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食用的功效有哪些

  枇杷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應該忌吃,否則容易引起血糖波動。但是枇杷自身的食用功效還是不錯的哦。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枇杷食用的功效,一起來看一看吧。

  枇杷食用的功效

  枇杷的功效一:潤肺止渴。中醫學中認為枇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包括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等多部中醫學著作都有對枇杷的藥用價值的記載。中醫學中主要認為枇杷對於治療肺熱而引起的咳喘有極佳的療效,對於人體的五臟同樣有利。但是,在中醫學著作中還記載了只要熟透了的枇杷才對人體有益,倘若食用沒有熟透的枇杷,不僅不會對人體有利,還會導致腹瀉等不良症狀。另外,對於脾虛的人群,也不適合食用枇杷,多食枇杷同樣不利於身體健康。

  枇杷的功效二:抑制病毒,預防流感。食用枇杷還可以有助於幫助人體抵禦病毒的侵擾,預防四季流感。食用的方法也比較簡單,枇杷的果實和葉子均可以抑制病毒,食用枇杷果實或者用枇杷葉煮水喝。

  枇杷的功效三:補充營養,強身健體。枇杷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食用枇杷可以增強人體抗病毒能力,減少被病毒侵擾的可能,還可以給人體補充豐富的營養物質。

  枇杷的功效四:調理脾胃,美容養顏。枇杷的葉子對於調理脾胃,防止嘔吐有很好的效果,不僅如此,還可以美容養顏。

  枇杷的功效五:保護視力,滋潤面板。枇杷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對於保護視力和滋潤面板有很好的效果,此外,枇杷中富含的營養物質對於促進孩子的良好發育有極佳的效果。

  枇杷的全身都是寶,無論是枇杷果還是枇杷的葉子,對於給人體補充營養,潤肺止咳等良好的效果,但是枇杷不宜多食,多食易致腹瀉等不良症狀。

  枇杷採後的科學管理

  枇杷目前基本採摘結束,採後生產管理直接關係到樹勢生長和明年結果。枇杷採後生產管理應主要從施肥、修剪和病蟲害防治三個方面進行。

  施足採後肥

  枇杷採收後應及時施肥以促進夏梢的發育,肥料以氮肥為主,配合磷、鉀肥,要施足肥料,用量要佔到全年用肥量的50%左右。施肥技術上要掌握以下三項原則:一、根據枇杷生長髮育的實際需要,做好氮、磷、鉀三要素和其它營養元素的合理搭配;二、儘量多施有機肥和複合肥,有機肥要經過一定時間的堆放發酵,以除去有機酸和有害氣體及消滅病菌、蟲卵、雜草種子等,複合肥應選用有機複合肥和多元複合肥;三、選用優質化肥,防止尿素中的縮二脲、磷肥中的重金屬和三氯乙醛、氯化鉀中的氯離子殘留等對枇杷的毒害或影響。

  及時進行修剪

  這既能使樹勢迅速恢復,又能促進在7月下旬以前萌發的夏梢健壯,奠定來年優質豐產的基礎。夏季修剪量不超過總枝量的20%,鋸掉樹冠上部的直立樹枝1-2根,一次不能鋸得太多,逐年鋸除,促使樹冠高度下降。對遠離主枝的結果枝進行回縮修剪,回縮的大枝應留基部10-15釐米並斜鋸以促發新梢。樹冠空虛處,短截徒長枝,培養骨幹枝大的結果枝組。採果後的結果枝,除衰弱的以外,應儘量保留,使其萌發結果枝。

  防腐爛病和葉斑病

  腐爛病也俗稱“爛腳病”,主要為害根頸主幹,側枝發病不多,如果果樹在高溼時根頸主幹表現軟腐,或者在樹液流動旺盛時,出現流膠現象,乾燥時樹皮開裂起翹、剝落,那麼很可能就患上了“爛腳病”。防治方法除加強培育、加強肥水管理等增強樹勢外,還要刮除病斑,要求刮淨,刮下的樹皮就地燒燬,並在專家指導下塗以藥劑促進傷口的癒合。

  葉斑病也是防治的重點病害。葉斑病是灰斑病、斑點病和角斑病的統稱,是枇杷的主要病害,輕者影響樹勢,重者葉片僵化變小,提早落葉、枯枝,植株生長衰弱減產。防治方法除提高果園管理水平,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本身抗病能力外,採果後到夏梢萌芽前或萌芽初,使用65%代森錳鋅500-6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有預防發病的效果。採果後到孕蕾前,使用濃度為0.3-0.5%波爾多液和波美。0.3-0.5度石硫合劑,可以既能防病,又能給枇杷補充銅和鈣;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600倍液等。

  枇杷春季定植技術

  ***一***整地:平地建枇杷園應挖定植溝,一般溝寬0.80--1.0m,深0.80m左右,定植溝間的距離一般為3m左右,定植溝的長度根據園地大小或坡面長而定。挖溝時將表土、心土分開放,表土放在上沿,回填時先回填表土,並分3--4層用來壓埋秸稈、稻草、農家肥、磷肥等。一般栽前提前1--2個月施基肥。

  枇杷對土壤適應性廣,一般沙質或礫質壤土都能栽培,但以土層深厚、土質疏鬆,含腐殖質多,保水保肥力強,而又不易積水的土壤為佳。土壤過分粘重的可摻如一些沙土,土壤酸性較重的,應結合施肥,適當增施石灰以便改良土壤。

  坡地,必須修成等高水平梯田。山地土質較瘠薄,必須採用大穴大肥栽培,定植穴長寬各1m,深0.8--1.0m,同時每穴分3--4層回填廄肥、綠肥等50kg以上,磷肥0.8--1kg,生石灰1kg。肥要與土充分混合,農家肥放在底層,利於根系吸收,磷肥與石灰分層放,不可混合。待肥料腐爛,鬆土沉實後再定植。

  ***二***選用優良壯苗:品種選擇應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同時要求果實較大,一般在50g左右,肉厚味甜,豐產性和抗病能力強的嫁接品種。

  ***三***定植時間:在春季春梢萌動前定植,一般是在春季3月左右。過遲影響春梢抽生,土壤過溼或風速過大的情況下,不宜定植。

  ***四***定植密度:密植一般根據栽培品種、土壤肥力、地勢等而定。通常土壤瘠薄的坡地比肥沃深厚的平地密,樹勢弱的比樹勢旺的密。株行距一般為2x3m,667平方米栽111株,也可按株行距2x3.5m,2.5x3.5m。

  ***五***合理配置授粉樹、品種搭配適當:枇杷大多是自花授粉,但部分品種有自花不實現象。因此在同一園地,應栽培2--3個品種,但要求品種盛花期相近,以便於授粉。一般每2行主栽品種,再種1行授粉品種,比例為2:1,也可結合花期放蜂提高授粉率,枇杷園實行早、中、晚熟品種搭配,可以根據成熟期不同適應市場的供需。一般以早、中,晚熟品種按1--3:5--6:2--4搭配。

  ***六***合理定植:帶土移栽苗木,一般移栽成活率高,不帶土移栽,根系應蘸泥漿。定植時將苗木放在定植點中心位置,並使根系在穴中分佈均勻,然後分層填土,使根系充分接觸土壤,邊填邊塌實土壤,澆定根水,再次覆土至嫁介面附近,再澆定根水,使土壤與枇杷根系充分接觸,再填土。一般回填土比地面高出10--20cm左右。在每株枇杷苗周圍內做成高5cm左右的土圈,以便澆水、施肥或攔截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