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皮甜瓜大棚栽培新技術

  ,厚皮甜瓜大棚栽培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在種植的過程中對於蟲害的防範怎樣,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一、品種選擇

  採用保護地溫室或大棚栽培應選用早熟、高產、抗病、含糖高、品質好的品種,目前國產品種有“玉露”、“翠蜜”、“金莎”、“白網”等,進口品種有“伊莉莎白”、“勞朗”、“娜依魯”等品種,這些品種突出特點是口感好、含糖高。

  二、培育壯苗

  1、營養土配製:營養土是培育壯苗的基礎,也是育苗成敗的關鍵。營養土的配比一般為旱田土佔 40%***種植瓜類的土除外***,腐熟發酵後的優質農肥佔40%,草炭土佔 20%,將上述土混拌過篩後裝入營養缽中。

  2、種子處理:首先將瓜种放人 50℃左右的水中浸種8—10小時,然後將種子漂洗乾淨用紗布包好放在催芽的容器中置於28—30℃的溫度中進行催芽,待種子破殼露白後即可播種。

  3、精量點播:播種前先將營養缽澆透底水,然後每個營養缽播芽種1粒,注意應將芽尖朝下,以防斷根傷芽。覆土2—3釐米。床面覆蓋地膜以利保溫增溼。經30—35天溫控管理,葉齡達3葉l心或4葉1心時即可移栽。

  三、移栽定植

  定植時間為4月上中旬,棚內 10釐米深處地溫穩定在8—IO℃即可定植。定植前10—15天先將大棚扣完以提高地溫。

  1、施足基肥:整地前每畝施優質農家肥30立方米,然後用鍬均勻翻人床內。大棚栽培一般採用雙壟高畦栽培法,畦寬為1.3米,在畦上等距開2個施肥溝,在溝深為20釐米的溝內每畝施入二銨40—50公斤,之後覆土,以備移栽。

  2、等距移栽:移栽密度可根據熟期而定,一般行距為1米,株距早熟品種為30—40釐米,晚熟品種為 40—50釐米。按上述株距將瓜苗坨放入栽植坑內,埋平苗坨,將畦面普遍澆一次透水,然後每畦扣上小拱棚,採取雙棚保溫措施,以促幼苗快速生長。

  四、整枝吊蔓

  甜瓜坐瓜為側蔓結瓜,在定植後主蔓長到5片真葉時進行打頂摘心,促進側蔓生長。側蔓出現後選留 2個長勢強的子蔓。其餘側蔓全部去除,行成雙蔓整枝雛形,當子蔓長到 10片葉時要有計劃地留1—2條孫蔓,各留1—2片葉摘心掐尖促其開花接果,其餘孫蔓全部摘除。此時兩條子蔓已成主蔓,長到25—30葉後打頂掐尖。採取吊蔓管理簡單易行節省架材,還便於留2茬瓜。在5葉整枝後開始吊蔓。

  五、授粉與留瓜

  溫室或大棚栽培甜瓜,外界傳媒很少,會影響甜瓜授粉坐果率,因此必須採取人工授粉或化學手段提高結實率。人工授粉在每天上午8—10時進行,將當日雄花花粉輕輕塗在雌花的柱頭上。一般每棵秧可坐瓜3—4個,當幼瓜長到雞蛋大小時,選擇個大勻稱的2個好瓜留下,其餘及時摘除以免影響幼瓜迅速膨大。同時還應結合化學處理,噴灑坐果靈、防落素、乙烯利等促進果實發育提高結實率。當瓜長到0.2—0.3公斤時,要用繩拴在瓜柄上將瓜吊起,以防墜秧影響生長。

  六、肥水管理

  甜瓜的品質與磷鉀肥關係密切,在重施基肥的基礎上,應採取增磷補鉀或根外追肥。在人工授粉的同時應畝施三元複合肥20—30公斤。為了促進莖葉生長的果實膨大,可施放C02氣肥,一般每平方米投放氫銨200—300克置於1/3的稀硫酸中,進行CO2氣化反應,該反應可在CO2發生器中進行,也可土法自制其殘液稀釋50倍用於灌根。根外追肥可用0.2%的尿素與2%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噴灑。

  七、病蟲害防治

  厚皮甜瓜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霜黴病、白粉病,蟲害以蚜蟲為主。枯萎病可用500—800倍液甲基託布津噴灑,霜黴病可用500倍液甲霜靈或克黴靈葉片噴霧,蚜蟲可用 800倍液樂果或1000倍液速滅殺丁噴霧防治。

  八、適時採收

  厚皮甜瓜從開花之日起50—55天即可成熟。當瓜散發香味,網紋清晰明顯,瓜皮由綠轉為灰白色或淡黃色時,瓜柄基部葉片變黃時即可採摘,採摘時應帶一片葉摘下,有利貯藏儲存。

  保護地厚皮甜瓜蔓枯病綜合防治

  甜瓜蔓枯病是保護地厚皮甜瓜栽培中發生最普遍、危害最嚴重的病害,無論是冬春日光溫室,還是早春和秋後大棚栽培均有發生,其危害程度遠高於枯萎病和疫病。有時如不注意及早防治,病株死亡率可達30%~40%,減產嚴重。

  一、發病症狀

  該病病菌主要危害甜瓜的根莖基部、主蔓、側蔓、主側蔓分枝處及葉柄,也危害葉片和果實。在蔓上病斑初呈油浸狀,灰綠色,略凹陷,橢圓形、梭形或條斑形蔓延。在患病部位會分泌出黃褐色、橘紅色至黑紅色膠狀物。後期病部乾枯龜裂,呈灰白色,表面散生黑色小粒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或子囊殼***。病斑繞蔓擴充套件1周後患病部位逐漸縊縮凹陷,導致患病部位上部葉片萎蔫,最後全株枯死。

  葉片染病在葉緣形成“V”字形褐色病斑,外緣淡黃色,有不明顯的同心輪紋。果實受害初期呈水浸狀病斑,中央褐色,乾枯後呈星狀破裂,引起甜瓜腐爛。

  甜瓜蔓枯病與枯萎病的區別在於病情發展較緩慢,剖視病莖,病菌主要侵害表皮層,維管束不變色,病部生黑色小粒點。

  二、發病條件

  病原菌為半知菌亞門殼二孢屬真菌瓜蔓割病菌。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子囊殼在病殘體和土壤中越冬,種子也可帶菌,條件適宜時,病菌產生分生孢子借雨水和氣流傳播,或由種子帶菌引起發病形成中心病株。生長適溫20~24℃,病菌由莖蔓節間、葉、葉緣的水孔和傷口侵入。保護地栽培在高溫高溼、通風不良、密度過大時發病嚴重。

  三、綜合防治措施

  1.與非瓜類作物輪作 前茬收穫後徹底清潔田園,清理病株殘體,集中燒燬或深埋。

  2.種子消毒 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500倍液浸種30min。

  3.加強通風,減少棚室內空氣溼度 採用小高壟地膜覆蓋栽培,澆水時在膜下暗灌,禁止大水漫灌,澆水後大通風。

  4.科學施肥 有機肥經腐熟後才能施入;生長前期氮、磷、鉀肥要配合施用,忌偏施氮肥生長後期增施磷鉀肥,對提高甜瓜的含糖量也有作用。

  5.合理整枝 由於病菌主要由傷口侵入,因此整枝、打蔓須在晴天進行,在打側蔓時基部應留有少半截,避免病菌由傷口直接向主蔓侵染。

  6.藥劑防治 防治蔓枯病較有效的藥劑是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使用濃度為800~1000倍液,其次是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和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用藥時需噴灑、灌根、塗莖相結合。發病初期噴灑上述農藥,每5~7天噴1次,連噴3~4次。莖蔓部得病後最為有效的方法是灌根、塗莖,塗莖可用甲基託布津加水和成麵糊狀***約20倍***塗抹於病蔓患處。另外,在打側蔓之後立即將藥劑塗抹於傷口的斷截面上,可有效防止病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