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春季吃的野菜有哪些

  大家是不是有時想換換口味,嘗試下野菜的味道,其實野菜同樣富含豐富的營養,養生價值有時甚至超過家常蔬菜。那麼呢?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適合春季吃的野菜

  1、蕨菜

  蕨菜吃起來不僅鮮嫩滑爽,而且營養價值很高。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享有山菜之王的美譽。此外蕨菜還含有18種氨基酸等。現代研究認為蕨菜中的纖維素可有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腸胃對脂肪吸收的作用。蕨菜味甘性寒,入藥有解毒、清熱、潤腸、化痰等功效,經常食用可降低血壓、緩解頭暈失眠。不僅如此,蕨菜還可以止瀉利尿,其所含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具有下氣通便、清腸排毒的作用,還可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痢疾、咳血等病。並對麻疹、流感有預防作用。

  2、香椿

  最好的香椿是香椿第一茬嫩芽,它蘊藏了整個冬天的營養,伴隨著春的到來一股腦的都釋放了出來。此時的芽色澤嫩綠,口感多汁,香味濃郁,營養價值也最高。香椿芽維生素c含量為40mg100g,在常見的蔬菜中屬於較高者,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潤滑肌膚,是保健美容的好食品。

  3、桔梗

  桔梗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而且它還有很多的別名,比如說明葉菜﹑和尚帽等等。它的枝端能夠開出藍色的小花。我們平常吃的都是桔梗根,它有祛痰鎮咳、鎮痛﹑解熱﹑鎮靜、降血糖、消炎、抗潰瘍、抗腫瘤和抑菌的作用。

  4、薺菜

  十字花科植物,非常特別的春天味道。包餃子煮湯都是極好的,但是不適合清炒,稍顯澀味兒。都想去挖薺菜,看看哪個是薺菜吧。

  5、草頭

  也就是苜蓿幼苗了,豆科植物。上海菜中非常看重草頭。雖然現在已經廣泛種植,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在春天還是能吃到不一樣的味道吧。

  6、槐花

  特指刺槐***洋槐***的花朵,非我國本土產的國槐的花朵,豆科植物。洋槐的花朵芳香怡人,花瓣口感鬆軟,是特別的花卉類蔬菜吧。

  7、蒲公英

  菊科植物,有很多人喜歡上了這東西。我就納悶最近蒲公英越來越少了,有一日看見小區裡一大媽邊走邊採摘蒲公英,於是恍然大悟***據說這東西可以去火,呵呵。。。***。但是要提醒大家,在公園裡採摘觀賞用的蒲公英是不道德的。

  8、薺菜

  薺菜的花期在4—6月,田邊地裡,人們經常能看到星星點點的白色薺菜花。它的主要食療作用是涼血止血、補虛健脾、清熱利水。春天摘些薺菜的嫩莖葉或越冬芽,焯過後涼拌、蘸醬﹑做湯﹑做餡﹑炒食都可以,還可以熬成鮮美的薺菜粥。

  哪些野菜可以吃

  1、莧菜

  莧菜的根一般為紫色或淡紫色;莖上很少有分枝,有綠色或淡紫色的條紋;葉子為卵形。

  我們一般吃的都是比較嫩的莧菜莖葉,它們有清熱利尿﹑解毒、滋陰潤燥的作用。除了炒食﹑涼拌﹑做湯外,莧菜也常用來做餡。比如涼拌莧菜、莧菜雞絲、莧菜水餃等。

  2、水芹菜

  水芹菜又叫水芹﹑河芹。它的莖是中空的,葉子呈三角形,花是白色,主要生長在潮溼的地方,比如池沼邊﹑河邊和水田。

  水芹菜有清熱解毒、潤肺、健脾和胃、消食導滯、利尿、止血、降血壓、抗肝炎、抗心律失常、抗菌的作用。我們常吃的有豬肉炒水芹、水芹羊肉餃和水芹拌花生仁。

  3、香椿芽

  如果可以算野菜的話。這種楝科植物的特殊味道是極其特殊的春天味道,極愛香椿煎雞蛋的滋味。香椿芽切細,加少許鹽和雞蛋一起調勻,旺火熱油,蛋液下鍋等蛋餅略成形,轉小火,烤至兩面金黃即可。

  4、榆錢

  春末的野菜,榆樹的幼嫩翅果,拌上白麵玉米麵蒸熟就成榆錢飯,配蒜汁吃相當爽口。

  春季吃野菜該注意事項

  1.注意烹調

  野菜可以涼拌、炒食,也可以做湯、做餡等,具體應根據野菜的特點選擇合理的烹調方法。

  烹調野菜時,一般需要考慮其安全性,以及營養和風味的保留。

  例如香椿中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比較高,除了要選擇嫩芽,烹調時還要先在沸水中焯約1分鐘。

  蕨菜中含有原蕨苷等有害物質,烹調前應用熱水浸泡,水中可加入蘇打粉。

  用薺菜做餡料包餃子時,儘量不用鹽醃製薺菜的方法,來擠去菜中水分,以免營養流失。

  烹調其它野菜時,為減少營養的損失,也應儘量避免洗切後放太久才下鍋烹調,或在沸水中焯太久等。

  2.正確採食

  對於野菜,如果缺乏經驗或沒有專業人士的指導,應謹慎採食,以免採到一些有毒或是瀕危的保護物種。

  即便是熟悉的野菜,也不要選擇那些在受汙染***如有工業廢水流經、公路邊***的地方長出來的。可以到一些正規可靠的超市或菜市場進行購買。

  3.取材新鮮

  吃野菜應保證取材新鮮,放太久的野菜儘量不要吃。

  例如,剛採摘的香椿是最新鮮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較低,經過長途運輸和室溫下的長期存放,亞硝酸鹽含量會逐漸升高。如果到了葉子一碰就掉的程度,就不適合再食用了。

  另外,要把握吃野菜的黃金時期,如香椿儘量在四月中旬前吃、芥菜在未開花前吃等。

  4.合理搭配

  野菜可以和蛋類、肉類、豆類、堅果類、菌藻類、及其它蔬菜等食物一起搭配。

  例如香椿雞蛋餅、薺菜豬肉餃子、冬菇馬蹄莧菜豆腐羹、蕨菜拌海茸絲、馬蘭春筍炒菇片等。

  5.慎吃或少吃

  有些野菜,如莧菜、薺菜、灰菜、香椿,因為含有光敏物質,有些人食用後容易引起日光性皮炎,這是因為這些野菜中含有的一種成分——呋喃香豆素,在接觸到紫外線***或太陽光***的照射時,會發生光敏反應,導致面板被晒傷。因此,有過敏史的人應儘量少吃這類野菜。

  有肝臟等疾病史的人,食用野菜前最好諮詢醫生建議,其他人也應控制合理的食用量。

  6.久放的野菜不能吃

  野菜最好是現採現吃,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鮮,而且營養成分減少,味道很差。

  7.受汙染的野菜不要吃

  郊外化工廠等附近的空氣不佳,所生野菜容易吸收鉛等化合物,廢水邊的野菜也常含有毒素,均不宜食用。

  8.需要浸泡的野菜

  山藥菜、山蒜等一些野菜有微毒,不經浸泡,食後周身不適。這類野菜在煮食前,務必在清水裡浸泡兩小時以上進行解毒處理。