷也受到各位媽媽的青睞,所以,媽咪們,還在等什麼呢——是時候給寶貝來一碗甜蜜又滋潤的秋季專屬糖水啦。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培養你的寶寶成長有所幫助。

  :寶寶不上火的四款甜品

  爽口賣相討喜的銀耳成了金秋防燥的首選,而枇杷也受到各位媽媽的青睞,所以,媽咪們,還在等什麼呢——是時候給寶貝來一碗甜蜜又滋潤的秋季專屬糖水啦。

  潤肺止咳:枇杷百合銀耳湯

  材料:枇杷150g 、幹百合10g 、水發銀耳50g。

  配料:冰糖50g。

  做法:

  1、銀耳、枇杷洗淨,把銀耳用手撕成小朵。

  2、百合用清水浸泡2分鐘,洗淨。

  3、把銀耳、百合放入鍋內,加入足量的水,放入冰糖。

  4、放在爐子上大火燒開,加蓋轉小火煮30分鐘。

  這樣簡單的步驟,一碗誘人的枇杷百合銀耳就大功告成了。此湯有潤肺止咳、美容養顏、補脾開胃、養心安神的功效,所以不僅寶寶,全家人都可以來上一碗讓你清爽一秋的枇杷百合銀耳湯。

  Tips:百合有利於潤肺止咳,清心安神,補中益氣,清熱利尿,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健脾和胃。

  :六大營養誤區

  一些媽媽為了給寶寶供給豐富的營養,會給寶寶吃一些補品、或是用水果代替蔬菜,或者給寶寶吃很多動物的肝臟,這其實都是媽媽們常見的誤區。今天,小編為大家總結了媽媽們常見的六大誤區,辣媽們快來看看你們都中招了嗎。

  一、 給寶寶吃鈣片

  媽媽們都知道,鈣對於寶寶的身體發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很多媽媽都會通過給寶寶吃鈣片進而補充寶寶的鈣量。事實上,寶寶在日常飲食正常的情況下,身體是不缺乏鈣的,寶寶缺乏的是可以有效吸收鈣的維生素D。寶寶的鈣量可以通過日常飲食中得到滿足,並不需要額外再吃鈣片。如果需要補鈣,媽媽們可以考慮為寶寶吃一些魚肝油滴劑。

  二、大便乾燥吃香蕉

  很多媽媽都會認為寶寶出現大便乾燥的情況,最有效的方法是吃香蕉。其實,除了香蕉以外,富含纖維素的食物都是可以選擇的,例如綠色蔬菜、粗糧,或者蜂蜜,都可以有效幫助寶寶排便。不過同時,媽媽們也要培養寶寶良好的排便習慣,讓寶寶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進行排便。

  三、給寶寶喝湯補充營養

  喝湯可以有效補充營養。不過有的媽媽只是讓寶寶喝湯,湯中的底料卻不給寶寶吃,這是非常錯誤的。不要認為熬了很久的燙,底料已經沒有營養了,無論熬了多久的湯,湯中的蛋白質分解的氨基酸、脂肪以及維生素、礦物質,都是無法與底料相比的。

  四、給寶寶吃很多動物肝臟

  動物肝臟富含營養,不過需要等寶寶大一些之後再吃,並且不能吃太多。這是因為動物肝臟中會殘留一些毒素,經常吃會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危害。

  五、牛奶+雞蛋的早餐模式

  牛奶加雞蛋確實很有營養,但是缺點在於沒有穀物食品,例如饅頭、麵條與稀飯,會對寶寶能力給予很好的補充,給寶寶身體發育起到重要作用。

  六、用水果代替蔬菜

  一些寶寶不愛吃蔬菜,於是媽媽們便用水果代替蔬菜。水果的果肉細膩,較易消化,可以用來補充水分、果糖以及維生素C,不過其中含有的無機鹽很少。過多吃水果,水果裡面的糖分容易產生飽腹感。而蔬菜中含有的纖維素多,對於腸道蠕動可以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可以有效防止便祕,並且無機鹽含量高,可以從中得到鈣、鐵等微量元素,因此不能用水果代替蔬菜。

  以上常見的六大營養誤區,媽媽們一定要謹記。其實最好的補充營養的方法就是通過膳食攝取。如果寶寶身體的各項指標均正常,無需通過額外補充的情況下,家長只需要每日依照寶寶所需營養為寶寶製作可口的飯菜即可,另外可以補充一些水果及奶製品。培養孩子不偏食、厭食,具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幫助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

  :寶寶消化不良便便給你訊號

  消化不良可以說是寶寶的常見症狀,寶寶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媽媽首先要找到病因,之後才可以對症下藥。此時或許有很多媽咪想:我不是醫生,如何找到寶寶消化不良的原因所在呢?別擔心,這就是今天要告訴大家的,其實寶寶的便便就會給你訊號,告訴你原因。

  1、過量飲食所致的消化不良

  倘若寶寶出現大便量多、糞質粗糙、含食物殘渣或未消化的食物以及泡沫多等現象,大部分是因為進食過多或者食物含糖量過高導致的。這種情況的話,就需要控制孩子的飲食量或者降低食物的含糖量,可以給他們喂些白粥、藕粉糊等容易消化的食物,不久便可以恢復正常了。

  2、脂肪消化不良

  假如寶寶出現大便量多,且呈糊狀,臭味大,外觀油潤,且內含較多奶瓣與脂滴,便表示寶寶屬於脂肪消化不良。這時,家長應及時減少寶寶含脂肪較多的食物的攝入量。注意,富含脂肪的食物主要有動物油脂、肥肉、蛋黃、大豆、花生、芝麻、植物油、葵瓜子、乳及乳脂等。

  3、蛋白類消化不良

  倘若寶寶出現大便呈黃褐稀水樣或者夾雜有未消化的奶瓣,並伴有一股刺鼻的臭雞蛋氣味,就說明寶寶對蛋白類食物消化吸收有障礙,此時家長應減少寶寶所吃食物中的蛋白類含量。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主要有瘦肉類、動物軟骨、魚、雞蛋黃、松花蛋、鹹雞蛋、乳類、乳製品、豆類、豆製品、海帶、紫菜和蝦米皮等。

  無論媽媽們從寶寶的便便中得到什麼樣的資訊,只要寶寶出現消化不良,那麼以下4種食物絕對碰不得,否則只會讓寶寶原本脆弱的腸胃“雪上加霜”,加重症狀。

  1、脹氣不消化的食物

  應適當控制寶寶土豆、洋蔥、幹豆類、薯類和甜食的攝入量,以防影響胃的消化,從而使症狀加重。

  2、過冷或過燙的食物

  食入冰淇淋、冰鎮飲料、冰咖啡、酒類,以及剛從冰箱中拿出的過冷食物之後,就會導致胃黏膜血管收縮,而過燙的食物或湯水則會刺激或者燙傷胃黏膜,這兩種情況都會對寶寶的消化吸收造成不利影響。

  3、糯米

  糯米中含有大量的糊精,具有較強的粘性,且膨脹性小,消化難度較大。倘若消化不良的寶寶食用糯米,將會使病情加重。

  4、堅硬油膩的食物

  注意堅硬油膩食物更不容易消化,食用後也會加重病情,消化不良的寶寶應忌食。

  寶媽們,寶寶以後再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就不用太慌張了,只要找到病因,再對症下藥,相信定會藥到病除,讓寶寶迅速恢復身體健康,當然若情況比較嚴重或者實施措施後不見好轉,應立即就醫,以免貽誤最佳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